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根據新課標的教學提示、初中英語讀寫課的特點及學生的語言學習習慣,探究初中英語“YUE讀YUE寫”5S教學模式。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12“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Section B 2a-2c 為例,將“YUE讀YUE寫”5S教學模式應用于讀寫課教學,探究如何將讀寫有效結合,引導學生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實現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YUE讀YUE寫”;5S教學模式;初中英語
作者簡介:洪秀端,廈門市梧侶學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鼓勵將閱讀經驗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引發情感共鳴和閱讀期待;幫助學生進一步發展閱讀技能和策略,提升閱讀流暢性,擴大閱讀量,保持持續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健康的閱讀情趣。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樂于用書面語言表達意思,基本連貫地表述與表達事實、觀點和情感,形成基本的寫作能力。讀是理解的技能,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12“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Section B 2a-2c為例,將“YUE讀YUE寫”5S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英語讀寫課教學,探究如何將讀寫有效結合,引導學生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實現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YUE讀YUE寫”的含義
一為“悅”——悅讀悅寫。悅讀,即快樂地品讀文本,同時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興趣、自信等情感態度因素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進行閱讀活動,他們對閱讀文本感興趣,同時相信自己能讀懂,從而自主愉快地品讀文本,享受閱讀的過程。其次,通過閱讀活動,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提高閱讀技能,獲得情感體驗,深化興趣和自信。悅寫,即愛上寫作、樂于寫作。有悅讀作鋪墊,學生在感受語言魅力、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后,能自信地抒所感和言所思,讓快樂在筆尖靜靜地流淌。
二為“越”——跨越。跨越素材、跨越學科、跨越時空,即內容上、方法上和形式上的跨越,通過“三越”途徑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讀寫技能。閱讀的本質就是閱讀者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分析、歸納,獲得知識意義的活動過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學生只有在進行大量閱讀輸入后才能有較為規范較為豐富的寫作輸出,且只有在經歷不斷實踐的書面創作后才能以作者角度重新審視閱讀文本,愛上閱讀。
三為“躍”——讀寫能力實現飛躍。閱讀和寫作能力并不是靠大量練習和興趣就能得到提升的,如何在“越”和“悅”的基礎上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策略指導與訓練是學生讀寫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懂得建構語篇框架,梳理文章脈絡以提高語言能力,挖掘文本內涵以增強文化意識。基于對文本的解讀,探究和發現語篇的現實意義后,為學生搭建學以致用的平臺,讓學生呈現和展示最終的學習成果,實現學以致用、學用一體。
二、“YUE讀YUE寫”5S教學模式簡介
(一)Show(感知)——基于語篇的感知與理解
1.基于語篇主題創設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問興趣,激活學生已有認知。
(1)通過視頻、歌曲、圖片等多模態信息輸入,實現多種感官效果的情境營造。基于多模態語篇,通過自由談論、預測等環節引入課堂主題,激活學生關于本主題的已有認知圖式與生活經驗。
(2)通過簡筆畫、競猜等游戲方式,在玩樂中自然導入本課主題,為習得發生奠定基礎。
2.獲取與梳理信息,整體感知語篇。教師引領閱讀并劃分段落、歸納文章或段落大意、繪制文本框架思維導圖等,使學生能夠整體閱讀語篇,把握文本框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滲透閱讀策略(關注標題與插圖、段首段末等),以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內在閱讀動機,促進學生擁有悅讀體驗。
(二)Shape(建構)——深入語篇建構聚焦主題意義的知識結構
深入研讀語篇,通過融語言、思維、文化為一體的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學生針對當前的學習活動去調動、激活以往的經驗、知識,以融會貫通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組織,最終建構出自己的知識結構。如此,學生于活動中獲得豐富的內心體驗,感受語言學習的意義,以實現愿學樂學。
1.整合零散語言知識,建立意義聯結,探究文本主線(明線與暗線);
2.對比人物或事物的變化,分析變化原因與影響;
3.聚焦主題意義,闡釋寫作意圖;
4.觀察語言與文體特征,體會其為凸顯文本主題服務的價值。
(三)Shadow(模仿)——語篇內容的內化
改變對零散詞匯和語法點進行記憶與操練的做法,圍繞主題和新知識結構,使學生在有情境的語言操練、實踐和運用活動中,內化所學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助力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產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1.賦予操練活動以情境(若能結合主題創設情境鏈更佳);
2.結合小組競爭機制,為語言內化過程添加趣味性和刺激性,激發學生表達與自我超越的欲望。
(四)Share(分享)——基于內容與過程的個性化思考與分享交流
通過互動與交流等輸出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將外在知識內化于心,即將外在知識轉化為個人能理解并能表達出來的知識,進而用于解決真實情境中的新問題。
1.評判與評價語篇內容,對學習內容作出價值判斷,交流想法,促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2.深入反思和評判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對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控,可利用KWL模式,并進行分享交流,取長補短,感受互助、協作學習的快樂。
