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福華
(廣西藤縣藤州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43300)
當前無公害生豬養殖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激素產品、大量使用藥劑、病豬流入市場等負面消息的影響下,對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因此,養殖戶要掌握正確的無公害生豬養殖技術,加強日常管理工作,為市場上提供健康、安全的豬肉產品,以實現養殖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的局面。
養殖環境對養殖效果具有較大影響,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利于生豬健康成長,降低發病概率,能為養殖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在無公害生豬養殖中首先要做好豬場環境建設工作。
無公害生豬養殖的主要條件是無污染,在選址時養殖戶要選擇遠離化工廠、生活住宅區及公共場所,并且附近沒有其他養殖場,堅持“一場一址”的原則。選擇建立豬場場地面積要大,劃分出生活、養殖、管理3 個獨立的場所,且豬舍之間要間隔15m 左右的距離,防止疾病的惡性傳播[1]。
在進行豬場環境建設時要選擇方便消毒、易清洗及無毒無害、安全的建筑材料,舍室內食槽和飲水裝置要選擇方便清洗、消毒、無毒無害、結實穩固的材料,并配備齊全的消毒清洗設備,方便日常清潔工作。豬場內的電器設備要嚴格遵守國家對安全設施設備的規定進行安裝,達到防潮、防爆、防漏的標準。豬舍內的場地要平整防滑,室內要保持較強的通風性和透氣性,要及時更換豬舍內的墊草,保持干燥。另外,豬場內的污道和凈道要分開,并在豬場周圍設置防護設施,形成一道綠化隔離帶。
在建設豬場時豬場房檐的高度盡量超過3m,選擇堅固、實用性高、操作簡單的設備,并合理設計豬舍通風排水系統,以便人為調節室內溫濕度,確保欄舍冬暖夏涼。如夏季高溫條件下,如果豬舍內處于高溫低濕的情況,會引起生豬脫水情況;而寒冷的冬季,豬舍內溫度低、濕度大,又會出現生豬生長緩慢的問題。因此,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豬舍內的溫濕度,優化豬舍空氣質量,增強生豬抵抗能力和免疫力。
生豬品種的選擇也決定著生豬品質和養殖效益,為了實現無公害生豬養殖,為生豬養殖產量和質量提供保障,需要引進優良的生豬品種。首先,養殖戶在引進生豬時要選擇無疫病、健康、品種純正、生產性能強的種豬。購買后將生豬單獨隔離,一般隔離1 個月以上,經過專業的獸醫檢查確定沒有疾病后再混合飼養[2]。其次,在購買仔豬時也要選擇健康、無公害、生產性能強的種豬所生產的健康仔豬。一般選擇通過雜交生產的仔豬,這樣的仔豬更具備雜種優勢。由于雜交方式的差異性,生產的仔豬雜種優勢也有所不同,養殖戶要選擇不同品種的豬種進行雜交,以生產出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的商品豬,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無公害生豬養殖過程中要注重調控豬舍內溫濕度,主要結合生豬生長情況確定。當生豬生長到40kg 左右時,豬舍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0℃左右;而生長到55kg 時,豬舍內的溫度則應控制在18℃左右,并始終保持舍內干爽、清潔[3]。另外,為保證無害化生豬品質,必須采用科學的飼養技術。當引進仔豬時,第一次喂養的飼料應以青飼料為主,并及時補充干凈的水源,飼養2d 后仔細觀察仔豬有無異常,確認健康后可適當添加其他飼料,并遵循“少量多次”的飼養方法提高仔豬適應能力。當仔豬飼養滿1 周后即可采用正常的飼養方法,飼料供給量應結合生豬實際生長進行合理配比,為生豬健康生長提供保障。生豬飼養過程中要為生豬提供無污染的水源,并及時清洗和消毒食槽和飲水設備,保證日常飼養的干凈、衛生。其次,養殖戶在使用飼料添加劑時要嚴格遵守國家提出的標準,禁止在大豬飼料中添加藥劑或抗生素,嚴格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違禁獸藥,且生豬出欄時間要得到專門機構檢疫后方可出欄。
生豬養殖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導致生豬患病死亡,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所以,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會重點關注生豬抗病能力,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疾病發生率。因此,養殖戶在進行疾病防治工作時要科學合理的使用藥物,并在有資質證書的獸藥店鋪購買藥劑,嚴禁使用違禁品,避免帶來養殖風險。
生豬養殖過程中由于生豬數量多,一旦發生疫情會導致生豬大面積死亡,對養殖戶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加強疫情防疫工作。根據生豬日齡注射相應的疫苗,以增強生豬抵抗力和免疫力,并且從正規渠道購買疫苗。其次,在豬場出入口設置消毒池,對來往車輛和非工作人員進行消毒,避免將外界病菌代入豬場,誘發疫病[4]。另外,豬場對養殖人員要實行封閉式管理,進入豬舍時一定要在消毒間穿戴好工作服,降低病菌發生概率。若發現病豬要采取隔離治療工作,生豬死亡后也要及時做好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傳播。最后,生豬養殖過程中不能與其他動物進行混養,且嚴禁外界生豬肉流入豬場,增強養殖戶的防范意識。
生豬養殖中每天會排放大量糞污,而這些糞污中含有大量的氨氣、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對豬場環境和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為了實現生豬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互協調,要做好豬場糞污處理工作。因此,無公害生豬養殖過程中要建設合理的糞污排放系統,將豬場糞污通過排污渠道流到集污池,通過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將糞污進行固液分離,污水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5]。而固體部分則要經過厭氧發酵,形成有機肥料,實現資源化利用的目的。這樣既能保證豬場環境的干凈、衛生,減少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的危害;還可利用科學手段實現物質循環利用,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無公害生豬養殖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為生豬養殖產品質量提供保障,為人們提供健康、綠色的生豬產品。因此,養殖戶要掌握先進的無公害生豬養殖技術,在飼養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科學飼喂,從而讓消費者吃到健康的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