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物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時期學習科目中知識抽象且邏輯性強的科目,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又由于初中學生的學習科目較多、學業負擔較重,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通過借助互聯網進行教學,無論是利用互聯網搜集到更多的教學資源,還是利用互聯網改善教學模式,或是利用互聯網優化教學環節,都有助于幫助學生拓展更多的生物知識內容,讓學生可以獲取學習生物的更多資源,從而有利于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生物;改革策略
一、引言
現如今,互聯網已經逐步應用到我們的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因此教師有必要適時的結合互聯網進行教學,有助于更新學生的教學資源。其實,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在課堂中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課本教材的講解,即教師力圖詳細地為學生講解自己所知道的內容,期望學生在生物學習方面的學習效果得以提升,但是恰恰是因為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課堂教學效果并沒有預期的那樣好,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生物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無法達到老師預期的效果。基于此,教師應該不斷地改善教學模式,結合當下的互聯網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不斷地更新優化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進而有助于學生逐漸在生物學習方面取得進步。而通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互聯網因素,恰恰能夠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資源不斷得到補充,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提升。
二、互聯網運用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專注于課堂教材內容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自身對知識的理解,不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重點。而通過結合互聯網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迅速地找到課堂教學內容的核心部分,并且便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在生物方面逐漸取得進步。例如,在講解細胞增殖的過程中,通過利用互聯網,引導學生如何尋找教學內容重點,然后讓學生在進行相應的討論,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專注度,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消化和吸收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借助互聯網視頻為學生進行相關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到消化系統可以分為兩大類,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了解到這兩大類各自又有什么結構,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然后教師在結合教材與實際情況為學生講解內容,讓學生加深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即教師可以通過根據自身的身體構造或是根據圖像上的人體骨架為學生指出相應的胃、肝臟等器官都在哪個位置,這些器官又有什么作用,在我們的身體中擔任著一個什么角色。教師通過結合互聯網再加上自己結合實際情況的講解,有助于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專注度,進而使得學生在生物學習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提高。
(二)使得教學資源更加的海量化
基于互聯網環境下,豐富多樣的資源被聚集,因此,教師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教師不但可以利用資源為學生的生物理論知識提供一些視頻或是借助輔助工具讓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外知識擴展。同時,通過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都可以了解到當前最新的生物知識應用與生物知識理解,再也不用因教材的落后、無法及時更新趕不上當今時代的學習潮流。
例如,在講解細胞器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搜集到的教學視頻為學生先進性相關內容的講解,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重把握,然后結合網上搜集到的各種細胞器的圖片與視頻,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細胞器構造的了解與特點,不僅便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記憶,也使得學生了解到了不同于書本教材關于細胞器的內容。又如,教師在講解合理膳食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視頻為學生搜集一些健康飲食的好處與不健康飲食的害處,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知道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在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合理膳食的注意事項,既可以完美的闡述合理膳食的內容要點,又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改善飲食習慣,進而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教師通過這樣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接觸到更多精彩的教學資源,使得學生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對學習生物也逐漸增加了樂趣與積極性。
(三)豐富了生物教學資源,使得教學資源更加的多樣化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各種視聽材料[2]、視頻圖像、音頻等來為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網上資源為學生進行線上授課,采用網上資源為學生展示一些生物現象。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食物鏈與食物網的時候,食物鏈就是描述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即吃和被吃的關系。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可以包括野兔與青草、大魚與小魚、病毒與細菌等,教師都可以借助這些視頻來讓學生了解食物鏈。而針對食物網,教師可以先結合課本教材大致的講述食物網就是針對整個生態系統而言,由眾多的食物鏈交錯形成,共同形成了食物網。然后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中的食物網視頻,從最低級的開始則是野草到野兔,從野兔到狐貍,從狐貍到狼等,形成了食物網。通過教師的講解與互聯網教材中的視頻,有利于教師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得以提升。
(四)讓初中生物教學課堂更加活躍[3]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是初中生物老師一個人在講解知識內容,老師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課堂講解教學內容,而忽略了學生接受這些知識的能力與對這些知識的理解程度。基于此,教師通過在教學課堂中結合自己搜集的互聯網資源進行多樣的展示,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專注力,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了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講解生物進化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生物進化整個過程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視頻了解到生物都是如何進化的,從而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生物進化的理解,進而逐步體會生物進化的原因與意義。
三、將互聯網融入初中生物課堂的措施
(一)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教學情境[1]
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科素養,還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細胞器等內容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說:同學們,我們每個人身上是不是都有許多身體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等。那么老師現在想問一下同學們,對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有沒有器官呢?植物有沒有自己的器官呢?現在老師先為大家來演示一組圖片,通過看上述幾幅圖片,同學們可以知道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其實它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器官,也就是細胞器。所以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剩下細胞器以及細胞器的作用在于哪里。講解完后,老師說:同學們,現在基于老師所講的教學內容,老師要求你們各自根據意愿進行組隊,通過在小組內部討論,匯總一下我們今天所學內容是什么?當學生們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詢問:哪位同學愿意站起來回答問題?這時有同學站起來回答:我們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講了細胞器以及細胞器的作用特點。例如,葉綠體是植物特有的,是制造養料的車間和用于能量轉換的地方。線粒體的作用主要用于有氧呼吸。
(二)利用互聯網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生物知識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生物知識。生物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結合實際情況,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時,教師力圖與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場景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逐漸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例如,大家在進行體檢的時候會檢查色盲這一項,就是給你一些圖片,讓你從中看圖片上顯示的是什么內容。那么色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都學過基因的相關知識,那么同學們能不能想一下,色盲是因為缺少什么基因而形成的?
