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江
(貴州省普安縣林業局,貴州 普安 561500)
選取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松材線蟲病案例進行分析:2007 年2 月,冊亨縣巧馬林場、巧馬鎮納賢村、壩長村、者告村發生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212.13 hm2,整個除治區林地面積308.90 hm2,云南松蓄積約為2.9萬m3;2012年9月底,在安龍縣坡腳鄉者貴村、者孔村、八坎村發生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88.20 hm2,除治區內寄主面積186.40 hm2,共22 個小班,松木蓄積約5 000 m3。這兩大案例造成冊亨縣直接經濟損失達2 610萬元、安龍縣達450萬元(以松木900元/m3計算)。此外,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生態功能、環境資源、社會價值等均受到不利影響。
普安縣有松林資源0.36 萬hm2,松屬類林木在該縣14 個鄉鎮(街道辦)均有分布。為突出監測重點,該縣將交通便利、煤炭資源豐富的周邊松林劃為重點預防區,其他松林劃分為一般預防區,在每年3—4月、9—10 月開展疫情普查。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人員少,不能做到全縣松林資源全覆蓋,很難第一時間發現枯死木并對其取樣鏡檢。此外,由于該地區松林資源較多、分散區域廣,在日常管理階段有一定難度,無法保證作業精細度。尤其是在枯死松木清理過程中,整體作業未依據標準要求對枝、樹頭等進行全部清理,樹樁也未進行藥物處理或全部挖除,在實踐中無法準確判斷松木健康情況,因處理工作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松材線蟲病是由外來物種引發的較為嚴重的植物病害,我國目前防控措施還不夠完善。與國外相比,我國不僅防治工作開展時間較晚,而且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松材線蟲作為一種極為微小的寄生生物,只有非常精密的檢測儀器才能準確檢測到。由于普安縣沒有資金購置先進的松材線蟲病分子自動檢測設備,主要采用電子顯微鏡檢測,使該病害不能被及時有效檢出,增加了該病傳入普安縣的風險。
木質包裝家具、電纜盤、木質包裝的機械設備等商品的流入,為松材線蟲病的傳入創造了條件。例如,在重點監管區域內缺少對涉木包裝輔助材料的有效監管。究其原因,監管部門自身職責未充分發揮,所選擇的監管方式較傳統,仍以上門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為主,在實施階段不易發現監管問題,林區內常有丟棄輔助材料甚至是其他更嚴重的違法行為,這些行為沒有受到相應的處罰,因此使不法行為越來越嚴重,增大了整體監管難度。
預防松材線蟲病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如監測調查、農藥器械、枯死木清理、檢疫封堵及聯防聯治等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大量資金。然而,由于缺少資金投入,導致這些工作時常處于中斷狀態。引發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林業部門對松材線蟲病預防及防控工作不重視,傳統思想及僥幸心理占主體,決策部門各項制度及機制制訂內容待完善,因此嚴重影響了各項政策及經費的落實效果。
在防治該病害的過程中,普安縣主要采取清理枯死木、噴施白僵菌、設置引誘木等措施。由于先進的預防措施、新技術的成本較高,因而未在當地得到有效推廣。
一是抓好產地檢疫。對普安縣松科植物嚴格進行產地檢疫,嚴格控制松褐天牛隨松科植物的調運而傳播,切斷松褐天牛的人為傳播途徑。二是抓好調運檢疫。普安縣交通便利,物流疏通量大,為防止該病隨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調運傳入普安縣,要做好對調運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檢疫工作。對使用光(電)纜盤和其他木質包裝材料的部門及單位建立報檢和查驗制度,對調入的光(電)纜盤和其他木質包裝材料嚴格復檢,對違反檢疫法規調運木材及其制品的行為從嚴查處,杜絕疫木的調入,有效防止松材線蟲病的傳入,確保普安縣松林資源安全。三是落實舉報獎勵機制。要加強舉報渠道拓展,可通過舉報郵箱、舉報電話等方式,凸顯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重點解決隨意丟棄涉木材料、違規收購及使用枯死樹木等違法行為,一經查實要依據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從根源上做好管控工作,保證檢疫工作質量與效率。
