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張玉波 王亮
(山東省新泰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71200)
近年來,新泰市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按照各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體系,全面提升各項防控能力,構筑起畜牧業發展的安全屏障,保障全市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
按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會議要求和工作實際,研究制定《新泰市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動實施方案》,提出防控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把防控任務逐級分解,落實到村,落實到相關責任人;防疫集中免疫前,組織召開了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及防檢疫技術培訓班,針對當前國內外重大動物疫情發展態勢,就新泰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行動員,明確了強制免疫任務、時間及責任追究,隨后各鄉鎮街道立即召開部署會議、防疫員專項培訓等,著力抓好責任落實,有效保障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為確保防控工作正常開展,搞好應急物資儲備,制訂相關管理制度,設立專人管理,定期更新維護,儲備了防護、撲殺、封鎖、隔離、消毒等所需的各項應急物資。共落實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經費90 余萬元、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等防疫工作經費30 萬元。新泰市建有物資儲備庫110 多m2,中低溫大型冷庫2 座,常年儲備防護服2000 套、隔離衣2000套及相配套的人員防護用品,并購置了足量的消毒藥、消毒器械、應急儲備包等應急物資,市、鄉兩級都明確了專人負責應急物資的調用、補充、調整和更新管理,保證應急物資足量儲備、消毒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保障了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春秋季防疫開展期間,市、各鄉鎮街道舉辦動物防疫員及養殖大戶培訓班總計20 次,達1000 余人次,培訓班著重從動物防疫法律法規、防控知識、免疫操作規程、免疫注意事項等方面加強村級防疫員思想業務培訓,為新泰市防疫工作的進一步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集中防疫工作過程中,要求各鄉鎮街道嚴格按照《新泰市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考核暫行規定》,對轄區內的村級防疫員實行考勤制度,建立考勤檔案,并在集中強免結束后采取抽查、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對防疫密度、抗體水平、建檔質量、群眾反映等多個方面進行考評,要求考評結果與每個防疫員的誤工補助相掛鉤,對不合格的防疫員堅決予以停用。
新泰市一直把畜禽強制免疫作為疫病防控工作的最有效措施常抓不懈,各鄉鎮街道也采取了靈活多樣、重點突出的免疫實施方案。如在強免實施期間多數鄉鎮采取組建防疫專業隊伍,專人負責重點區域的形式;個別鄉鎮采取成員劃片互助,以鄉鎮管理區為劃片單位,分病種、村莊、時段進行集中免疫。有的鄉鎮以建立健全消毒和免疫制度為抓手,全面提升畜禽規模養殖場的綜合防病能力;有的鄉鎮通過強化免疫標識的佩戴及免疫檔案的管理為抓手,做到免疫檔案清晰、免疫家畜標識佩戴齊全、免疫記錄與標識相符等工作標準。總之,在集中防疫期間要求所有防疫員均做到掌握區域內的畜禽飼養情況,落實“強制免疫告知”制度,做到防疫工作橫到底,縱到邊,不留空當,不留漏洞,對漏免、新補欄或已到免疫期的畜禽及時進行補免,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確保畜禽始終處于有效免疫保護期內。
為將防疫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制定《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督導方案》,組成督導組,按照新泰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評估標準,從常態防疫、突擊行動等方面全方位督導,并將督導情況及時通報給各鄉鎮街道。對免疫工作中緩作為、不作為的鄉鎮街道進行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切實增強全市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推進步伐。及時調整鄉鎮考核標準,做到科學嚴謹,以考核促工作,以考核促成績。
做好補助條件和參考程序等加強強制免疫“先打后補”政策的解讀、宣傳、推廣,確保廣大養殖場戶應知盡知、應補盡補,進一步完善畜禽生產經營單位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確保養殖場各類檔案記錄及時準確完整。
及時調整、充實市防控指揮部成員和應急預備隊,修正新泰市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下發《新泰市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各鄉鎮街道的防控指揮部和應急預備隊也相應做出調整,強化應急預案和應急操作手冊的學習,增強隊伍應急處理能力;繼續完善畜牧、衛生、食藥、工商、質檢等多部門參與的聯動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實行聯防聯控,確保及時、高效、有序地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情。加強應急演練,積累實戰經驗。組織應急預備隊員全員參與應急演練,演練人員分應急指揮中心、采樣診斷組、封鎖消毒組、撲殺無害化處理組、后勤組、綜合協調組等應急處置小組,模擬疫情處置程序的各個環節。通過演練,進一步規范動物防疫處置程序,強化防疫應急能力。同時抓好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市、各鄉鎮街道都確定了專人負責應急儲備物資的調用、補充、調整和更新管理,保證了應急物資足量儲備,滿足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并健全了應急物資采購、入庫、儲存、出庫、回收、維護保養、定期檢查、處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臺賬記錄。
加大對口蹄疫、禽流感、小反芻獸疫等主要動物疫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力度,做到及時掌握其發生規律,科學評估動物疫病流行現狀和防控效果。充分發揮全市各鄉鎮街道20 名疫情預警信息員的作用,系統地收集疫情信息,發現異常情況或不明原因死亡能做到立即上報,及時處理,真正做到“早發現,早上報,早處置”的要求,嚴格落實疫情報告制度,嚴格實行值班制度,及時上報免疫進度周報表、月報表、流行病學調查表,并要求鄉鎮街道疫情預警信息員將本轄區的流行病學調查情況一月一上報,每年市、鄉鎮累計調查各類畜禽規模養殖場400 余場次,完成400 余份流行病學調查表,上報流調表100余份,并根據流調信息及時撰寫流調分析報告,確保準確及時地掌握全市動物疫病流行情況。
新泰市先后投入資金200 多萬元建設省級獸醫實驗,實驗室現有專職檢驗人員6 人,其中高級職稱1 人、中級1 人、初級1 人,碩士研究生1 人、本科2 人,專業技術人員比例100%,市政府每年支出資金15 萬元以上,購置檢測試劑及耗材用于動物疫情和抗體檢測。目前,獸醫實驗室可開展非洲豬瘟、禽流感、口蹄疫、豬瘟、新城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等免疫抗體檢測和病原檢測14 個檢測項目,在全省縣級獸醫實驗室中處于領先水平。
為及時掌握新泰市動物疫病免疫狀況、流行規律和疫情動態,始終堅持集中監測與日常監測相結合的原則,一是對各鄉鎮街道免疫效果及時進行監測。上半年新泰市共完成3650 份樣品監測任務,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監測1230 份,O 型口蹄疫共監測牛血清樣品490 份,羊血清樣品910 份,豬血清樣品670 份,A 型口蹄疫共監測牛血清樣品490 份,小反芻獸疫羊血清樣品530 份,口蹄疫非結構蛋白3ABC 抗體牛血清樣品308 份、羊血清樣品260 份、豬血清樣品320 份,H7N9流感共監測雞血清樣品580 份。通過實驗室檢測結果,新泰市整體免疫抗體合格率較高,免疫效果良好,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80%以上,達到了國家標準。二是及時開展畜間布病抗體檢測工作,對780 份牛羊血清進行布病監測,并及時形成布病監測分析報告,為切實掌握新泰市布魯氏桿菌病流行狀況和區域分布,科學分析布病發生風險和流行趨勢,為相關人員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