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一門技術含量高、實踐性強的學科。在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又要善于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發揮信息技術本身的輔助性價值,引領學生科學認知物理規律,學會實驗操作的有效方法,并結合學生自身學習水平、能力特點及知識理解情況,推動因材施教工作順利推進。在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融合于課堂教學、實驗操作、綜合實踐等多個環節。同時,在信息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凸顯學生自身主體性價值,既不過度依賴信息技術,也不限制學生創新思維,依托信息技術的應用,服務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物理;教學;有效性
一、引言
物理作為一門在實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性學科。在日常生活及科研、工作、生產、實踐等多個領域都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價值。高職物理課程教學不僅要面向學生當前的課堂知識獲得而學習,還要樹立良好的服務提升意識。面向學生未來成長及工作適應,引領學生合作互動,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自身學習進取意識,學練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在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有效創新,提升學生知識探究能力,成為教師教學突破的一項核心工作。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物理教學的優勢分析
當前,高等教育已全面邁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了高職物理教學越來越智能化、多元化、直觀化。在高職物理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充分認知,并在課堂教學、物理實驗探究、創新性學習過程中恰當應用。
(一)為學生延伸豐富教學資源
高職階段是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物理學科知識體系豐富,可延展性強,單純立足課堂,引領學生學習思考,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推進的同時,教師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延伸豐富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延伸和融通。同時,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還可以引領學生之間合作對話、溝通交流,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對學生時間、空間、位置等局限性因素對學生能力發展的限制,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之下豐富學習、廣泛涉獵、合作互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引領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對話溝通,推動學生對知識鮮活理解。豐富教學資源的引用引入,既可以服務學生課堂學習實踐,還可以學生今后的工作時間、頂崗實習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操作、邊鞏固,推動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二)可以有效擴展教學環境
進入高職階段,課程學習的節奏明顯加快。在課堂上,教師只能提綱挈領地為學生解讀一些重點知識,一些細節內容則需要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遇到一些疑問,或者發現一些創新性問題,迫切需要與外界溝通和交流。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與學生不僅能夠在校園環境下有效對話,還能夠在多個場合展開溝通互動和有效交流。例如,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被阻隔在門外,但是停課不停學。依托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錄制相應的網課,為學生進行重點內容的剖析解讀,引導學生完成相應學習任務,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這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也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循序提升的重要切入點。在網絡授課模式下,教師既可以為學生出示一些課件、案例,還可以引領學生觀摩一些經典實驗,為學生獨立操作奠定良好基礎。此外,還有一些前沿物理知識、優質講座視頻都可以為學生有效分享,在拓展教育環境的同時。讓學生從單純的圍繞書本而學習向廣泛涉獵有效邁進,提升學生學習進取意識,引領學生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快節奏學習方式。
(三)多元評價,推動學生積極進步
進入高職階段,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已經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學生也希望獲得來自外界的肯定和鼓勵,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在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拓展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對學生實施快捷有效的針對性評價。例如借助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有效掌握,包括了課前預習所用時間,預習問題的回答情況。學生提出的教學反饋,教師都可以通過平臺有效獲取。這樣,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可以有效拉近,教師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效了解。教學評價及時而全面,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依托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更好地對學生落實過程性評價,將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積累情況生成匯總數據,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指引他們進一步突破提升。結合學生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還可以在線生成練習題,鼓勵學生更好地訓練突破。這種及時反饋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創新性評價模式,更好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學生的學習得到了積極的反饋,他們的進取意識也能進一步提升。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恰當調整教學節奏,組合多元教學內容。這樣能夠讓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也能明顯增強。
三、信息技術融入高職物理教學的基本原則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物理教學具有多元優勢。但同時在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凸顯物理課程本身的學習特色。讓學生在知識了解的同時有效實踐,積極創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助學價值,推動學生有效學習全面進步。在高職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輔助性原則
信息技術縱然具有直觀生動的優勢,可為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解析,也可以展示視頻,瀏覽文本,進行測試練習,可以說功能非常全面。但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價值,讓學生在理論認知的同時積極實踐,有效驗證。打破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生硬記憶,讓學生教學做合一提煉整合,有效運用。將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允許學生試錯,鼓勵學生操作。再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實驗過程鮮活呈現,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意識。學生對一些物理學科知識理論的理解也能更加鮮活。在做的同時,還要讓學生親自動手來說一說這是運用了哪些原理,采用了哪些方法來進行有效的實驗分析。讓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具有飽滿的熱情。通過視覺的接收、語言的表達、動手的操作、學習過程的回顧和分析,讓學生對物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透徹理解。
(二)科學性原則
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有效的分析,積極的應用,讓學生更好地習得知識,掌握方法,體現物理學科自身特色,并為學生摸索創新提供有效機會。依托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要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靈活性,讓學生將對物理的直觀感知與具體的實踐過程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學課件的展示并不能代替學生真正的學習過程。物理知識的學習必須要學思結合,通過科學分析、實踐應用,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流程意識。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數據的采集和處理,在實踐操作中升華學生的科學認知。既不要過度依賴信息技術,也不要試圖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代替學生的個人學習過程。要將學生的注意力放在物理探究上,讓教學過程真實展開,發揮信息技術自身助學價值,通過科學實驗進行充分的驗證、論斷與探究。
