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燕青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鋼研)是我國冶金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機構,是我國金屬新材料研發基地、冶金行業重大關鍵與共性技術的創新基地,是國家冶金分析測試技術的權威機構。2022年,恰逢中國鋼研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鋼研堅持黨的領導、賡續紅色血脈,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和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突破了一批關鍵材料技術,支撐了國家重大工程及高端裝備制造,已成為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之一。70年來,中國鋼研涌現出了一大批飽含鋼鐵報國初心的科技精英、勞動模范和技能人才,“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代代相傳。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國鋼研心懷“國之大者”,傳承紅色基因,以“五心”新模式培育工匠精神,為助力科技強國、制造強國貢獻鋼研智慧和力量。
國家使命是鋼研人的“戰斗書”“集結號”,也是鋼研人理想信念的根基。
堅持政治統領。旗幟鮮明講政治,忠貞不渝聽黨話、跟黨走,是中國鋼研70年來一以貫之的紅色基因。中國鋼研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強化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定做到“兩個維護”。
堅守家國情懷。“國家需求就是我的志愿”,這是鋼研人70年始終如一的價值追求。1952年,新中國吹響了鋼鐵強國的集結號,132名專家從前蘇聯、從歐美、從祖國各地匯聚在西單大木倉13號,中國鋼研的光榮歷程從此開啟。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鋼研始終牢記初心使命,把矢志鋼鐵報國的理想信念嵌入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強烈激發職工的愛國心、強國志、報國情,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有力保障了各項任務的順利實施。

▲中國最大尺寸高溫合金渦輪盤鍛件成功首制
堅定價值創造。中國鋼研堅持客戶至上,追求為國家、行業、企業帶來更具價值的創新,通過協同創新為客戶提供材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強化資本賦能,實現面向生態的價值創造、價值捕獲和價值傳遞。準確把握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的深刻內涵,著力構建“統一、分層、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以高水平科技供給服務國家戰略、促進行業進步、助力自身高質量發展。從戰略研究、研制應用、檢測評價、認證標準、服役循環全鏈條服務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是鋼研人的“路線圖”和“沖鋒號”,也是鋼研人精益求精的行為向導。
以發展愿景引導。圍繞“一個鋼研、一個目標、透明鋼研、智慧鋼研”的企業目標,中國鋼研系統謀劃了未來發展的藍圖,從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明確了企業使命、發展愿景、目標定位、發展原則等重大戰略問題。“十四五”期間,中國鋼研將致力于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材料創新和發展貢獻卓越力量,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生態。
以任務機制引導。中國鋼研完善運營機制,聚焦“卡脖子”攻關任務,全面壓實責任,逐級簽訂“責任書”“軍令狀”,做到掛圖作戰、后墻不倒。強化過程監督,建立攻關工程周檢查、月匯報、季推進工作機制,定期跟蹤任務進展,確保攻關任務務期必成。堅持質量、貢獻、績效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大力推進市場化競爭機制,推進全員績效考核體系建設。
以管理提升引導。通過黨支部書記講黨課、召開經營工作例會等形式,中國鋼研定期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明確目標任務,堅定發展信心。以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持續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全面推行精益管理,促進降本增效。
創新是中國鋼研的立足之本和核心競爭力,也是培育鋼研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土壤。
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中國鋼研發揮材料技術引領者作用,一方面,聚焦國家戰略性需求,明確重點突破方向,著力解決國家重大工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關鍵核心材料“卡脖子”問題,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取得重大成果,為國家相關重大工程提供堅實保障。另一方面,立足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優化升級“小核心、大協作”研發模式,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貫通研、產、用協同創新、攻堅突破。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鋼研發揮雙邊市場聯通者作用,為材料制備和材料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架構、流程及運行機制,促進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完善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24個,牽頭籌建中國產業基礎能力發展戰略研究院、陳篪特種鋼創新中心等,充分發揮平臺對原創技術策源地的建設支撐作用。穩步推進高端智庫建設,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戰略研究。積極培育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人才提供一流的創新平臺。
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中國鋼研發揮一體化服務提供者作用,依托理論研究和工程化應用深度結合的創新能力,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材料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突出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臺的優勢,牽頭組織產業技術創新聯盟8個。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堅持團結協同,打破專業邊界,構建“產學研檢用”創新生態,在開放共享中追求卓越。