(三)利用互聯網凸顯教學重點[2]
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進而有利于凸顯生物教學重點,讓學生更加有目的的把握生物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針對植物生殖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問同學們:同學們,你們知道植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嗎?你們知道植物生殖過程時什么樣的嗎?你們知道是如何發生的嗎?其實,植物的生殖過程可以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有性生殖過程有開花、傳粉、受精、結實以及新一代植株,無性生殖過程其實就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過程,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那么現在我們先根據有性生殖過程,通過觀看視頻來了解植物生殖過程的內容,進而有利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重點逐漸學會梳理與把握。又如,教師在講解人的生活需要營養內容時,由于營養物質可以分為六大類,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類,具體有糖類、脂肪與蛋白質,而各個類對人體又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引導學生學會找出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對這些內容有所了解,通過講解的著重點不同讓學生逐漸發現重點內容,然后教師在自己結合教材與學生已經學習的基礎以及視頻進行講解,讓學生對這些內容更加明白清晰,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生物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利用互聯網加深學生對生物實驗教學內容的熟知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植于人們的腦海中,以至于學生對生物實驗教學內容的把握程度較淺,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提升。基于此,教師通過借助互聯網,可以使得一些不易操作或是較難的實驗操作步驟及結果讓學生得以把握,進而學生在生物學習方面逐漸取得進步。例如植物的生長過程、一些樣本溶液的顏色或狀態變化過程等內容是我們無法長時間或是及時觀察到的。教師可以選取對應的視頻及利用PPT制作一些動畫效果的方式以及教師講解的方式呈現知識,使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借助互聯網為學生創建合適的實驗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例如,對于一些蛋白質、脂肪、糖類的檢測,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來得出結果。又如,觀察一些生物組織中的細胞核、葉綠體是什么樣子,或是檢查樣本溶液的酸堿度,觀察樣本溶液的顏色變化。
(五)借助互聯網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效地學習生物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讓學生逐漸學會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的快速成長,還能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逐漸培養獨立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發展。那么既然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解決問題是什么呢?解決一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教學上的一個技能,而提出問題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重視程度,營造出一種積極學習探討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警察破案的時候,會很注重現場勘察,期望從現場中的一些腳印、指紋或是血液等查到一些嫌疑人的線索,但是老師想問一下大家,這是根據什么原理呢?血液樣本是不是可以提供這個人的DNA信息呢?如果是的話那么為什么可以提供呢?DNA的全名又叫做什么呢?通過提出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引發學生去主動思考,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又如,在學習細菌相關知識的時候,通過為學生播放舒膚佳廣告的視頻來導入該內容問學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細菌無處不在,那么有誰知道細菌都有哪些形態結構呢?細菌又是長什么樣子的呢?細菌又是怎么繁殖的?其實,大多數細菌都同動物一樣,并且細菌可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細菌非常微小,所以我們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必須借助放大鏡或是其他設備來觀測到細菌的存在。
(六)將互聯網與小組合作相結合,有效的融入生物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老師注重專注地為學生講解課本內容,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也不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而通過將互聯網教學與小組討論進行有效結合,有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細胞器時,學生不僅需要知道這些細胞器有哪些,還需要知道細胞器的特點、細胞器的構造等,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通過借助互聯網可以為學生進行相關細胞器的了解,讓學生通過視頻可以知道細胞器有哪些,細胞器位于哪個位置,細胞器的具體樣子是什么。然后在看完視頻后,教師說:同學們,現在你們根據各自的意愿進行分組合作,每個小組通過討論然后主動嘗試去對這些細胞器進行畫圖,通過畫一些生物組織的細胞核、葉綠體、溶酶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等,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這些構造,還有利于了解它們各自的功能,使得抽象復雜的知識更加形象直觀。又如,在學習食物鏈、食物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借助互聯網可以讓學生知道具體食物網與食物鏈是如何形成的,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而讓學生自己學會思考食物鏈與食物網的相關內容,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畫食物鏈與食物網,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問題分析的效率,還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能力得以不斷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研究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借助互聯網凸顯生物學習重點,抑或是結合小組討論模式融入課堂、加深學生對生物內容的熟知以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等措施,都有吸引學生的學習專注力,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教學資源,從而幫助學生在生物學習方面逐步取得進步[3]。
作者單位:李婉燕? ? 聊城市茌平區樂平鋪鎮郝集中學
參? 考? 文? 獻
[1]任振榮.“互聯網+”模式下生物實驗教學策略[J].教育藝術,2021(11):18.
[2]劉芳.淺談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模式及創新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24):103.
[3]蘇永峰.淺談“互聯網+”下生物教學改革策略[J].新課程(中),2019(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