要建立一支經過專業培訓的監測隊伍,配備專業的監測設備,籌集必要的監測經費,將監測工作落實到山頭地塊,對松材線蟲病做到早發現、早除治、早消除。適時全面掌握?。ㄏx)情動態,及早采取處理措施,消除安全隱患[1]。例如,對枯死木進行清理并取樣鑒定。需對林區重點監測區域加大管控力度,建立合作平臺,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參與性,使其在實踐中發揮職能作用。同時,還要把各項工作環節中所產生的信息數據詳細記錄下來,保存到平臺數據庫中,通過各部門職能劃分,及時獲取、共享信息資源,為監管方案制訂與制度實施提供有利條件。依據工作內容設定崗位負責人,確定一至兩名專職檢疫員與企業聯絡員,在工作人員的相互配合與協作下,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拓展多種宣傳渠道,并將法律條款以書面形式告知群眾,關于涉木材料報檢、復檢服務質量控制,要進行全程化、動態化跟蹤與管理,保證涉木材料科學使用、回收、銷毀等,禁止隨意丟棄,杜絕病蟲害傳播,依據法律法規解決不法行為,一旦發現單位或個人不履行法律義務,要嚴肅處理;針對明知故犯的單位或個體,需加大懲處力度,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要由單位或個人承擔。
縣級人民政府成立松材線蟲病防治指揮機構,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和各鄉鎮(街道辦)成立松材線蟲病防治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加強對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和落實。例如,從森防森控機構、松材線蟲病防治決策機構建立方面入手,結合當地此項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區域性劃分,把整個預防工作劃分成多個模塊,依據模塊內容配置工作人員,組織專業化監管隊伍,詳細探究引發此病害的主要原因及影響因素,并明確劃分組內成員的職責及工作內容??稍诹謽I管理部門增加檢疫人員數量,定期組織開展專職檢疫員培訓活動,實時掌控松材線蟲病預防現狀,以各階段預防工作成效為探究基礎,劃分松材線蟲病預防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等職位,采用“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輔”的管控措施,保證松材線蟲病預防工作扎實開展,遏制病蟲害入侵,為林區良好發展營造適宜環境,使預防工作成效更突出。
松材線蟲病的預防需要強大的資金作后盾,除了國家每年有一部分補助資金外,建議普安縣人民政府按《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州府辦函〔2016〕73 號文件)要求,按普安縣森林面積,每667 m2補助0.15 元,確保政府補貼及時足額到位,以保障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順利開展。第一,確定林業生態建設中公共財政投資的主渠道作用,依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管理要求,對各經費的投資范圍、要求等進行明確,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政府要始終發揮引導作用,對非國有公益林制度政策實施成效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建議。第二,重視林業建設金融支持,實行林業治沙貼息貸款政策、積極推進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吸引低成本保險基金的介入、加大對造林投資主體的信貸扶持政策等,拓展融資渠道[2]。第三,推動社會籌資、社會性生態效益直接補償機制實施,在生態服務市場化發展中,完善監管機制,重視森林生態效益交易市場的秩序管理,為林業生態建設及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與實施。
