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芳
(山東省臨朐縣畜牧業發展中心 262600)
改善母牛生產性能,提高母牛受胎率,降低空懷率,使母牛適時全配、全孕是提高母牛生產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對提高母牛養殖效益有重要意義。
遺傳因素是影響母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母牛品種與個體差異導致其繁殖性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個別母牛的品種配種受胎率較低,造成產犢間隔時間較長,新生牛犢死亡率比較高。因此,在母牛繁殖飼養過程中,育種工作十分重要。
確保母牛繁殖性能,為其提供較好的生存環境,特別是溫度環境。假若母牛的生存環境溫度太高,容易導致母牛身體分泌較多的孕酮,使母牛發情不明顯或發情持續期短,甚至是不發情。出現該種情況,養殖人員不能準確判斷母牛是否發情,容易錯過配種時間,配種后受胎也容易出現死胎。假若母牛生存環境溫度太低,日照不足,從飼料中獲取的能量和維生素等物質不足,容易導致母牛發情較安靜,或者停止發情、卵泡停止發育,從而難以受胎。因此,在飼養母牛時要確保其生存環境良好,并且溫度適宜,干凈衛生。除此之外,如果母牛經過長途運輸,生存環境發生改變,新環境與原環境存在較大差別,氣候等條件有很大差異,也可能導致母牛暫時性難以繁殖。
營養均衡是保障母牛順利發情的重要因素,只有保障充足的營養,才能讓母牛擁有更高的繁殖性能。但并不是營養越多越好,在為母牛提供營養物質的同時要保障其科學性。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是母牛日常營養的主要來源,因此,在日常飼養中要注意這些營養物質的科學搭配,以滿足母牛營養需求。如果母牛在平時沒有吸收到充足的營養,會影響其自身生長發育,從而降低母牛繁殖性能[1]。如果在飼養過程中沒有為母牛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會導致母牛身體機能下降,影響其發情,降低繁殖率和繁殖性能。蛋白質是母牛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對母牛繁殖性能有很大影響,缺乏蛋白質會導致母牛體重增長緩慢,同時還會造成其自身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降低,繼而影響母牛的繁殖性能。飼料是母牛飼養中的重要物質,飼料質量對母牛繁殖性能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只有保證飼料質量,才能有效提高母牛繁殖性能。所以在飼養時要用營養豐富的粗飼料,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飼喂母牛,保障母牛能從飼料中攝取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等足夠的營養,從而保障母牛各項身體機能達標、繁殖性能良好。
在母牛飼養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管理,存在牛群結構不合理,配種技術不良、飼養管理不當等情況,這些因素也會降低母牛繁殖性能。首先,從牛群結構看,牛群結構直接影響母牛受胎率,只有一個科學的牛群結構才能保障母牛繁殖率。其次,配種技術直接關系著受胎率,由于一些養殖場配種技術不過關,沒有選擇合適的配種時機,導致胚胎成活率低,對母牛繁殖性能造成很大影響。
疾病也是影響母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一些與繁殖性能有關的疾病,會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很大影響。目前會導致母牛不孕的疾病主要有傳染疾病和非傳染疾病兩類。傳染性疾病主要有布氏桿菌病、胎弧菌病、滴蟲病和生殖道顆粒性炎癥等。如果養殖戶沒有制定嚴格的檢疫計劃和防疫制度,或者沒有落實相關防疫和檢疫工作,或者人工授精沒有做好消毒工作,都會導致母牛患病,甚至導致病毒在整個養殖場蔓延。非傳染性疾病主要有生殖道炎癥,如陰道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和子宮頸炎等。如果母牛飼養不當很容易導致母牛患非傳染性疾病,從而影響其繁殖性能。
當母牛受生存環境或日料搭配不科學等因素影響,出現不發情或不孕情況后,養殖人員并沒有及時通過改善飼料結構,保證母牛營養充足或均衡,也沒有優化母牛生存環境確保其健康成長,反而使用激素類藥物對母牛催情,導致母牛激素調節出現問題,造成多次配種且不孕的情況。同時,養殖人員操作不當也會造成繁殖性能下降。在一般情況下,母牛生產后子宮會自然恢復。正常情況是母牛生產后排出胎衣,半個月左右子宮能凈化完全,不用人為沖洗子宮。可是有些養殖戶會在母牛產后幾天用藥液沖洗母牛子宮,反而會延長母牛子宮恢復時間,破壞母牛子宮環境,使得母牛推遲再次發情時間。
