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宏
(甘肅省永登縣龍泉寺鎮大澇池學校,甘肅 永登 730300)
小班化教學是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需求個性化而產生的新型班級授課形式,近10年來有關小班化教學的課題作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研究成果大量涌現,目前已成為一個新的專門研究領域[1]。小班化教學是在減少班級學生數量的基礎上,以促進青少年學生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展為目的,通過對包括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種班級教學形式。我國于1996年在上海率先進行小班化教學試驗,之后在北京、杭州、南京等地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學業成績等具有顯著效果。我國的大多數農村學校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生源不足,各年級的學生人數逐漸減少,形成了自然小班化教學。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是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項,其目的是給學生學習物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2]。沒有了實驗的物理教學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通過多媒體課件做實驗不過是“紙上談兵”。隨著蘭州市中考第三次改革的推進,農村學校越來越重視物理實驗動手操作能力。雖然大多數農村學校具有自然的小班化優勢,但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小班化教學的真正意義有較大偏差。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不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沒有真正的互動和交流,學生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回答問題,沒有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是被動的學習物理實驗,教師沒有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上,只是講解一些繁瑣的物理實驗的理論知識;學生沒有機會親自參與實驗操作,導致部分學生對物理實驗課沒有興趣;大多數學生的實驗方法需要改進,部分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學生不能將所掌握的實驗方法靈活地應用到實驗過程,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就心煩意亂、不知所措;有的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反反復復地進行同一個步驟,實驗效果不明顯。
隨著蘭州市中考的改革,物理實驗的動手操作成了中考必考的一項,其分值為物理試卷總分的10%(9 分),由于分值不大,所以沒有引起大多數農村學校和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導致農村學校的物理實驗器材不齊全,如電學實驗中順手可用的導線緊缺,只夠連接一個電路,課堂上只能教師演示、學生觀看;部分實驗器材破損嚴重,且由4~5 個學生共用,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動手操作物理實驗;有些物理實驗因缺乏相應的實驗器材而無法開展。
小班化教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便于因材施教。新課程理念對課堂的要求是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大多數農村學校雖然已形成了自然小班化教學,但大多數教師在思想上沒有引起重視,物理實驗課堂上還存在“一言堂”的現象,還是一味地利用多媒體課件單純講解物理實驗的理論知識,不能帶學生進實驗室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感受不到做物理實驗的樂趣,只能被動學習物理實驗知識,對于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只能聽老師講解,不能自己動手驗證,加大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實驗知識點的難度。
由于是自然形成的小班,學生的基礎較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物理實驗也沒有興趣,同時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動手操作能力不強;部分學生只在物理實驗課堂上動手做實驗,課后以學習任務重為借口沒有及時復習鞏固;部分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遇到困難時,由于膽怯不敢向教師和同學求教,擔心同學們會嘲笑自己,導致其在物理實驗中遇到的困難不能及時解決;部分學生具有惰性心理,缺少遠大理想和目標,不愿在學習上下功夫,物理實驗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日復一日,這些同學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就越來越大,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和信心日益減退,忽略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理現象,缺乏探索自然現象的意識。
物理實驗設計在全國已有各種比賽項目,但農村學校的學生由于缺少實驗器材無法進行物理實驗設計,無法參加物理實驗設計比賽。農村學校學生人數逐漸減少,年級人數不足20 人,義務教育學校的經費也隨之減少,學校沒有充足的經費購置物理實驗器材,所以相關部門應對農村學校物理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進行一次大排查,對初中物理課本中所涉及的每一個實驗都按中考所用實驗器材的標準進行補充,讓每位學生在物理實驗課堂上都能親自動手操作。
部分農村學校對物理課程安排太少,每周只有2 節課,導致任課教師在物理實驗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只能給學生演示1 次相關實驗,學生沒時間動手操作,因此建議這些農村學校每周專為物理實驗操作多安排1 節課。農村學校應重視物理實驗,對物理任課教師做思想工作,讓任課教師在思想上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和在物理實驗中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并督促物理實驗任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付出行動。
首先,物理實驗的任課教師得從思想上提高對物理實驗的認識。物理實驗是中考必考的題型,且中考改革后物理實驗動手操作也成了中考必考的一項,雖然分值不算大,但依然會影響學生的中考成績,甚者會決定學生上一所省重點高中還是市重點高中。目前,有很多國家級物理實驗比賽,說明國家很重視物理實驗,所以物理實驗的任課教師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讓農村學校的學生有機會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觸外面先進的物理實驗方法。其次,物理實驗的任課教師要付諸行動,在熟練掌握物理實驗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親自動手做每個物理實驗,找出每個物理實驗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的與理論知識不相符的現象,并給出合理的解釋。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操作每個物理實驗,幫助學生解決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與教師共同探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意識與協作精神。
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在思想上對物理實驗有新的認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實驗不僅是為了中考,物理實驗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光的反射實驗、平面鏡成像實驗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實驗。對于那些比較膽怯的學生,教師應多加鼓勵、贊揚,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其次,在物理實驗課堂上分小組,每個小組內既有學習能力強的,也有學習能力較薄弱的,使小組內部各有分工、團結合作、互相幫助,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交流討論、相互幫助、相互競爭,對各方面都做的好得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和獎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實驗課堂。最后,通過探究性物理實驗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養成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樂于思考的探究習慣。
教者要因勢利導,豐富教學方法,引發學生“一探究竟”的強烈探究動機和探究意識[3],通過改進物理實驗課教學方法,確保在物理試驗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單純地將物理實驗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使將物理實驗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體會發現知識的過程,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總結物理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等方面的能力和科學的思維觀。如在學習《學生實驗:探究小燈泡的電功率》時,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教師先講解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做,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實驗,而是讓學生在課前先預習并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信息查閱資料,了解該實驗涉及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錄制一段帶有講解的實驗操作視屏,提前一周發給學生,讓學生先了解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操作過程、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結論、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等。學生的預習效果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呈現給任課教師,實驗課堂上任課教師只需強調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給學生準備好實驗器材,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組員都有相應任務,都需根據預習情況動手做實驗。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先進行小組內討論,一些有難度的、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尋求其他小組的幫助,學生們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老師講解。在這樣的課堂中,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可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與協作精神,提高學生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學生在做物理實驗的過程中不能運用正確的實驗方法、注意力不集中、對物理實驗缺乏興趣的原因是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師設計好的實驗方法、思路、步驟進行實驗,沒有不同形式的實驗設計。因此,為了改進學生的物理實驗方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果,需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設計靈活多樣的實驗形式。
物理實驗是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再現”,能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科學現象的產生過程。農村學校自然形成的小班很適合培養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自主設問答疑、自主動腦思考、自主合作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喚醒學生的探求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對于部分不愿學習物理實驗知識的學生可以通過家訪和詢問其身邊好朋友的方式了解、鼓勵、幫助他們,讓其重新建立起學習物理實驗的信心。農村學校的物理實驗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師要在掌握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性格的基礎上,采取更加適合農村學生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