3.初步分享通過遷移運用知識解決真實情境中新問題的想法,若是小組合作,協調討論分工。
(五)Shine(創作)——超越語篇的外化表現與創造性表達
學生在新的語境中,基于新的知識結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所學知識轉化為綜合語言實踐能力,開展多元思維,創造性地解決陌生情境中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積極的社會性情感、態度與責任感,感受成功的快樂,形成自我效能感。
教師引導下,學生聚焦具有真實生活意義的挑戰性任務,或是仿寫,或是改寫,或是續寫,形成各類作品,海報、storybook、產品配文等。教師應分層布置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輸出,感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三、“YUE讀YUE寫”5S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讀寫課中的應用實踐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整體。本單元以周末活動為主題,由四篇對話以及一篇敘事文章組成。Section A 1b與2a的對話都談論的是周末的活動,在談論What,即用過去時態談論周末所做的活動,2a涉及who的分辨。Section A 2d雖然也談的是周末活動,但是開始加入談論感受,即how,并且對周末活動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Section B 1b聽力部分也是一段對話,這一部分談論感受的句子明顯增多,主要是訓練學生how這個方面。在這里,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時間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2b的這篇文章講述Lisa一家在印度的野營經歷,本來開心的旅途因為遇到蛇而變得嚇人,但是也因此學到了有關蛇的知識和以后遇到危險該如何去做。通過對整個單元不同類型語篇的學習,學生能夠在基于周末活動的系統知識建構和意義探究中,學會合理安排周末時間,選擇有意義的周末活動,利用周末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種直接的經驗獲取對于學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2.語篇研讀。What:本語篇為敘事性日記。用過去時態記錄一次家庭的周末活動,包括出行人物、地點、時間、原因以及感受。在這個周末的兩天時間里,Lisa的體驗感是不一樣的,第一天的感受是有趣,而第二天的感受則是恐怖。原因是在第二天遇到了蛇,雖然沒有受傷,但一家人嚇得不輕,Lisa也由此獲得了關于蛇的一些知識。
Why:通過記錄周末發生的事情,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有喜又有悲,這正是生活的常態。第二天遇到了蛇,主人公的做法讓學生知道了遇到危險需要臨危不亂并且及時向大人求助。在近距離接觸過蛇之后,主人公也了解到有關蛇的知識,可見生活中處處是學問,這種真實的體驗往往比書本上學來的更加深刻。雖然第二天的體驗不是非常好,但還是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認識到凡事都有兩面性。在這一過程中,時刻體現著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一開始的畢業旅行,到后來的把蛇趕跑,無不體現父母之愛。
How:該語篇是記敘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敘事的五要素,即who、what、where、when、how,有的時候會增加why。這些要素不一定在每一句話中都體現全面,但是who和what一定是每句話都必不可少的。抓住這些要素之后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理清敘事性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可以遷移運用到之后的寫作中。
(二)教學目標
語言能力:了解文本的體裁類型;掌握描寫事件過程的要素,即5W1H,并能正確使用5W1H來組織句子;能正確使用一般過去時態來描述自己的經歷。
學習能力:能通過閱讀提取、歸納,進而梳理文本信息,并分析推斷隱含信息;能透過表象探究本質,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明確正確的價值取向。
思維品質:能利用表格、思維導圖等不同學習工具提升學習效率;初步具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文化意識:能夠通過敘事過程中的細節體會出父母對孩子的愛,感悟蘊含的人生哲理和價值觀,善于從生活中學習知識,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正確使用5W1H來組織句子;
(2)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其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3)引導學生通過語篇學習感悟父母之愛,學習生活中的知識,善待動物。
2.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反思過往,提取有意義的周末活動并寫成文章;
(2)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其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并結合自身體驗,感悟蘊含的人生哲理和價值觀。
(四)教學活動和設計意圖
四、結語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初中英語教師可運用5S模式來開展讀寫教學活動,積極探究如何將讀寫有效結合,引導學生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實現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陳嵐.4A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讀寫課中的運用探究:以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2d為例[J].英語教師,2021(13):164-167.
[3]戴玉榮.“悅讀”·“閱讀”·“躍讀”:兒童閱讀的有效途徑探究[J].甘肅教育,2021(21):112-114.
[4]張旗美.例談“學導課堂”背景下的故事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1(3):21-23.
[5]李萍.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語文交際語境寫作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