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學
(云南省臨滄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677099)
臨滄市畜禽種業始終堅持品種優先,良種先行的原則,圍繞畜牧產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畜牧法》 等種畜禽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實行“兩條腿”走路,以良種引進、繁育推廣、改良品種為重點,加大畜禽良種推廣力度,強化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根據畜牧產業發展需要,按照畜禽種業的有關要求做好相關工作,為臨滄畜牧產業發展做好種源支撐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臨滄市基本形成了以畜禽良種擴繁場為核心,以畜禽改良站(點)為支撐的市、縣(區)、鄉(村)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全市共建成良種豬擴繁場12 個,良種羊擴繁場1 個、良種牛擴繁場3 個,良種雞擴繁場4 個,生豬供精點37 個、生豬人工授精點223 個、肉牛凍精改良站(點)91 個,生豬良種覆蓋率達94%,肉牛良種覆蓋率46%,雞良種覆蓋率達85%,畜禽良種技術的推廣應用為臨滄市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加快畜牧、良禽推廣及繁育,提升養殖效益。確保產品供給,有效提高產品的安全及質量,為之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重點發展民有民營企業,形成投資經營民營及主體多元化的形式,商品及畜牧生產和經營一體化的格局,所有的生產企業需要根據民營資本的投資開展建設活動。轉變企業的生產方式,加快其標準化、市場化及規范化建設,提升生產水平,發展壯大一批種畜禽生產企業,如鳳慶良種豬擴繁場已建成臨滄市生豬標準化、規模化、良種化、設施化程度較高的生豬產業發展典范,供種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除提供臨滄市內供種外,還將部分良種豬提供周邊市、縣區,反響較好。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發揮了產業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為產業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認真貫徹法律法規,規范經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加大種畜禽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培訓和宣傳工作,根據有關管理要求做好種畜禽經營許可的受理、審批、核發、監管工作,重點對良種豬、良種牛、良種羊擴繁場的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強化監管,依法經營,逐步走入依法管理的軌道。
對臨滄高峰牛、鳳慶無角黑山羊、臨滄山地黑肉雞等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進行了一些探索,開展地方遺傳資源的動態調查和監測,及時了解和掌握地方遺傳資源、品種資源消長狀況,為地方品種資源的有效保護提供基礎參考資料。
種畜禽場生產條件設施與產業發展要求不適應,畜禽改良站點多,但規模小,檔次低,必要的基礎設施配置明顯不足,部分場所技術設備落后,且過于簡陋,配套的檔案一級制度不完善,無法滿足高生產的需求。基層改良的配種站點規模比較小,且站點凌亂,布局不夠合理,配置的標準非常低,難以滿足畜牧產業發展對品種改良的需要。
當前市場需求量大,而且對技術要求比較高,導致臨滄市畜禽種業的發展參差不齊。專業人才不足,多數從事該行業的工作人員只進行引種,而不進行育種工作,又或是只注意繁殖而不注意培育,工作重點在于擴大規模,但不重視質量的提高。所以說引進的品種出現退化現象,導致工作進入到一個怪圈:引進,退化,再引進,又退化,再次引進,競爭力明顯不足。臨滄市縣機構改革以后,由于市、縣農業農村局從事畜牧產業管理的畜牧科、畜牧股室人手少,多數種畜禽管理工作委托市、縣(區)畜牧站承擔,但2009 年獸醫體制改革以后,縣級畜牧站多數僅有5 人,又要承擔項目,又要開展技術工作,業務量大,而種畜禽管理法律性、政策性、專業性強,使種畜禽管理工作力量較為薄弱。
