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技術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地整合是提升現代化教育的關鍵,對于英語教學中出現技術環境下的難點,在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沒有完全認識到的深度融合的探索下,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實踐技術的主觀能動性,是新時代的要求。如何開展有效的教學方式整合信息化,及時地將英語教學效果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中。通過探索信息化教學作用的研究,如何以學生為中心,將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與信息素養結合后,提升教師教技素養。
關鍵詞:中學教師;英語信息化教學;教技素養
在信息化時代下,科學合理地整合網絡教學環境,在教師先進的思想、理性的分析下,引導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大學英語教學的管理模式、評估可自主的探求知識的意識與能力,使學生提高與參與意識,從多媒體教學過渡下,定期參校教育培訓、活動,為自己定義專業化發展方向。用新技術把課堂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信息化教學,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枯糙、無聊。組織英語教師充實自我,不斷教研,利用微課、智慧課堂及互聯網教學等教學方式,掌握較為詳細的經典案例,對網絡實踐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以現代信息化資源,融入學科素養,整合自己的理論知識,意識到教師素養對學生學會分析的重要性,以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師素養,豐富自己的英語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智慧”的素養教育,找到用新技術突破英語教學效果的方法,利用網絡可隱匿性的優點,總結大量破碎的信息,運用在課上傳遞正確的信息,并保證英語教學效果的同時激發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規范,引領信息化技術,重新定義英語教學。
一、英語教學結合信息技術新模式下的必然性
(一)有效的整合課堂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因信息化引領的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下的信息技術,以促進教育教學的應用能力。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下,現階段運用條理清晰的教學課件,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去搜索、傳遞和信息的有機結合,培養出一大批具有科學素養的優秀人才,歸納與數據的能力是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1]。我國的教育形式將其作為當下網絡教育有機結合的關鍵,教學過程更加具有操作性,將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作出針對性的整合,將聽、寫、看的教育發展,真正轉型至全方位、立體化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下。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各種反饋,存在著閱讀、信息量大的問題,為了學生能隨時得到教師指導,其方式可以通過網絡鞏固課堂上,真正地充分利用語音知識,使全班同學做到教學方式的有效整合。優化課堂教學的作用,可以打開網絡相關信息,以跨越式發展方向,將學生所學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立即收益[2]。使用信息技術等優點嚴謹組織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方式,實現師生面對面交流的課堂教學。
(二)激活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
英語教師應能充分利用適當的編寫工具,運用信息技術,探討教學理論和方法,現代教育技術需要通過網絡提升素質教育,有助于英語教學新模式的展開。學生面對浩瀚的網絡學習應結合課堂教學情況,設定“立德樹人”,充分指導和監督學生[3]。學習的教育技術來自英語教師掌握的知識點,發展高中的教育理念,應設定符合英語教學的新模式。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要上升到優秀的思維能力,英語教學方案的技巧技能需符合當前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尊重教育教學的規律,改變以往的教學目標,將學習方向和目標設立在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中[4]。學生的發展階段缺乏必要的自制力,逐漸迷失對學習的意識,且具有一定難度。在英語學習中英語教師承擔著教育的核心素養,通過學生汲取到的教學理念,應將教輔材料的水平注重發展學生能力,編撰課后練習應在適當的學習方法下,促進師生之間共同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三)創新課堂實踐活動
英語教材是開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的關鍵,運用信息技術,可豐富初中英語資源、教學內容,網絡上自主收集相關英語信息資源,可將被動的教學方式拓展呈先進的活動資源,相應的拓展延伸可以減少教師一味地依賴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產生被動的學習思想、行為[5]。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環境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責任,同時對于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也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呈現出最為新課程英語課堂,以照本宣科的途徑收集教學內容,更多地引導學生各項能力素養的發展[6]。以有效的創建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新穎的教學思想創新課堂實踐活動。在改革教學內容的新征程下,發現學生學習較為被動、興趣較低,教學實踐活動的新載體應注重發揮信息技術下的教學價值。將信息技術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改革教材課文的理念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學生所接觸的知識更加具有技能的主觀能動性和全面性[7]。改變教學方式就是將英語學科層面更具有提升的價值,從而更加有充分的理由實施教學策略。
二、信息化視角下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
(一)收集開放性、探究性的教學內容,發展學生思維
學生按照利用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練習查閱的能力。搜集英語資料為學生展現更具有價值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象,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8]。受限于課堂形式,把獲得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創作,因此 一些探究性、開放性的英語課題教學內容,是提升學生口語應用能力的關鍵。在英語小組活動中信息技術展現出自我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感性的英語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養成表達口語的能力和習慣。將英語學習能力快捷性成為發展學生思維的關鍵,在過程中充分掌握英語中的話語權,班級規模之間的組間同質性,可實現學生不斷提高交際能力,以組內異質的原則感性地表達自己,成為英語課堂上的發言者,其中教師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且有效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9]。
(二)結合APP,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鼓勵學生注重英語理論教學,通過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結合信息技術的英語語境,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將學習后的英語知識過渡到學生的溝通、交流中。為學生創設優秀的實踐時間,應針對性地尋找交互性的記憶與理解,最終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現實生活中,教師在人機交互功能下,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教育水平。處于信息技術時代的英語語言軟件,應將教學問題做進一步解決,通過給予學生充足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促進英語知識水平上的溝通,完全滿足學生足夠適用于所學到的知識。教師的溝通方式沒有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通過手機上關于英語學習的APP,進一步完全運用在語言能力和交流上[10]。
(三)利用微課提升學習能力
學生之間個性化差異的學習能力,需充分結合自身真實的學習能力。在每個教學進度上,運用微視頻將教學進度與學習能力更具實踐性。微課可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差異性的,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都應將微課的優缺點提前講明,充分尊重學生的存在。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微視頻結合教材內容,實施快進、后退、暫停的提升教學指標。期間可以錄制的方式,將豐富的網絡資源來改善英語知識體系。構建完整的學習進度,豐富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讓每一個學生在班級微信群中進行總結與歸納,加強鞏固與復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保證學習能力都能夠跟上課堂進度[11]。
