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云伊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低段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重要性的認知,并且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低段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互聯網+”相關的教育教學技術不僅能使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活潑,還能夠充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發言。因此,加強對“互聯網+”多媒體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就能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一)幫助學生加強對數學邏輯與概念的理解
在對低年齡段的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加強對數學邏輯與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掌握。語言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用來溝通交流的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承載了各種知識信息的載體,而數學語言就承載了豐富的數學知識與數學內容。在低年齡段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如果能夠讓學生積極運用數學語言進行知識的分析與討論,就能夠幫助學生不斷地加強對語言當中承載的知識內容的了解,進而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1]。
(二)推動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
對于一個人而言,語言表達能力不僅代表著這個人與他人進行信息交互的能力,還代表著這個人的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在小學低年齡段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的發展階段,因此更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育。此外,在數學學科當中,數學語言的表達本身就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性與抽象性,而這對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的成長也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三)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在小學低年齡段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解決學習中以及生活當中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根據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進行嚴密的分析、推理與論證,而如果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夠在對問題題目分析的過程當中更好的找出問題相關的信息條件,并且借助自身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答與表述,從而使數學問題順利地解決。
(四)強化對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小學低年齡段的數學教學當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形成還有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學科強邏輯性的語言或許會有一些灰色難懂,但在這些語言當中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當中逐漸領會到數學這一學科的獨特美感,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另外,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還能夠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邏輯分析能力、求知探索精神以及嚴謹認真的個性,進而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小學低段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語言表達現狀
(一)教師總喜歡點個別優秀學生進行發言
在小學低年齡段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上課點名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或表達自身想法的時候,總是喜歡點一些平時上課表現積極,而且數學學習較好的學生,這是因為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為了獲得來自學生的正向反饋,自然會不自覺的選擇那些平時反饋積極的學生,但這種做法卻導致了一部分因各種原因不喜歡發言的學生難以被教師點名,進而使這些學生難以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而更加不想發言,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二)大部分學生不敢發言或發言聲音小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低年齡段的學生在回答教師的問題或表達自身對數學知識的觀點時,往往會存在不敢發言或發言聲音小得情況,這是因為小學低段學生往往是剛剛離開舒適的幼兒園環境,來到了紀律要求更加嚴格的小學課堂上,同時因為離開了朝夕相處的幼兒園老師使低年齡段的學生們往往會在學習過程當中有一種恐懼感,尤其是那些平時性格內向的低段學生更是如此。另外,一部分學生還容易在發言過程當中瞻前顧后,害怕自己說錯引來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笑話,從而使許多的學生不敢進行發言[2]。
(三)低段數學課堂以教師發言為主
在我國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存在著以教師發言為主,學生只是在下面聽教師講課,使數學課程的教學因缺乏學生的參與與互動而變得死氣沉沉。除了來自學生心理方面的恐懼與不自信等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控。由于小學低年齡段的數學學習是幫助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當中打好基礎的過程,因此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要求非常嚴格,從而導致部分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在課上進行持續的講解。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更是忽視了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
(四)發言的學生未能完善組織語言
在小學階段的低年齡段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還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那就是許多學生難以對自身的語言進行完善的組織。在這個過程當中,有的學生會抓不住語言表達的重點,難以完整表達自身的想法;有的學生則是在表達過程當中想到的太多且沒有加以過濾,導致發言過程啰里啰唆;還有一些學生雖然想表達自身的想法,卻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法進行表達,從而產生了詞不達意的狀態,而這些則正是因為學生平時對語言表達能力的運用與鍛煉沒有足夠的重視,再加上對數學教學內容未能完全理解,進而產生了這種語言組織不完善的狀況。
三、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意愿不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課堂發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教師獲取來自學生的反饋,了解當前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狀態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低年齡段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有許多學生都不愿意進行語言表達,除了上文提到的恐懼與不自信等原因之外,還有諸如上課不專心、思考分析時間太短、自己會的被其他同學說了等情況,進而導致許多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意愿都不高。
(二)教師擔心學生的表達影響教學進度
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形成與數學基礎建立的關鍵時期,由于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尚處于成長階段,很容易出現語言組織不完整的情況。對于教師而言,為了使學生形成牢靠的數學基礎,短短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可謂是分秒必爭,如果被學生詞不達意的語言表達浪費了時間,就很容易導致教學進度的延誤,進而導致許多的教師都在教學過程當中采取“一言堂”的形式,忽視了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3]。
(三)教師缺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鼓勵
在小學低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過程當中,有許多學生不愿意表達的原因都是來源于不自信,而來自教師的鼓勵則是幫助學生消除這種不自信心理,進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關鍵。但是,許多的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鼓勵對象都是那些答對問題的學生,而這則是因為教師過度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忽視了學生在發言過程當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成長,進而導致學生難以在語言表達方面受到教師的鼓勵。
