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九合一”選舉本周六進行投票,但民進黨當局聲稱,出于防疫需要不允許確診者出門投票,否則將重罰,此事在島內引發巨大爭議。
臺灣中時電子報21日稱,島內確診者隔離期近日縮短為“5+N”,隔離5天后,無論快篩結果是陰性還是陽性都可以出門;但如果篩檢陽性,需進行1至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若7天內快篩陰性,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選舉于26日投票,也就是說,11月21日至26日當天通報為確診者的民眾都將無法外出投票。
根據“中選會”的規定,一旦發現確診者違規投票,可事后向地方衛生局檢舉,由衛生局進行后續查處,經查證屬實可罰20萬元到200萬元新臺幣。臺防疫指揮中心估計,按照現在的確診趨勢,并扣除20歲以下不具投票資格者,屆時約有5萬-7萬人將受到影響。針對部分快篩陽性但暫未通報確診的人群,臺防疫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很難對他們進行約束,建議他們不要外出投票。
“確診者不能投票”的規定在島內引發質疑。臺“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稱,投票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當局不讓確診者投票,將動搖選舉的正當性。他認為“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只要事先給確診者2至3件隔離衣,讓他們在家先練習怎么穿及消毒,選舉當天穿著隔離衣出門投票就可以了,既避免把病毒傳染別人,也能兼顧他們的參政權。醫生黃高彬稱,最低成本的做法就是將確診者的投票時間與一般民眾分流,例如民眾投票到下午3時,確診者可在其他時間段投票。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21日稱,確診者只要有很好的保護,其實能出門投票,但當局不聽勸、不愿意好好處理這個問題。他還說,確診者被禁止投票,但“感染者”沒有禁止,因此只要不快篩,當局也沒辦法查清。他推斷,這幾天疫情“黑數”(因各種原因沒被計算在官方統計中的病例數)會越來越多,確診數可能也會有比較大的降幅。
《聯合報》21日評論稱,確診真不能股票?許多地區早已作了示范,包括韓國的獨立隔離投票、日本的通信投票。諷刺的是,民進黨近來屢為18歲公民權催票,聲稱要保障更多民眾的參政權,“如今卻因選民染疫就剝奪投票權,這是哪門子雙重標準?”
21日,臺灣新增11888例本土病例,是4月28日以來最低。當天新增境外輸入27例,新增死亡41例、中重癥37例。臺防疫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稱,21日新增病例數比上周一下降28.3%,維持下降的趨勢。不過,根據全球各地確診數排名,臺灣過去7天以來每百萬人口確診數約783人,排名全球第八,比日本排第十名還嚴重。圖瓦盧排在第一,韓國第六。另外從每日新增確診數來看,臺灣每百萬人新增693人確診,全球排名第十五。(張若)
環球時報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