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宇
(延邊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133002)
實驗動物生產及日常管理中涉及的文件和記錄不僅是實驗動物品質的保證,也是省動管部門每年年檢的重要檢查內容,最近幾年國家和各省陸續出臺了實驗動物管理法規[1],使實驗動物管理趨于完善,但對實驗動物生物安全及檔案管理仍需完善,實驗動物安全管理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關系到醫藥學、生物學、農學等學科,其主要是在操作中保障師生安全,同時,安全管理也從日常檔案記錄體現[2]。一旦出現重大事故,如高危傳染病的傳播或有害病原的逸出均對社會造成危害。因此,不斷完善實驗檔案和公共衛生管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3]。
實驗動物檔案管理者可結合工作實際將其進行分類,將其分為科研資料類檔案、人員檔案、生產管理類檔案及資產類檔案[4]??蒲匈Y料類檔案是與當前科研實驗課題相關的檔案,包括技術資料,使用本中心實驗室的課題組資料及未來預約實驗動物的課題組資料等。人員檔案包括中心每位工作人員的學歷資料、年度體檢結果、年度學習記錄、相關資格證與考核記錄等。生產管理類資料包括SMP 和SOP 標準有關記錄,日常消殺記錄,飼養環境溫度濕度噪聲等記錄,應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保證實驗動物質量,新進實驗動物需嚴格檢查合格證并保存。資產類檔案包括動物中心的整體平面結構圖及每臺儀器的型號和維護記錄等內容,可同時建立電子儀器目錄,達到高效管理。
近年來,動物實驗記錄的處理與儲存有顯著提升,從紙筆方式逐步變為電子化記錄[5]。因此,數據管理無需在文件柜中進行統計和查找,而是通過計算機對電子化動物實驗記錄進行整理,收集動物實驗信息更加有效,簡化了動物實驗操作者的流程,延長了實驗記錄的保存時間[6]。同時,收集全面準確的動物實驗記錄和工作記錄是日后實驗動物工作與動物實驗完成的依據和參考,現如今,在各高校電子信息檔案方式記錄已得到普及,這是大數據時代實驗動物信息管理發展的新風向。具備方便、快捷、儲存時間長等特性同時為部門節約了各項成本,查閱信息更加自動化和系統化,使實驗動物管理者在工作中有據可依。
實驗動物檔案立法管理從屬于檔案立法,包括日常規范性文件和實驗動物檔案管理規章等。目前由于我國法制體系的逐漸完善,實驗動物檔案立法也提上日程,但由于檔案管理的復雜性和系統性,使檔案立法進程受到阻礙,也是實驗動物檔案立法工作進一步開展的難點。同時,由于實驗與飼養記錄的電子化特殊性,使記錄的電子檔案真實性存在難以辨別的困難。因此,實現實驗與飼養記錄的有效利用與檔案立法管理密切相關,省級動管部門也應從實驗室管理實際出發,在實驗檔案不斷發展的前提下滿足實際立法需求。
根據高校自擬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通過層層上報和審批的方式使專家組可以對實驗計劃進行針對性評估,保障了實驗的安全可靠。同時,高校每年對相關教師和研究生組織的線上線下生物安全培訓達到了規范操作和樹立正確生物安全觀念的目的。由于實驗目的和方法各異,使用到的實驗動物不僅局限于大小鼠、豚鼠和兔,也包括各種動物模型、轉基因動物及猴、犬等。高校中的動物中心工作人員在實驗中雖然有相對完善的防護措施,如防護服、防護鏡、手套、口罩等,但仍有被動物抓傷咬傷的隱患。因此,加強實驗動物中心人員安全管理尤為重要,同時將日常檔案進行有效積累和整理,保證了工作的有序和安全,減少因病毒或細菌泄露導致的潛在風險。
涉及生物實驗的用品和廢棄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最常見的酒精為易燃易爆液體,生化實驗常用的丙烯酰胺為二級致癌物,由于其無色、無臭、易揮發的特性,易對操作者構成危害,常見危害有神經毒性、生殖毒性和呼吸道及黏膜的強刺激性等,還包括微生物實驗常用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微生物,和用于保存生物組織的甲醛均會對實驗環境造成污染和損害。因此,實驗室教輔老師應做好危險試劑“雙鎖”管理,危險廢棄物做到分門處理:易爆炸和劇毒廢棄物由消防公安人員處理,動物組織和尸體應統一收貯在專用的尸體冰柜中,按時統一無害化處理,帶有細菌和污染的用品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規范》 處理,保障實驗室內生物安全和實驗室外社會安全。
實驗動物檔案管理具有階段性和依附性等特點。檔案的產生和其創造者息息相關,依附于創造者的活動,同時檔案價值隨著時間的變化其傳遞信息與經驗有所不同,有著階段性的變化。因此,實驗動物中心檔案管理者應不斷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和方法,通過更高效的分類和更先進的技術水平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實驗動物SPF 級實驗室的生物安全不僅關系到科研成果的完成,也是校園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扶持基因工程與生物醫藥產業,通過創新藥物和新型疫苗作為切入點,為生命科學方向的醫學、藥學等領域的發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