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甘肅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涇川縣分校,甘肅 涇川 744300)
農業遠程教育主要是通過遠程技術以及其他互聯網信息技術幫助農民逐步提高現代化種植技術。現如今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逐漸提高,但是農業機械的操作方式比較復雜,如果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能力不足,就會影響農業生產機械化的推進。農民培訓在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遠程教育成農民培訓的新途徑。
農民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學歷普遍比較低、缺乏相關的農業知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一開始可能并不愿意接受農業遠程教育。為了深入推廣農業遠程教育,相關部門首先要充分發揮引領、主導以及帶動作用,通過政策支持,使農民認識到農業遠程教育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相關部門要結合農業遠程教育的具體情況,分析本地區農業遠程教育的教學需求,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民接受農業遠程教育[1]。相關部門可以開展多樣化的知識宣講活動以及主題教育活動,吸引本地區農民主動參與其中,隨后派遣專業人員及時輔助農民進行自主學習。在開展知識宣講活動的過程中,做好記錄,以便為后續的農業遠程教育工作提供借鑒。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技術以及教學設備不斷涌現,相關部門在開展知識宣講活動或者主題教育活動時,可以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最新的農業資訊,全方位展示當前農業技術的應用以及農業設備的使用方式。
其次,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開展農業遠程教育要聘請專業人員進行講授,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因此,相關部門要為農業遠程教育提供充足的建設資金。在資金供應上,要避免出現資金鏈中斷問題。相關部門也可以與鄉(鎮)地區的農業管理部門取得聯系,與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各個協作方達成合作,及時解決各種問題,逐步提升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發展農業遠程教育需要配備相應的計算機設備,相關部門要提供網絡建設資金,逐步擴大農村地區網絡工程的建設規模,逐步完善農業遠程教育的各種教育設備、教育器材,以便更好地開展農業遠程教育。
最后,相關部門要監督農業遠程教育的教學過程,對農業遠程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使農業遠程教育更具針對性與實用性。不同地區開展農業遠程教育工作會遇到不同問題,農業遠程教育處于不同的工作階段,也會出現不同的工作問題。面對此種情況,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專業人員到農村地區及時了解本地區農民的實際需求以及農業發展的具體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及時調整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與形式,使農業遠程教育符合當地生產實際需求。
當前大部分農民沒有認識到農業遠程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一部分農民認為參與農業遠程教育浪費時間,不如回家種田。因此必須要改變農民思想,必須要改變農民的各種錯誤觀念,激發農民參加農業遠程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筆者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一部分農民并非不愿意參加農業遠程教育,而是因為農忙時節沒有空余時間,一部分農民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自己經驗豐富,農業遠程教育教授的知識沒有作用,還有一部分農民認為參加農業遠程教育要花費資金。總之,農民參加農業遠程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合理利用農業遠程教育,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決農民生產和學習的矛盾,讓農民不離鄉、不離崗就地就近參加學習,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需求。
首先,改善農業遠程教育環境,讓農民認識到農業遠程教育的作用。在每個鄉(鎮)和部分中心村莊設置遠程教育平臺,在農民空閑時間或休閑時間將農民集中起來進行專業化的技術培訓與實踐教育,聘請專家在教育平臺授課,解決農民因離教學點遠、農忙等無法參加培訓的困境。通過開展系列講座、主題演講活動、主題教育活動、職業培訓活動等,豐富農業遠程教育的具體內容,進一步激發農民參與農業遠程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專業人員調研農業遠程教育的開展情況,及時掌握農民對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認知與看法,根據農民反饋的問題快速調整農業遠程教育工作方向[2]。
其次,讓農民認識到農業遠程教育服務主體是農民,通過各種手段及時向農民發送農業政策、農業新聞、科普知識、農產品市場價格及行情預測、供求信息、農業災情等各方面的農業信息,讓廣大農民及時掌握農業信息。引導接受農業遠程教育的種養殖能手、經濟能人等鄉土人才帶動周圍農民,為廣大農民普及農業遠程教育的作用,激發農民參與農業遠程教育的熱情。