在進行選育工作時,首先要考慮遺傳因素對母牛繁殖性能的影響,所以對母牛品種要嚴格把關,要選擇繁殖性能較高的品種,做好個體選擇與培育工作。而且還要注意母牛體形,如果母牛體型過小,無法保證牛犢能獲取足夠的營養,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另外,在選擇時要認真了解母牛健康情況,觀察其發育情況和品種特征,保障母牛身體狀況良好[2]。
充足的營養物質能有效促進母牛繁殖性能,如果母牛營養不足會非常瘦弱,影響其繁殖性能,會出現易流產等問題。所以在飼養過程中要保障母牛能獲取全面的營養物質,不僅要供給粗飼料,同時還要供給精飼料,并且要按照科學的比例進行搭配,保證母牛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但在飼養過程中要掌握好飼料供給量,在保障母牛營養物質攝取充足的情況下對其身體情況進行合理控制,如果母牛攝入的營養過多,身體過于肥胖,會對卵泡生長和發育產生影響,同樣不利于母牛的繁殖生產。冬季要提前做好冬草儲備工作,避免因冬季草料少而導致的母牛攝取營養不足情況[3]。
除了選育工作和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對提高母牛繁殖性能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保證一個良好的飼養環境和牛群結構,并且要為母牛提供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使母牛每天都能得到陽光照射,從而增強體質,保證其健康情況。其次,要提高配種技術,保證配種技術的科學性、有效性,在進行人工授精時一定要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進行,如果有需要可以找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在配種時要掌握好配種時間,并且要保證精子質量,做好準備工作,從而提高母牛受胎率。如果母牛出現不發情或發情異常的情況,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一些促進母牛受孕的藥物,如使用催情藥。另外,對已生產完的母牛要做好護理工作,使其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并且要做好對其外陰消毒工作[4]。
首先飼養員可以根據配種時間準確計算母牛預產期,提前開展準備工作。一般母牛分娩不需要助產。為降低母牛和牛犢感染細菌的概率,母牛分娩后應及時做好母牛與牛犢管理工作。要及時為新生牛犢擦干口鼻上的黏液,寒冷時節要保證牛棚溫度適宜,避免溫度過低使犢牛生病。飼養人員要為母牛和犢牛提供干凈衛生的環境,并飼喂營養充足的飼料,在其中添加多汁、易消化的飼料,還要適當添加蛋白質與礦物質等。同時要保證飲水清潔,確保母牛自身需求,并能正常泌乳。假如母牛分娩時因各種原因需要助產,要做好防護工作,避免感染,還要防治犢牛因異物進入而出現窒息或感染等情況。母牛生產后應盡量讓母牛和犢牛同棚,使犢牛盡早吃上初乳。還要注意犢牛體溫、進食量、精神狀態和糞便,全面掌握犢牛身體情況。只有照料好分娩母牛才能使犢牛有更高的成活率,才能使母牛生產后快速恢復繁殖和生產能力。
在飼養過程中要做好疾病預防工作,要搞好牛舍衛生情況,保證牛床干燥、衛生,并且要對糞污和有害物質進行及時處理,做好通風工作。在夏天比較炎熱的時候注意防暑,在冬天比較寒冷的時候也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證母牛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要定期對母牛開展全面檢查,保證母牛能健康生長,發現問題要快速采取措施補救。臀部與生殖器官應重點檢查,觀察母牛臀部輪廓、陰門狀態和骨盆韌帶,查看母牛陰唇大小與形狀,查看是否有炎癥與分泌物,并通過分泌物確定炎癥性質。除此之外,養殖戶要對母牛發情配種情況、胎次、妊娠情況和產后情況進行詳細記錄。要查詢不孕母牛的血統,查看是否因遺傳因素導致不孕。還要特別注意母牛群,這是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關鍵之處。全面掌握母牛發情規律及繁殖性能的具體情況,在掌握母牛實際情況后及時做好配種工作,檢查母牛是否受胎,如果沒有受胎要及時補配。還要對懷孕母牛進行檢查與治療,確保母牛正常保胎。還要重視疫苗接種,保障母牛自身擁有一個良好的抵抗力。一旦牛群中出現不良個體,或者母牛失去繁殖能力后,養殖戶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救治,或淘汰問題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