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基 劉龍邦
(平江縣林業局,湖南 岳陽 410400)
與其他自然資源相比,森林資源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與水資源、大氣資源有著重要的聯系。現代化背景下,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減少水土流失問題的產生,改善整體空氣質量,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建設的重要依托。森林資源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資源的保護及合理開發,能夠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大量開采林業資源,導致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在此背景下,要想確保經濟穩定發展,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同時提高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這樣才能夠確保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擁有可持續開發的森林資源。在社會經濟以及人口持續增長、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成為社會以及政府部門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诖耍瑢ι仲Y源保護的重要性及開發中的問題進行介紹,針對森林資源利用中面臨的問題,提出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措施以及合理開發的方式,希望能夠為森林資源保護提供一定的支撐,為我國森林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未來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以促進我國資源節約以及環境友好社會的建立。
森林資源是我國建設過程中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在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有著重要意義?,F代化社會背景下,開展對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對維護生態平衡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森林資源保護不僅能夠促進我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還能夠促進我國自然資源長期穩定發展。森林資源保護對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性社會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只有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才能夠促進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改善我國居民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1]。
為保護森林資源,我國實施了造林綠化活動,對亂砍濫伐和非法占用林地等導致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監管及控制。森林資源是推動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森林生態資源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多層自動調節能力。森林具有特殊的生態系統功能,對生物相互調節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有助于生態平衡的維護。在森林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過程中[2],森林資源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障降水的平衡分配,可有效儲存水分,減少地表徑流;二是由于森林土壤的結構較為疏松,降雨時,土壤能夠吸收水分,增大下滲量;三是森林生態系統對環境的保護作用,森林能夠為土壤提供養分,也能夠從土壤中汲取各種營養物質,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四是森林生態資源對生物圈的調節功能。森林資源是生物圈的載體,其自身調節功能對生物圈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例如,在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為食草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養料,動物尸體在土壤中經過長時間的腐爛分解,逐漸變成了供植物生長所需的肥料。由此可見,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各種資源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最終形成了一個循環的生態發展系統。
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存在分布不均、總量較少及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首先,受環境、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在我國的東北和西南部分,存在著較為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是在我國的其他一些地域,森林資源就顯得較為匱乏。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生態環境的形成。其次,我國森林資源總量較少,人均林地占有量也相對較少,再加上缺乏對森林資源的有效管理,導致森林資源很容易遭到破壞,影響著森林資源的質量,導致生態環境建設發展受限[3]。最后,我國森林資源的植被種類較為豐富,但是其中特殊林木的占比較小,部分地區存在亂砍濫伐現象,導致特殊林木品種生長受限。一些特殊林木主要生長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因此很難對其中的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
2.2.1 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不足。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的森林資源比較豐富,但是自工業化發展以來,為了提升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發展,我國的森林自然資源遭到了大量的開采,導致森林生態系統逐漸被破壞。由于我國自然森林資源的開采力度遠高于森林資源的新增力度,從而導致我國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資源的矛盾不斷升級。在現代社會背景下,我國政府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因此開始不斷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監管力度。在此背景下,各個地區也逐步構建了較為專業的林業資源保護機構,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監管文件,導致對森林資源保護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森林資源保護和監管工作仍未能得到有效展開。
2.2.2 森林管護人員的素質和待遇不高。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能夠實現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林業管護人員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較低,相關的林業部門和林業工作者缺少專業的培訓[4],這對森林管護效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再加上缺乏針對林業管護人員的相關社會保障,導致管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缺乏積極的工作態度。另外,森林資源管護人員流動性大,也影響了該項工作的開展。
2.2.3 亂砍濫伐森林資源和占用林地問題嚴重。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為了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很容易出現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現象,導致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再加上當地林業部門監管不嚴,宣傳力度較弱,當地群眾未能形成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非法占用林地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一些砍伐者在沒有獲得林業部門許可的情況下,私自通過林業資源獲得經濟效益,使得當地的林業資源越來越少,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制約當地發展。
要想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必須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以此來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诖?,林業部門需逐步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管理[5]。與此同時,林業部門要強化林業行政機關和基層經營單位的職能,加強林木采伐許可證的監管和檢查工作,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運用,針對非法砍伐林木資源和浪費森林資源的問題,以及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相關部門需要進行嚴格的處罰,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首先,在森林資源管護工作過程中,必須加大管理力度,同時為林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重要保障。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就需要改善其生活條件,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待遇,針對偏遠地區的工作人員,需要給予相關的補貼,盡量減少林業管理人才的流失。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來說,相關工作人員是該項工作發展的核心,因此林業部門需要逐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引導其提升對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林業部門可定期開展與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相關的會議,幫助森林管護人員明確森林保護的重要意義,并列舉一些恪盡職守的案例,讓森林管護人員學習借鑒,提升其責任意識,促使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得到有效展開[6]。最后,林業部門需要定期開展森林管護培訓,加強對森林管護知識與技術的宣傳力度,確保工作人員能夠有效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以提升其管護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參與到這項工作之中,加強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團隊。
想要實現對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就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保護,以此合理管控森林資源,杜絕浪費資源。林業部門需要做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宣傳工作,引導群眾形成森林資源保護意識[7]。
首先,需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受到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森林生長的情況也不同,因此需要選擇科學的手段,嚴格控制林木的種植比例,充分發揮林木資源的優勢,按照其種植的比例種植適合的林木資源,以此實現對林木資源的保護[8]。其次,需要遵守效益統一的原則。森林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同時注意經濟原則、生態原則及社會原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最后,遵守合理規劃的原則。在森林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將林業建設發展的需求作為導向,對林業發展方案進行合理規劃,然后不斷對運行系統進行調整,以此保障林木結構的合理性。
在森林資源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將育苗、造林及改造的關系進行合理協調。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優質苗木培育,對低質、低產的林木資源進行合理改造,減少對林木資源砍伐的面積,保障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想要實現對森林生態建設和經營工作的促進作用,相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實現對森林資源的科學經營。相關工作人員要重視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將“集約”“高效”“生態優化”及“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自身工作的指導思想,在最大限度上發揮森林生態資源在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的促進作用[9]。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將分類經營作為森林資源開發的基礎,逐步貫徹生態優先的原則和理念,科學經營,實現對林業資源的集約化管理。
從森林生態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建設效果的方向出發,優化森林資源生態管理方案。例如,完善森林資源網絡管理系統,并借助該系統對森林資源進行監管,避免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為保障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需逐步完善新型森林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合理規劃森林生態資源,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以提升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相關地區需根據自身森林資源發展的生態條件,合理規劃區域生態環境,逐步提升對森林資源開發的能力,提高地區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各地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地區環境情況對林木資源進行合理開采,根據地區的環境條件選擇較為合適的樹種,有效改善林木生長環境。最后,相關部門需要對地區的產業結構、林業種植種類、林木種植結構進行優化,提升管理質量。在森林生態資源的保護過程中,資源行政管理是其中的工作重點。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強化對森林資源開采地區的執法力度和管理力度,針對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及其他一系列的違法行為進行科學合理的管控。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規劃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將生態保護工作放在重點地位,對林木資源的砍伐數量進行合理限制,做好森林資源管理的改革工作,借助現代化的設備,建立較為完善的森林資源網絡管理系統,逐步提升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
森林資源是我國陸地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我國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資源,森林資源對環境保護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迅速,森林資源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相關部門必須將綠色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指導目標,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林業栽培與開發,從而實現林業資源的優化,推動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建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使得我國林業資源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