(四)教師未能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表達的示范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不自覺的模仿對象,而這對于學生的思維、情感以及表達能力的成長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數學這一學科的特殊性,因此許多教師都會在教學過程當中使用高度邏輯性的語言進行教學,而這就導致學生難以從教師處獲取良好的語言表達示范,進而影響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成長。
四、“互聯網+”背景對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作用
(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小學低段數學的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與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低段學生而言,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可以將原本干枯的數學文字與符號采用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展現,甚至還能夠將一些學生喜愛的動漫人物形象與卡通圖形加入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逐漸消除對數學學習的害怕與抵觸,
(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互聯網+”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支持的小學低段數學教學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數學規律與邏輯的呈現往往是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述進行的,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在“互聯網+”的支持下,這些數學關系與定理就能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現,從而牢牢吸引低段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降低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
在小學低段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互聯網+”的應用還能夠有效地降低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在小學低段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一些復雜的數據計算或問題分析往往會成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障礙,但借助“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生動的演示數據計算的整個過程或問題分析的具體方法,甚至將這些過程和方法與學生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事物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憑借自身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進行計算與分析,進而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4]。
(四)拓寬數學教學的知識含量
“互聯網+”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有一項主要的功能,那就是拓寬數學教學的知識含量。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智能根據自身的知識儲備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但借助互聯網技術,教師就可以直接搜索篩選來自互聯網的海量教育教學資源,這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加強注意力,更能使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得到全面拓展,進而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在“互聯網+”背景下培養小學低段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借助良好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實現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來消除學生的恐懼與不自信等種種心理問題,使學生勇敢的進行發言。對于學生而言,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害怕與抵觸,更能夠使學生放下心理方面的負擔,在課堂教學當中展現出自身更加活潑開朗的一面,進而使學生在勇敢的發言表達當中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六章“認識圖形(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更加生動靈活的展示一些色彩斑斕的圖形,并且通過對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操作在屏幕上顯示出學生表述的圖形拼搭方式,比如使用兩個圓柱加一個方塊合成小車的形狀等。使用這樣的方式,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對自身想象的圖形與拼搭方式進行詳細的描述,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借助生動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表達積極性
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教師還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樂于在課堂上進行發言。對于學生而言,使用有趣的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直觀生動的展現形式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并在遇到問題時主動發表自身的看法,進而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五章“元,角,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為學生們創建一個“小小商店”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這個情境中分別扮演“店員”和“顧客”,并通過模擬交易的形式來進行金錢的使用與換算。在這個教學情境當中,學生為了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就會積極地與其他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而這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通過教學難度的降低使學生更容易表達
在小學低段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時,一些難度較高的知識分析或計算過程會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表達,而借助“互聯網+”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就可以使這些分析或計算內容的難度顯著降低,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在表達過程當中整理語言與思路,更能夠使學生在表達過程當中樹立自信心,進而使學生能更容易的表達。例如:在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章“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來降低學習過程中一些復雜計算題的計算與表達難度。比如,在例題“你能說出7×□=□與□÷□=7的幾個算式?”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在屏幕上展現出多組不同類別的,以7個物體為一組的物體,比如2個由7朵紙花組成的花環,7個需要安裝4顆電池的玩具等,使用這樣的方式,教師就能充分降低題目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的構思與組織,使學生更容易的進行表達。
(四)借助知識的掌握與拓展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表達
對于小學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以此拓寬學生的眼界與見識,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而借助“互聯網+”在小學數學當中的運用,教師就可以在互聯網的海量教學相關資源當中選取適合學生接收的拓展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更好地進行語言的表達[5]。
六、結束語
在小學低段數學的教學當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成長有著非常好的推動效果。只有貼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與認知特點,恰當地使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才能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更好地提升。
作者單位:蔣云伊? ? 江蘇省張家港市江帆小學
參? 考? 文? 獻
[1]張楨,宋敏.小學低段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特征、意義與培養路徑[J].小學教學參考,2020(32):64-66.
[2]黎昌友,李雨潔.小學低段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3):215-216.
[3]黎昌友,李雨潔.小學低段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現狀及原因[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6):213-214.
[4]陸莉.基于“互聯網+”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2(05):31-33.
[5]張瑩瑩.“必集大成,方得成功”——淺談“互聯網+”在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3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