種畜禽監管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種畜禽監管設施,監督及管理設備不足。缺少必要的質量監督方法,執行力度不足。同時,因為檢測設備配置不科學。有的商戶還存在售假情況,用低檔冒充高檔進行銷售。部分銷售廠的種畜禽存在嚴重的疾病,種種原因給養殖戶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開發力度不夠,對臨滄高峰牛、鳳慶無角黑山羊、臨滄山地黑肉雞等地方畜禽品種資源開發利用不夠重視,存在注重外來品種,忽視本地品種保護和開發利用狀況。
臨滄市以建設現代畜禽種業、提高種畜禽生產水平為主要任務,加強良種體系建設,重點強化生豬良種體系和肉牛良種體系建設,優化品種資源的利用及開發,規范生產管理活動等,加快建立與現代畜牧業相適應的現代畜禽種業。
提升畜禽良種,建設完善17 個畜禽良種核心群、擴繁群場,其中生豬良種核心群、擴繁群場8 個以上,肉牛良種擴繁群場2 個,臨滄山地黑肉雞核心群、擴繁群場5 個,種羊場2個。著力打造育種、擴繁和利用相結合的現代生豬良種體系,全市種豬供給能力達90%以上,大幅提升種豬供給能力和水平,力爭將臨滄打造成為云南優質種豬基地,輻射帶動臨滄市生豬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加快肉牛凍精改良,年改良達4 萬頭以上,力爭肉牛良種覆蓋率達60%以上,助推肉牛產業發展。
種畜禽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根基,如果沒有良好的畜種,無法更好地開展工作。我們需要意識到構建畜禽良種體系的重要性,加快建立現代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生產優質種畜禽,促進畜禽良種提質增效,保障畜產品“高產、優質、安全、生態”,無法滿足畜牧行業發展的需求,提升生產效益和水平。需要盡量建立起適應當前畜牧行業發展的體系,增強可持續性的發展動力及市場競爭力。
建設高質量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是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要努力打造形成“核心群場—擴繁場—商品場”的寶塔式種畜禽生產體系。重點扶持發展一批高標準、現代化的種畜禽場,如鳳慶種豬有限責任公司等種豬核心群場,推動一批標準化、規范化良種擴繁場建設,提升供種能力和水平,加強種畜禽場裝備和種畜禽質量測定、管控等設施建設,確保種畜禽的質量。
臨滄市地方遺傳資源數量不足,但具有較為特別的遺傳特點。如繁殖率比較高且肉質好,是作為培育的良好素材。要重點加強對臨滄高峰牛、鳳慶無角黑山羊、臨滄山地黑肉雞等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在重點分布區域劃定保護區,嚴禁外來畜禽引入,實行純種繁育。同時加大對臨滄油葫蘆豬的保種選育工作[1],建設保種基地,不斷完善有關的保護方法。開展對該市瀕臨滅絕的長毛山羊等珍貴物種的支援搶救和保護。
要整合鄉村振興資金、產業發展資金等有關項目資金,加大畜禽良種體系建設的投入,重點支持有規模、有潛力、有市場的種畜禽場,開展設施設備建設和改造提升,特別是核心場生產性能測定,以及人工授精站點等做好重點支持。加快信息共建平臺建設[2],實現種畜禽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充分利用國內外優良品種資源、先進的育種技術,提升種畜禽生產水平。加強技術交流,幫助有關畜禽場自己創造良好的條件,結合省外內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建立生產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品種選育和保護育種新制度,有效推進原種場商品生產之間的溝通合作關系,做好銷售連接,推動種畜禽飼料飼養和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經營。從單一飼養變成產業化的經營活動,提升生產效益[3]。積極推進種畜禽場疫病凈化工作,加強種畜禽場動物疫病的監測防控,提升種畜禽健康養殖水平。
完善的測定是做好選育的基礎,也是提高其質量的重要方法。督促種畜禽場,依照本身選育計劃,擬定相應的生產性能測定方法。強化廠內生產性能測定的設施構建,加強生產性能測定管理和臺賬記錄,明確數據的完整和準確性,逐步建立種畜禽遺傳評估機制。
按照《畜牧法》 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訂畜禽良種體系,根據畜牧行業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做好供種網點和畜禽場的科學管理,做好網點改良工作,完成經營許可登記、發放制度,強化人員培訓工作,有效提升素質,規范經營行業,讓其生產和經營可以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