加快推進數智化轉型。強化數據驅動、集成創新、合作共贏等數字化轉型理念,加速數智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搭建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平臺,成立數字化研發中心、鋼鐵綠色化智能化技術中心、氫冶金中心,著力解決材料產業基礎能力提升難題,從底層、前沿、共性技術出發,全面賦能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師恩”“傳幫帶”是中國鋼研的優良傳統,也是鋼研精神傳承的重要紐帶。
發揚尊師重教傳統。中國鋼研是國家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權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科研院所之一,招收了我國第一位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博士后。截至目前,中國鋼研共有博士生導師58人、碩士生導師116人,累計招收碩士生1 316名、博士生970名。通過青年導師制、專題座談、科技論壇等形式,有效發揮導師“傳幫帶”作用。
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中國鋼研不斷推進科技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健全完善首席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等制度。把解決“卡脖子”問題攻關任務作為科技人才隊伍選、育、用、評的重要載體,努力出成果、出機制、出人才。堅持獎掖后學、精心育人,以長遠眼光發現和培養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人才,大力鍛造科技隊伍成長梯隊,2012—2021年共獲得國家級科技人才獎勵86人次。
注重青年骨干培養。中國鋼研通過實施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設立科技基金和青年創新基金、選派青年干部掛職鍛煉、組織申報行業青年人才托舉計劃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等一系列措施,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干部隊伍年輕化,制定核心人才中長期激勵策略,推行“揭榜掛帥”“賽馬”“柔性項目組”等組織激勵模式。著力推進青科協、青管協、青技協三種平臺建設,持續深化合理化建議、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建立健全講創新、比貢獻、重質量的分類評價機制,幫助青年骨干人才脫穎而出。
淡泊名利是中國鋼研的文化特征,也是鋼研人心無旁騖的精神品質。
弘揚鋼研精神。中國鋼研堅持弘揚國企紅色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強化干部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大力開展紅色教育,結合重要紀念日,組織干部員工學習以“科技戰線的鐵人—陳篪”為代表的鋼研榜樣。把握新時代脈搏,豐富鋼研精神,讓“客戶至上、誠實守信、開放共享、追求卓越”成為新時代鋼研人的精神追求。
強化作風建設。中國鋼研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企,黨委班子成員嚴格履行“一崗雙責”,以上率下樹典范,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作風建設常抓不懈,提出牢記“五切忌、五必須”(切忌急功近利、必須保持定力,切忌投機取巧、必須艱苦奮斗,切忌樂而不憂、必須居安思危,切忌視而不見、必須追求卓越,切忌忙而不實、必須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把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企推向深入。
典型示范引路。中國鋼研積極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共產黨員工程”等創建活動,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通過多種渠道講好鋼研故事,宣傳“最美鋼研人”和“兩優一先”先進典型事跡,引導干部職工見賢思齊,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開展“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趙光普先進事跡宣講,引導干部職工學習身邊榜樣,形成“一個鋼研、一個目標”的強大凝聚力。
一是科技創新成果豐碩。鋼研人勇闖科技“無人區”,用一個個“第一”的創新成果,引領中國材料科技不斷飛躍與進步。70年來,中國鋼研先后承擔了大量金屬新材料以及鋼鐵行業重大關鍵與共性技術的研制開發任務,擁有各類科技成果5 000余項,獲得國家級獎勵296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1 115項,授權專利2 400余項,近三年來共承擔了國家各類重點攻關任務50余項,并全部保質保量完成。一批“卡脖子”工程取得里程碑式重大成果:首次攻克大飛機起落架用鋼核心技術,突破了新一代軸承鋼核心技術、燃料電池用金屬擴散層關鍵技術、抗氧化高溫合金共性關鍵技術,完成了高精度ICP質譜儀樣機制造等等。
二是人才隊伍建設成果豐碩。中國鋼研人才輩出,先后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英才以及一線專業技術能手;產生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12人,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二等獎完成人4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人,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7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75人。截至2021年底,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 937人,占總人數的40%;技能人才占比約50%,全國技術能手3人。具有高級職稱900人、研究生學歷1 400人、博士學位360人。
三是高質量黨建成果豐碩。中國鋼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榮獲諸多殊榮,其中,鋼鐵研究總院功能所黨支部、安泰功能第一黨支部分別獲評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央企業示范黨支部”,工程事業部伺服所黨支部獲評“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鋼鐵研究總院中心實驗室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高納公司趙光普同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集團共3家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
邁步新征程,中國鋼研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弘揚工匠精神,進一步增強科技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努力成為引領材料技術進步的一流科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