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敬祖
(云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651500)
有的基層獸醫在治療中用藥物單一,用藥方法不變,對豬的養殖造成一些影響。所以,應提升基層獸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用藥知識,提升對疾病的控制力。
這是基層獸醫用藥中最大的誤區,一旦發現有豬發病,立即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甚至對疾病不加以診斷的基礎上就進行用藥,在基層由于診斷方法有限,一些先進的診斷技術不能用于臨床,通過用藥來診斷疾病也能起到一定的診斷效果,但應用藥物診斷可能不僅達不到診斷效果,還會耽誤病情。由于細菌病的耐藥性嚴重,應用藥物不能區分疾病為細菌病還是病毒病,反而會加重病豬的肝腎代謝負擔,造成病情發展,導致發病嚴重和死亡嚴重。使用抗生素還會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影響,導致病原變異,耐藥性嚴重。
在基層獸醫治療疾病過程中重視病豬出現的各種臨床癥狀,并采取對癥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而忽視了對因治療。常見病豬出現咳嗽、發燒和腹瀉等癥狀,通常是應用止咳、退燒和止瀉的藥物,沒有對因治療的藥物,造成疾病長期存在,不能痊愈,甚至疾病發展嚴重,導致病豬不斷用藥,不僅飼養成本升高,還使得病豬機體越來越嚴重,最終出現死亡。
在養殖過程中及時接種各類疫苗能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1]。但由于專業知識欠缺,導致疫苗使用存在一些問題,通常在接種時不能保證接種劑量,也不能按照接種程序來進行接種,這樣在接種后能起到的保護力較低,未起到良好的接種效果。而且接種疫苗的對象不明確,沒有按照日齡進行接種,而且沒有區分種母豬和公豬,尤其是當母豬處于妊娠階段時,仍然按照普通豬進行接種,從而導致母豬妊娠階段出現問題,可能出現流產,還可能出現胎兒畸形、死胎等情況。
通常給豬用藥有兩種途徑,分別是經口給藥和注射給藥。
對豬進行口服給藥時采取拌水、拌料、胃管給藥、舌面涂藥和灌服。拌水和拌料最常見,這種方式需要在豬能正常采食或飲水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給藥量不準,但較為方便。常需要在用藥前進行斷水和斷料一段時間再提供拌入藥物的飲水或飼料,這樣就能讓豬在較短時間內采食完含有藥物的飲水或飼料,達到治療效果。一些味道辛辣的藥物豬不喜歡采食,不宜采用拌料飼喂法[2]。采取舌面涂藥方法較為困難,但可以將一些不容易采食的藥物用本方法給藥。胃管給藥是流體藥物給藥方法,在臨床治療中較不方便。灌服方法能將藥物劑量控制得當,但病豬容易被藥物嗆入氣管,因此,必須讓豬仰臥時進行灌服,具有一定的難度。
注射給藥是將藥物準確劑量通過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入病豬體內。肌肉注射時通常選擇在頸部和臀部。但體型瘦弱的豬在進行臀部肌肉注射時容易損傷坐骨神經而導致癱瘓。有時注射導致病豬疼痛而亂動,容易使針頭在肌肉中彎折。可以采用連接注射軟管注射法。在肌肉注射時不能注射量過大,影響吸收和治療效果。靜脈注射是直接將藥物通過靜脈進入體內。本方法是針對病情危重的病豬,而且藥物刺激性較大,不適合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給藥部位通常是在耳背部大靜脈。為了能讓靜脈注射正常進行,可以在靜注前注射一些鎮靜類藥物。
仔豬水腫病是由于受到大腸桿菌感染后引起的,發病仔豬出現全身水腫和急速死亡。在用藥時如果沒進行藥敏試驗,可以應用廣譜抗菌藥物配合補充VE的方法進行治療。常用的抗菌藥物有恩諾沙星、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在使用過程中配合VE。仔豬黃白痢也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可以類似用藥。
仔豬紅痢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發生于3 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可以高達70%以上,死亡率更高,甚至可以達到100%[3]。病程短,發病急。一旦發現病豬,應當立即用藥治療,可用藥物有頭孢噻呋和氟苯尼考等。同時針對癥狀應當應用鞣酸蛋白止瀉,用補液鹽來緩解脫水癥狀。
由多種致病性的豬鏈球菌感染后可以引起豬鏈球菌病,豬在感染后表現為嚴重的發熱和毒血癥,仔豬在發病后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甚至可以達到100%。成年豬發病率低,病死率也低,本病發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節性,在天氣寒冷的季節發病率高。在豬場一旦發生本病要及時進行治療,并對環境進行消毒。本病的治療初期可以使用大劑量的青霉素類藥物,如頭孢噻呋鈉等,也可使用磺胺類藥物,如磺胺嘧啶等。通常用藥5d 為一個療程,可見病情明顯好轉。
附紅細胞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寄生后引起的,這是一種細胞原蟲,在豬紅細胞上寄生,本病原可以感染各年齡和品種的豬,但母豬感染率較高,死亡率較高的仔豬和架子豬。本病主要通過蟲媒進行傳播,豬在感染發病后表現為食欲不振、體溫升高和腹瀉等癥狀。在體表多處出現淤血斑點,指壓不褪色。治療本病應用抗生素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常多西環素是本病的最佳藥物,通過肌肉注射適合劑量,4d 左右可以見效。在治療后要對豬群進行驅蟲,防止病原菌傳播。
由剛地弓形蟲引起的豬弓形蟲病為原蟲病,本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的5~9 月為本病的發病高峰期,這是由于本病為蚊媒病,通過蚊蟲叮咬進行傳播。豬在感染后表現為食欲下降、呼吸困難和便秘等,發病嚴重的病豬還可見有皮膚出血和站立不穩,甚至不能站立。在本病治療上應用常規抗生素效果不理想,可以選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磺胺嘧啶為本病的首選藥物,治療時可以選用注射或口服的方法,連續用藥3d 可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是由于豬群受到豬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引起的一種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的傳染性疾病,病豬表現為嚴重的咳嗽和氣喘,當疾病發展到后期時呼吸困難,不能正常呼吸。導致病豬出現窒息死亡。本病原雖然不屬于細菌,但應用抗菌藥物能起到治療效果,治療本病的常用藥物有泰樂菌素、泰妙菌素、多西環素等,及時并適量用藥后治愈效果良好。
在豬病治療中應合理選擇藥物,并對選用的藥物進行持續和足量的應用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不能在未進行診斷的情況下隨意使用藥物,不僅不會達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因藥物影響對病豬的診斷,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基層獸醫需要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水平,準確合理的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