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生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276817)
牛骨軟病是生產實踐中高產奶牛或妊娠期母牛經常發生的疾病,這種疾病主要是由于牛體內鈣磷代謝紊亂造成的。放牧時牛采食大量牧草后,由于磷缺乏會造成骨軟病,當牛采食鈣含量較低的飼料后會產生鈣缺乏的骨軟病,而當牛采食VD缺乏的飼料后則會產生VD缺乏引起的骨軟病。牛骨軟病在生產實踐中具有十分大的危害,對養牛戶或養牛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本文主要綜述了牛骨軟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診斷、治療及預防措施,希望為減少牛骨軟病提供幫助。
在牛群生長過程中,牛骨軟病的發病原因主是由于牛體內鈣和磷代謝紊亂引起的牛骨質疏松、骨骼變形和骨頭脫鈣等疾病,通常情況下,飼料或飲水中缺乏鈣或磷元素,或者VD含量不足,有的因活動時間短等情況直接或間接引起機體缺乏這些微量元素,致使牛群發生牛骨軟病。實際生產中具體可以分為鈣缺乏、磷缺乏和VD缺乏引起的牛骨軟病等幾種情況[1]。
如果飼料搭配不當,或者沒有對飲水進行檢測,飼糧或飲水中的鈣含量容易處于不足狀態,牛攝入這樣的飼料或飲水后,攝入的鈣元素不能滿足自身生長發育需要,會分解骨頭中的鈣來滿足需要,尤其是妊娠期母牛和產奶高峰期的奶牛,由于體內胎兒生長需要大量的鈣元素,或者是奶牛生產牛奶,這樣機體對鈣需要量增加或機體大量流失鈣會導致機體內鈣缺乏會動用骨骼中儲存的鈣,從而引起牛骨軟病。此外,放牧過程中,如果牧草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鹽,這些草酸鹽能與體內的鈣結合形成沉淀,這也是牛缺鈣的主要原因。
磷元素也是骨頭中重要的元素,其含量僅低于鈣的含量。在放牧過程中,由于牧草中磷含量較低,容易引起牛缺磷,這也是放牧牛群容易發生骨軟病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磷缺乏的土地分布較廣,在這些土地上放牧很容易引起牛缺磷。在一些地區,由于土地中鐵、鈣和鋁含量較高,飼料中這些微量元素容易超標,牛攝入這樣的飼料后,對應的微量元素會與機體內的磷發生拮抗作用,進而造成磷的缺乏,發生牛骨軟病。
VD具有維持體內鈣磷平衡、鈣磷穩定和促進鈣磷吸收的作用[2]。當飼料中含有粗纖維含量較高的米糠和麥麩等原料時,如果不補充適量的VD,牛只采食這樣的飼料后機體對鈣和磷的吸收效率會降低,從而導致牛體內的鈣和磷缺乏,引起牛骨軟病。
隨著養牛規?;l展,為了提高牛群生產性能,山東地區大多采取圈養模式,牛群生活在密集的環境中,尤其是冬季外界氣候寒冷,為減少低溫對牛群帶來的冷應激,會減少牛群活動時間。有的養牛場設置活動場所面積不足,也會減少牛群空間,這樣不僅增加牛群采食和飲水相互爭搶的機會,進一步降低牛群體質和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容易誘發牛群發生牛骨軟病。最重要的是牛群活動時間較少或活動不足時還會減少太陽光照射時間,眾所周知,太陽光照射會促進機體對鈣、磷等元素的吸收,而處于環境密閉或運動不足的牛群最容易引起鈣磷代謝紊亂,阻礙骨組織正常形成,造成牛骨軟化病的發生。
引起牛骨軟病的因素還包括飼料、飲水中鈣磷含量不合理或二者比例失調,以及飼料、飲水中含有與鈣、磷發生拮抗作用的常量或微量元素。在營養學中,通常認為鈣磷比為1.5~2:1 較合適,因此,飼料中鈣磷比例必須與之相適應,當飼料中鈣含量遠遠超過磷含量時,會引起牛骨軟病。
另外,牛胃腸機能障礙會降低牛只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功能,機體攝入的營養成分容易缺乏。如果牛只發生甲狀腺功能亢進,自身機體代謝紊亂或亢進,也會引起鈣磷新陳代謝紊亂,發生骨軟病。因此,在養牛過程中要精心管理牛只,避免上述原因的出現,減輕、減少牛骨軟病的發生[1]。
牛骨軟病在臨床上產生的較為緩慢,初期可能出現牛異食癖、消化能力變弱等現象,此后隨著病情的加重,牛的骨骼會變形,表現行走不靈活、跛行、肢腿僵硬,走路后驅左右搖擺或四肢輪換跛行及病牛牙齒開始磨損加快等癥狀。此外,牛在患骨軟病后采食量降低,消化機能降低、生長速度變緩,開始消瘦等,部分病牛發生骨骼變形、腐蹄病、甚至無蹄。高產母牛的倒數第一、二尾椎骨逐漸變小、變軟,甚至出現消失。骨軟病嚴重的??赡軙е伦倒?、肋骨和盆骨變形和骨折,隨著病情的加重,牛的四肢長骨開始變形,并且骨折后不容易愈合。發病后期病牛繼發瘤胃臌氣、瘤胃積食、胃腸炎、骨折或褥瘡等繼發病。
