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解讀,小學英語教學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語言能力,能夠與他人進行交流。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依托于學生的學習狀態,就目前來看,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多會出現興趣缺失,語言知識把握不清等問題。為此,本文就如何利用主題單元繪本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展開論述,旨在實現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主題單元;繪本;語篇;教學
作者簡介:施妤婷,張家港外國語學校。
主題單元繪本對于提升語篇教學效能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英語教育能夠引發學生對多語言的理解。不同語言內容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養成不同的思維方式。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生才可以更好地體會知識的趣味性和科學性。針對英語教學目的與方法上的問題,有效銜接上的問題,以及評價上的問題,教師應深入解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內容,充分融合主題單元繪本,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基于單元主題,有效選取融合素材
小學英語教學要重視從單元的角度出發構思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缺乏系統性,如果教師無法為他們提供有效的語言學習支架,那么他們就很容易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基于單元的主題,選取相應的內容,采用學習、使用、交際的一體化訓練方法。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從教材角度出發考慮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地發揮教學載體的作用,讓教師能夠形成貫通的思維。分析不同年級的教材所涉及的聽、說、讀、寫知識,考察是否與學生現有的程度相契合。與此同時,教師應適當地創新使用教材,讓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此,教師可以整合教學內容并與主題單元繪本有效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主題單元繪本的使用之所以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是因為繪本本身所具有的價值。繪本是由圖片和文字共同承擔故事敘述責任的一種圖書。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結合圖片,理解文字的內容。文字與圖形的結合,開啟了學生的多元智能,讓學生喜歡閱讀并能夠快速地汲取知識。繪本的閱讀優勢主要體現在畫面精美,主題深刻和語境真實等幾個方面。繪本故事一般都會傳遞出較為深刻的主旨,而故事中所描繪的場景也與學生的真實環境類似,這樣學生就能夠打下堅實的語用基礎。主題單元繪本的使用之所以可以促進英語篇教學的開展,是因為繪本可以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學生的知識,教師同樣可以借助繪本內容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在牛津上海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My future”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說一說“What do you want to be?”,這一課與學生的理想相關,因此教師要在教授基本表達形式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教師在講解知識時可以將語言練習的重點融合在一個典型情境中,讓學生圍繞情境進行具體的練習。這種方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注力,而且能夠讓他們更有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以小組表演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內容。然后,教師還要適當補充相應的主題繪本,比如Social Studies這套繪本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邏輯清晰,對于一些復雜的內容,書上會做出圖解,對于培養學生閱讀語篇的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閱讀文字量大的圖書還有一些困難,此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提供一些解釋,而且可以提出具體的問題,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尋找答案的過程。由于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有待提升,如果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補充內容難度適中的內容,就能夠增強繪本閱讀的整體效果,降低學生閱讀語篇的畏懼心理。
二、突顯學生地位,創建靈動教學方式
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關鍵。學習語言知識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基于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教師在做好主題單元繪本融合的過程中,要特別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往的實踐形式和教學模式不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才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繪本教學與教材的有機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巨大的影響。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教師要有所側重。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注重趣味性,他們有極強的好奇心,愛表現,善模仿,喜歡接受一些簡單的指令,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對于他們來說,短小的繪本能夠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可以做簡單的表演,閱讀小故事,并與他人交流,對異國文化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對這類學生可以多采用探究合作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從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英語教師要科學挑選繪本,讓學生在反復的實踐和表達中掌握相應的語言知識。對此,教師應該采用較為靈活的教學方法,并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在學習牛津上海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圍繞自然景象展開教學,這一單元主要講的是wind、water、fire。在組織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繪本閱讀,讓學生說一說風有哪些用途?學生知道風可以幫助我們發電,還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不僅能感受到知識的價值,而且可以積極地與他人進行分享和討論。此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補充相應的繪本閱讀材料。Nature's Secrets這一系列圖書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親近自然,了解自然。這種融合性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而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知識類的競技,盡可能引導學生去積累和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語篇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并且通過整體閱讀,梳理文章的脈絡。由于語篇集合了詞匯、語法、語音、口語等多方面的內容,在理解時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擔心學生學習不透徹。此時,借助主題單元繪本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教學效果,通過靈動的教學方式,有助于發揮繪本的引領作用,讓學生通過繪本閱讀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加深對語篇的理解。
