文 周 沛
近年來,早期閱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繪本漂流閱讀方式被廣泛采用。繪本漂流最早出現于歐洲,閱讀者將看完的圖書放置于相對流動的場所,借此傳遞給下一位讀者,持續進行流動的環節,以此達到讓書香流淌的目的。繪本漂流有助于建立班級流動圖書館,能夠讓書香在幼兒中流淌,使閱讀變得更加快樂,讓閱讀和學習變得更加主動。本文對班級流動圖書館的建立以及繪本漂流形式的效果進行探究。
幼兒是環境的主人。但是,傳統班級圖書館往往由教師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這讓幼兒在進行相關活動時縮手縮腳。其原因是,傳統班級圖書館在布置過程中缺乏幼兒的主動參與。
教師在班級圖書館建設中,往往提供一些常規化繪本等資料,難以滿足幼兒的差異化需要。另外,在傳統班級圖書館建設中,教師的思維比較僵化,未能靈活地利用班級圖書館。
“繪本漂流”是以幼兒為出發點、主動參與的分享閱讀形式。幼兒定期將家中讀完的繪本帶到幼兒園,在繪本中放置漂流卡后存放于班級圖書館中。其他幼兒在班級圖書館選取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也可以在周末或假日將喜歡的繪本帶回家進行親子閱讀,從而讓班級圖書館真正流動起來。
一是繪本選擇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不同成長發育階段有著不同的心智特征。4 至6 歲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教師和家長應重點選擇一些內容新穎、情節豐富、以圖像為主的繪本,增強這一階段幼兒的圖案和色彩辨別能力;7 至8 歲幼兒的求知欲更加強烈,對事物的認知較為清晰,能夠根據經驗進行推理。教師和家長可以選擇具有一些富有哲理、情節生動的繪本。
二是繪本選擇應以幼兒興趣為出發點。幼兒主動閱讀、主動學習的前提是興趣。因此,教師和家長在選擇繪本時,不僅要考慮繪本的教育意義,還要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例如,繪本《菲菲生氣了》描述了一個小姑娘生氣后的種種表現。細致入微的表現手法激發了幼兒的閱讀愛好,使幼兒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愛上閱讀,也能夠幫助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是引導幼兒自主制作漂流卡片。在繪本放置于班級“流動圖書館”之前,幼兒和家長不僅需要精心挑選繪本,還需要制作一張具有導讀性質的漂流卡,從而引起其他幼兒的閱讀興趣。由于繪本被借閱的次數將作為教師獎勵的條件之一,幼兒無論在挑選還是制作繪本漂流卡片時,都會格外認真,也能夠認真閱讀自己挑選的繪本。
二是引導幼兒主動介紹漂流繪本。對于帶進班級“流動圖書館”的漂流繪本,幼兒非常樂意介紹給其他同伴。因此,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介紹漂流繪本的機會,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夠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是引導幼兒自主挑選漂流繪本。在閱讀活動中,幼兒可以根據教師和同伴的介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繪本,還可以通過漂流卡快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不斷提升自主選擇能力。
一是共同閱讀,分享樂趣。教師要將繪本閱讀過程變為享受閱讀的過程,讓幼兒充分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閱讀,變教與學的關系為分享故事的合作關系,讓幼兒體驗閱讀的樂趣。
二是肢體語言,加深理解。師幼共同閱讀繪本時,應充分運用肢體語言。模仿是幼兒的天性,積極的肢體語言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強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是設置問題,尋找答案。教師可以在活動中講述繪本中的部分故事,引導幼兒想象故事的情節變化,根據故事情節,在班級流動圖書館中尋找對應的漂流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