(三)效益性原則
將信息技術引入高職物理課堂,可以有效降低教學展示的難度。尤其是一些復雜實驗在人力、物力、時間等方面的投入都可以大大降低。但是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效果的評價必須落實到學生主體身上,要讓學生發出真實的聲音來判斷他們對內容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為學生推送相應的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和學習。教師的教要更好地為學生的學而服務,讓學生輕松接受知識,積極主動進步,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如果單純從教師層面科學設計,推動學生按部就班來學習,為學生展示各個部分的內容,那樣學生只能潦草的學,對各部分知識囫圇吞棗,各個教學環節的銜接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探究,豐富創造,提高課堂教學整體效益。
四、信息技術提高高職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信息技術的強大融合性決定了它可以融合于高職物理教學的多個方面。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恰當模式,構建生動課堂氛圍,推動學生學習進步。
(一)運用信息技術打造物理生動課堂
物理學科知識體系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很多內容單純通過文字的方式來呈現,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比較高,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生動課堂教學氛圍,推動學生積極學習,豐富探究。例如,在光的現象及其應用這部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學視頻對光的折射、反射一些基礎理論有效講解。同時,在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案例向學生展示光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更好地直觀認知、全面理解。尤其是光的全反射與光導纖維這部分內容,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接觸比較少。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對海市蜃樓的形成全面了解。再通過直觀具體的展示,讓學生充分認知光纖的組成及其為何在信息傳遞的速度、穩定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全面了解。通過生動課堂氛圍的營造,更好地喚醒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學習探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此為基礎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延伸信息的搜索,了解一下光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并讓學生尋找案例整合成為一篇小型科技論文,也可以做成PPT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依托信息技術,將課堂互動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又能夠推動學生綜合探究,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二)依托信息技術進行物理實驗演示
物理是在實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高職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勢必要學習和了解大量物理實驗相關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依托信息技術的應用,將靜態化的文字通過動態化的實驗,通過過程觀摩、實驗原理解讀、電子實驗演示等方式讓學生生動理解。還可以結合實驗觀看過程,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進行有效的創新性探究,這樣都能夠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力的作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實驗過程讓學生學會運用逐差法進行數據計算,了解物體形變的規律。通過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物體在外力作用下所發生的一些變化,不同力作用下物體的形變特點。尤其是失重狀態,現實條件下難以達到,通過電子實驗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力的作用,增強實驗意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借助虛擬仿真系統進行有效的實驗操作,更好地幫助學生熟悉實驗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通過電子實驗規范學生流程意識,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中各個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理解物理實驗的原理。尤其是一些高溫、強電、強磁環境下的實驗,直接開展的難度非常高,通過虛擬仿真系統都可以讓學生細致學習,有效觀看,這樣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對于學生以后進入科研單位或企業進行綜合性研究也具有重要助力作用。
(三)依托信息技術指引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除了教師引導下的課堂學習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借助信息技術就可以更好地創新教學環境,推動學生學習提升。首先,教師可以將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所需要的內容提前上傳到平臺,讓學生打開網站隨時瀏覽和學習,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勾畫重難點知識,圍繞核心概念,落實學習互動。依托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優化創新,進一步完善學生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自感互感這部分知識是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先為上傳微課,讓學生對理論部分有效學習,為課堂討論奠定基礎。在課堂學習告一段落后可以再以日光燈鎮流器的作用和原理為主題上傳實踐作業。對照教師的講解,就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原理之后嘗試自主設計實驗,還可以讓學生尋找家中廢置的鎮流器,嘗試進行有效的修復。這樣課前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助力,課后實踐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習的樂趣,積極動手學習提升,讓學生真正學習物理,運用物理,輕松快樂進步。
五、高職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在高職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對于引導學生學習探究,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主體性價值的發揮。以信息技術助力學生更好地學習探究,融合于動手實踐、自主操作的過程,引領學生知識應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有效講解,但是視頻的觀看、文本的瀏覽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要讓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投入,養成良好探究習慣,既不要對視頻內容盲聽偏信,更不能不論證就摘抄他人的實驗成果。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之上,動手操作、論證分析。在物理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必須始終踐行“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教學原則,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更要推動學生自身學習提升。
六、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性手段,將其運用于高職物理教學,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升教師職業素養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必須全面看待信息技術的助學價值,并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應用,以此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進步。
作者單位:王巖燕? ?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
參? 考? 文? 獻
[1] 陳茂洲.信息技術在高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 中國新通信, 2021, 23(23):2.
[2] 楊春玲. 信息技術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 2020, 21(8):2.
[3] 楊丹. 問題導向學習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思考[J].科技風, 2020(21):1.
[4] 梁冬萌. 關于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與思考[J].求知導刊, 2020(11):2.
[5] 趙秋.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下高職物理教學策略的研究[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 2020(0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