最后,選用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較高、熱心于信息服務的農村青年擔任農村信息員,積極挖掘當地農村地區的特色文化,以農村地區特色文化為入手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當地農民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模式,讓農民接受并主動參加農業遠程教育,使農村遠程教育與農村信息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促進農村地區特色文化與農業遠程教育活動的深度融合,提升農民生產技能。
為了更好地鼓勵農民參加農業遠程教育,也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業遠程教育的實際效果,工作人員應該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符合民情、適合農民、行之有效的農民教育培訓方式,逐步創新農業遠程教育的培訓模式。農業遠程教育的特點在于信息獲取方便快捷、容量大,教學成本低、覆蓋面廣,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農業遠程教育,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搭建網絡平臺,設計科學實用的教學課程,制作一些聲像并茂的培訓課件,實施遠程教育,推動農民的個性化、自主化、協作式學習,推進傳統教育技術與新興教育技術融合發展;工作人員可以在互聯網平臺搜索農業資訊、農業技術研究報告等,及時向農民展示農業技術的發展情況。由于部分農民剛剛接觸全新的農業技術以及農業耕種設備,對農業技術的實際使用方式以及農業耕種設備的具體應用流程并不熟悉,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調整教學形式,將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逐漸提高農民使用新技術的能力[3]。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或社交平臺及時與農民保持聯系,以便農民可以及時地反饋各種教學信息以及教學問題,農民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及時發布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尋求相關管理部門的幫助與支持。相關部門要創新農業遠程教育的教育方式,可以利用各種社交平臺,比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微博等都可以成為農業遠程教育的重要陣地,逐步優化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具體流程,健全農業遠程教育工作體系,不斷提升農業遠程教育工作水平。
2020年農民培訓工作中,甘肅省涇川縣的農民培訓工作大多運用農業遠程教育開展,邀請老師開展線上直播、進行線上會議培訓、發送短信服務等,真正做到了居家也能學知識,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通過相關部門的引導與幫助,農業遠程教育活動的具體方式逐步優化,農民通過農業遠程教育學到了很多實用知識。在開展農業遠程教育的同時,相關部門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地區專用微信公眾號),當地農廣校建立了微信群與農民保持聯系,鼓勵農民通過各個信息平臺提交相應的問題,群里有各個專業的老師隨時為農民答疑解惑。
無論是在農村地區開展農業遠程教育工作,亦或者是深入農村地區了解農村遠程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均需要完善的農業遠程教育工作體系。不同農村地區所面臨的農業技術問題以及農業遠程教育工作問題均有所不同。因此,在開展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建立系統的農業遠程教育規范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定期培訓,使工作人員在農業遠程教育中能準確選擇內容、有效組織學習和及時反饋需求。其次,建立農業遠程教育服務保障制度,建立農民培訓需求臺賬,結合當地農時有計劃的篩選培訓內容,定期播放農業生產知識、開展集中培訓周活動。最后,建立農業遠程教育培訓管理系統,充分發揮培訓信息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功能,第一時間掌握農民受訓情況,加強培訓管理、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避免出現漏訓、重訓等情況[4]。工作人員一旦發現農業遠程教育中存在問題,應第一時間進行詳細記錄與整改,及時聯系上級管理部門,制定合理的工作對策。此外,需要設定應急處理預案,明確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與工作任務,避免出現責任推諉或責任權限劃分不清等問題。
開展農業遠程教育工作,要求農民要及時了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情況,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發揮引導作用,帶領農民快速了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情況。在管理部門調整工作機制以及管理模式之后,要將具體的體制機制引入到實際操作環節之中,通過實踐操作,進一步檢驗農業遠程教育工作制度的實用性、可靠性、完整性、靈活性。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能快速處理復雜龐大的數據,可以提升農業遠程教育工作的整體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工作負擔。
在開展農業遠程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隨著傳統小農生產加快向社會化大生產轉變,現代農業對能夠掌握應用現代農業科技、能夠操作使用現代農業物質裝備的高素質農民的需求更加迫切,線上教學與線下實操有機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斷涌現,農業遠程教育已經成為培育高素質農民的基本手段,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其他現代化農業遠程教育技術,引導農民通過遠程教育學習各式各樣的農業生產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