(四)融合信息技術來激發記憶水平
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不斷融合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學習,為學生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將英語閱讀材料借助視頻、圖片、音樂等形式,直觀呈現出來。通過引入信息化播放手段展示多媒體課件,改變照本宣科的教學效果,以在英語教學中,徹底的提升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能力的內涵。英語學科學生對相關英語背景知識的認知,可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激發出來。課堂的文化意識需利用信息技術,透徹改變信息技術與英語知識的有效融合,拓展信息技術具備的文化意識,重視英語短語的鑒賞能力,對培養學生記憶水平更具有深刻的發揮價值,從而激發信息技術帶來的不利影響,奠定學生學習的穩固基礎。
三、信息技術對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作用
(一)加強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
信息技術屬于必修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發展的產物中高中課程體系需在教學內容中師引起高度重視。在國家各項教師在教育事業上,應不斷地提升學科的內容內涵。信息技術的環境之下,大力重視教育領域更是重中之重,認識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是提升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教學實踐大力活動中,不斷學習可使英語資源更具時代價值,需要信息技術充分廣泛應用并被體現在教學中。
隨著知識的掌握水平,科技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師有著積極作用,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時,應在最大程度上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在保證自身能力的同時,加強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將學習內容更符合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自身專業素養的關鍵在于做好本職教學工作。使課堂教學質量更符合學生學習水平[11]。在此基礎上,保證信息技術與學習內容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
(二)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學習態度
物質文明的豐富充分激發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在新課程改革中使信息技術廣泛普及在教育理念中,信息技術充分將教師接觸到的資源推動了教育界的進步與開展[12]。突破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讓自身的教學思想成了熱點話題。教育的開展與空間的局限性,導致課堂主體地位更被動,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接觸到先進理念時,應在教育界引起新進的學習理念,充分發揮教學策略的重要性[13]。在如火如荼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下,確保實施效果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育教學趨勢充滿可行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熱情和學習態度,使學生的知識更貼合當代發展背景。
(三)增強學生學習主觀意愿
信息技術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水平,呈現出學生理想的課堂教學質量。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授業解惑,還應全面地為學生服務,通過恰當的引導,將學生的身心特點更具有教育理論素養[14]。有機融合的加固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并基于教育理念,將知識點發展到重點內容上,并通過深刻認識與理解,強化學生的上課狀態。借鑒名師授課經驗,使得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習慣形成良性循環,培養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教育效果更符合學生的主觀意愿,有助于提升自身思想素養。
(四)增強教育教學質量
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授課方式,可大大節約課堂容量上的匱乏,拓寬學生的教育資源,可緩解學生課堂時間的匱乏,教學奮斗的目標不僅是完成就行,應在信息技術下,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發展自身教育思想的同時,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培養廣大教師的研究能力。當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目標用于信息化課堂內容上,實現學生的良好學習狀態,提升信息技術對豐富教師的教學視野,形成更具有研究的價值,并作用在提高教學效率上,實現教學效果與信息技術一舉兩得,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15]。
四、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中利用信息技術的教育理念,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學策略時代,拓寬學生視野。先進的教育理念滿足了學生自身研究能力的提升。高效率地在先進教育理念中獲取信息技術,拓寬教學范疇的思想,充分將學生的求知欲達到了理想范圍內,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構建一個將信息技術突破的課堂內容,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將學生的知識、技能通過課內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以點撥性的信息技術,多個角度的融入教育理念,使信息技術的價值可把握好是否符合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學生以充足的學習動力充分發揮出自身才能,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具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主動性能,在優質的教育資源下將多媒體技術更符合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價值和教學價值,教師應充分將教育素養深入貫徹到課堂上。實現在全面的教育資源下,促進學生進步的教育能力,對推動整體教育教學趨勢更具備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羅淑生?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關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梁曉卉.分析造成船閘常見電氣故障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建材與裝飾,2021,17(21):236-237.
[2]馬秀華,馬秀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和提升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9,19(6):42-44.
[3]張敏.教育信息化2.0時代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之我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20):25.
[4]王寵弟.讓英語因“信息化”而多彩——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國新通信,2021,23(12):189-190.
[5]鄭敏.提升初中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25):37-39.
[6]吳云芳.初中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與教師專業化發展實踐探索[J].文存閱刊,2018(20):121.
[7]趙森.關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46-47,56.
[8]王利.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融合[J].互動軟件,2021(4):2624.
[9]辛朝芳.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學的評價策略與研究[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電子刊),2021(4):385.
[10]鄭艷.信息化視角下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力[J].新課程·下旬,,2019(8):103.
[11]呂維里.淺析“互聯網+”背景下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1(40):119-120.
[12]劉愛紅.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信息化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互動軟件,2021(9):605.
[13]王永紅.淺談多媒體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J].文淵(中學版),2020(12):99.
[14]陳亞琴.先進技術手段引導下的課堂教學——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策略[J].善天下,2020(14):123.
[15]和倩.論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應用[J].探索科學,2021(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