每年3—4 月、9—10 月,加強松材線蟲病疫情普查。對普查中發現的不明原因造成的枯死松木、衰弱木、瀕死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標準《松材線蟲病檢疫技術》(LY/T 1123—1993)中的有關規定及時做好取樣、分離、鑒定工作,發現松材線蟲病及時上報。借助先進技術全面開展蟲害監測工作,可及時發現枯死松樹,便于取樣鏡檢。同時,森林病蟲防治部門應配備無人機,做到無人機監測與人工監測相結合,以有效提高監測覆蓋率。
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是一項集政治性、社會性、技術性于一體的系統工程,涉及林業、農業、水利、交通、通信及經貿等多個部門及廣大的農村地區[3]。須通過大量有組織的會議、培訓、廣播電視、報刊等形式,向社會各部門、各階層的群眾進行深入宣傳,增強他們對該病危害的認識。只有提高全民防治意識,引導群眾加入松材線蟲病的防治工作中來,才能科學有效地遏制松材線蟲病的擴散蔓延。例如,除了加大該病預防檢驗檢疫力度外,還需嚴防松材線蟲病隨人為調運傳入外地,要采取設置引誘木、施放白僵菌和放置誘捕器誘殺松褐天牛等方法,降低林間松褐天牛的種群密度,減少傳染源;枯死木清理要在當年5 月底松褐天牛羽化前進行,在除治過程中,要做到百密無一疏,把除治任務落實到山頭地塊,落實到個人,確??菟滥厩宄蔬_到100%。
建議普安縣與相鄰的縣區互通轄區病情發生動態,除治時盡可能做到行動統一、除治徹底。同時,需各部門做好本職工作,落實各項機制與政策,在實踐中提高松材線蟲病預防工作質量[4]。例如,將普安縣青山、羅漢、興中、南湖街道、盤水街道、龍吟分布的松林及所有木材加工企業劃為重點預防區;將樓下、江西坡、地瓜、高棉、白沙、新店等地的松林及所有木材加工企業劃為一般預防區。需達到的防治目標:松林分布防治區監測率達到100%;調運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檢疫率達到100%;調運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復檢率達≥30%;監測和檢疫(復檢)準確率達到100%;疫木除害處理合格率達到100%。
3.3.1 植物檢疫。一是解剖檢驗,即借助相關工具對可疑樹木進行處理,先鋸斷樹木再劈開,根據木材質量、顏色、樹干內松褐天牛棲居痕跡等進行辨別,掌握松木生長健康情況。二是直觀檢驗,即遵循因地制宜的預防原則,積極開展實踐調查工作,并對具體信息詳細記錄,詳細觀察樹木發育情況,并有目的地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法及措施。三是漏斗分揀,即針對已經確定的發病樹木,取出發病部位并碾碎,用雙層紗布包好,置于帶有膠管和截流夾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 h 后取下部浸泡液進行離心,待一定時間沉淀后取15 mL 沉淀液,在解剖鏡下觀察,如此可以觀察到松材線蟲的形態特征,也可依據鑒定結果采取相應的預防及治理措施。
3.3.2 生物防治。主要是應用白僵菌防治昆蟲介體。采用川硬皮腫腿蜂防治,控制溫度25 ~28 ℃,濕度60%~70%,并在晴天條件下放蜂,即可有效降低該病害發生率,保證樹木良好生長。
3.3.3 化學防治。先清除松墨天牛(其是松材線蟲病的傳播媒介)。通常建議在晚夏、秋季開展防治工作,可噴灑殺螟松乳劑,具體使用周期及使用量根據病蟲害嚴重程度適當調節[5]。如果是在早春或冬季防治,考慮幼蟲藏在樹木內部,為保證防治效果,還需對病害樹木作砍伐處理,必要時需及時挖除樹木根部,并集中銷毀,避免病蟲害擴大傳播面積。其中,關于原木處理,可以使用溴甲烷熏蒸,或者將其加工成薄板,在其他領域中正常使用,提高木材的綜合效益。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措施均應在松墨天牛羽化前完成。
做好普安縣松材線蟲病預防工作:一要加強領導;二要抓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建章立制;三要扎實做好日常監測和春秋季普查;四要著力開展枯死木除治;五要推進周邊縣聯防聯治;六要積極開展檢疫執法;七要增加防控資金投入。切實做好以上幾點,以保護松林資源和森林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為普安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