牛骨軟病的診斷一般可以根據飼料成分、飼料來源及臨床特征等初步診斷,但要與牛的骨折、腐蹄病、關節炎、肌肉風濕、慢性氟中毒等疾病相區別。原發性骨折沒有骨和關節發生變形現象。牛腐蹄病可繼發于骨軟病,但原發性病例,可考慮牛場的運動場情況等,且牛腐蹄病多發于炎熱、潮濕季節。發生肌肉風濕癥的病牛臨床表現為患部顯著疼痛,但經過活動后疼痛減輕或消失。慢性氟中毒的病牛有齒斑和長骨骨柄增大等特征[2]。
檢測飼料、飲水中鈣、磷含量及VD的含量,如果牛飼料中含有的VD、鈣、磷缺乏或者比例不平衡,再加上牛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則可以初步診斷是否為牛骨軟病。此外,檢查牛骨骼是否變形,牙齒是否磨損嚴重,血清中堿性磷酸酶含量是否正常等做進一步診斷[3]。
防治牛骨軟病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中添加合適的鈣、磷含量,必要時補充VD。此外,多讓牛在陽光下適當活動也可以防治牛骨軟病。
病情嚴重的病牛每頭每天肌肉注射20%的磷酸二氫鈉500ml,連續用藥5d,能取得很好的療效。成年牛每天每頭補喂10g 鈣、磷及適量的VD3。產奶母牛每產1kg 牛奶,每天每頭需補喂2.2g 鈣、1.6g 磷及適量的VD3,以保障奶牛對鈣、磷和VD的需求。另外,飼料中的鈣磷比例以2:1 為宜,絕不能超過4:1,否則牛也會發生骨軟病[4]。
在養殖過程中應精心、精細,減少應激反應,注重管理細節,給牛提供安靜、衛生、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牛群體質和維持機體健康,不發生胃腸道等疾病,以避免出現采食量降低、消化吸收功能變差而引起的營養缺乏,繼發牛骨軟病的發生。同時,飼養人員嚴格按照工作程序進行日常管理工作,讓牛的生活有規律,以利牛只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進而減少本病的發生[3]。另外,適當增加牛群活動時間,有利于減少牛群發生本病的風險。
注重養牛場生物安全工作,根據本地牛疾病流行情況,結合牛場生產實踐,制定科學合理的疾病免疫接種程序,嚴格按照此程序從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疫苗,并遵照疫苗使用要求運輸、儲存、稀釋配制、接種,以提高牛只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避免牛骨軟病的出現。另外,做好養牛場消殺工作,每周帶牛消毒2 次,使牛舍及四周干凈衛生,沒有病原微生物存在,減少牛感染發病機會。消毒液應交替使用,嚴格按照使用說明稀釋配制,并在有效期內使用,以保證消殺效果,給牛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
飼草、飼料應注重營養全面,不能用發霉變質、甚至有毒有害的飼草及飼料飼喂牛只。飼料中的預混料和原料應從信譽度高的廠家購入,以保證鈣、磷、VD的含量和鈣磷比例,并經過嚴格檢測,防止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超標,滿足牛只營養需求的前提下避免牛群發生霉菌毒素中毒情況,進而引起機體新陳代謝紊亂。對成年牛和高產奶牛應補飼有機鈣、磷和VD,減緩機體對鈣的流失數量,以減少因飼料原因引起的牛骨軟病的發生[5]。
牛骨軟病對養牛業的危害較大,如果不加以防治,會引起牛群生長發育受阻、體質重增加不足,生產性能下降等,給整個養牛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重視牛骨軟病的診斷和防治工作,并在日常生產中加強飼養管理,供給營養全價的飼料,在懷孕期和產奶期應及時補充鈣或VD的數量,避免發生鈣缺乏現象。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提高牛只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牛群感染疾病的風險。另外,選擇優質飼料,飼料原料或預混料從正規廠家購進,保證飼料質量達標。這樣采取綜合措施可以減少該病的發生,保證牛群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