三、體驗繪本閱讀,培養語篇理解能力
英語繪本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因此,在進行繪本融合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利用主題繪本促進深度閱讀。繪本本身就給學生帶來了直觀的視覺感受,文字的使用又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由此可見,利用繪本能夠強化學生對于語篇的理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發學生展開思考,提高語篇閱讀的效果。首先,在閱讀語篇時,要理清故事的因果關系,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分層閱讀。在不同的情況下,學生對情節的理解也是有差異的。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借助圖片和文字掌握文章大意,就可以建立起有效的思維框架,這對于學生來說有積極的幫助。具體的操作辦法是教師讓學生對于繪本先進行粗略的閱讀,然后嘗試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可以借助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是故事的發展順序來解讀語篇,為接下來的精讀奠定基礎。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對語篇中的文字和圖片進行關聯性閱讀。由于圖片比較直觀,當學生面對難以理解的內容時,可以基于圖片的闡釋理解文本的意思。在圖文對比時可以利用辯證比較的方法,達成知識的互補。
比如,在閱讀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繪本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問題激趣:“Your grandmas are at home,but today I will tell you a story about Jenny's grandma. She wants to go to school with Jenny. Do you want to read this story?”,利用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引導閱讀整篇文章。教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注意閱讀中的細節,這些細節有助于提高語篇閱讀的準確性。比如grandma去學校的這件事,給作者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這種變化也是閱讀語篇的線索。由于繪本的故事較為連貫,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在關注細節的時候能夠明白故事中那些隱藏的情節。最后,教師還要利用有效的辦法讓學生把握閱讀的關鍵,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補白和批注。由于內容的設定不同,有些故事會設定一些空白的情節,利用這些情節教師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當學生將這些知識填補完畢后,教師還要對此進行點評,可以從學生的想象力,句式表達準確性等角度出發,給學生中肯的評價,讓學生可以對課程內容感興趣。除此之外,利用批注的方法也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由于繪本閱讀中會包含一些具有邏輯關系的詞語,學生的隨手批注能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久而久之就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批注的時候,學生還可以將一些經典的語句積累下來,這樣學生才能夠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在今后得以運用。
四、重視開發資源,提供有效的學用平臺
開發有效的資源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所謂的有效資源,其實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可閱讀的材料和內容。基于單元主題的繪本閱讀作品的選擇也需要能夠滿足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重視開發資源的關鍵在于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與用的機會。所謂的學用既是學生自主吸納知識的過程,又是學生實踐知識的過程。在學習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方法和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資源已經成為促進教學發展的關鍵。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軟件或是平臺,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比如在學習“An outing”這一課的時候學生要read the map,然后嘗試描述山和湖的特點。具體來看,教師可以借助這一課來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野外探險。關于這一主題的繪本故事也較為豐富,教師可以設置探究性任務,讓學生描述自己的一次探險旅程。這時學生就會去思考該怎樣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如何去閱讀相應的地圖。有了任務的驅動,學生才可以嘗試進行自主探究。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適當地提供一些備選的繪本材料,學生結合這些材料能夠理清描述的具體順序,填補適當的內容,讓自己的表述變得更加精彩。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主動收集資料,并且在整合的過程中加深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從這一點來看,主題式繪本閱讀,可以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發揮最大的效用,這也是繪本閱讀的價值所在。
基于以上論述可知,在語篇教學中,通過融入多元化主題繪本,對于彌補學生薄弱知識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整合繪本資源,實現與主題繪本的有機融合,能夠發揮繪本知識的趣味性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更主動地融入語篇教學體系當中,切實發揮主題繪本閱讀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要面向學生,重視素質教育,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采用有效的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結合學生的表現進行過程化監督與評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讓學生可以在使用的過程中掌握這門語言。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主題單元繪本的優勢,提高語篇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掌握語篇的知識,并且在學與用的過程中夯實自身的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唐永文,楊姍姍.例談融合繪本的小學英語主題探究教學設計與實施[J].英語教師,2022(7):173-176.
[2]曹偉華.例談基于繪本的單元復習課教學實踐[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21(9):11-14.
[3]時劍波.統籌單元教學內容應該注意什么?[J].語文教學通訊·A刊,2022(1):4-5.
[4]蘇怡超.自創繪本,開啟學生“悅讀”之門: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教學設計[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3):37-40.
[5]張婷婷.兒童繪本里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J].魅力中國,2019(21):140-141.
[6]江薇薇.淺談運用英語繪本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2):117-118.
[7]黃菲菲.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文獻特征及熱點主題分析[J].基礎外語教育,2022(1):11-18.
[8]李春磊.整合繪本,開展語篇深度閱讀[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2(2):70-71.
[9]張靜.在繪本教學中發展探究思維,提升文化品格:基于小學英語繪本課Mixed-A Colorful Story教學案例[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3):97-100.
[10]陳倩.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初探[J].中外交流,2020(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