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鍵,荊喆 (安徽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我國建筑墻體保溫主要采用的是外保溫技術,通過粘貼或外掛等方式將保溫材料與墻體連接,易產生空鼓、裂縫、滲漏、脫落等隱患,與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年限不同步,導致后期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和維修費用,且不能滿足現行防火規范的設計要求。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把墻體圍護功能同保溫節能功能融為一體,不必采用額外的保溫技術即可滿足現行建筑節能的要求,實現保溫系統與建筑物同壽命,可以有效縮短建筑工期,節約資金成本,有效解決墻體外保溫普遍存在的質量問題。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是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之一,是施工現場在保溫層兩側同時澆筑混凝土防護層與結構層,形成的結構受力與外墻于一體的復合墻體,包括鋼絲焊接網架式現澆混凝土復合墻體和點連式現澆混凝土復合墻體[1]。其能有效解決傳統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弊端,具有建筑保溫與結構同壽命、防火性能好、節能環保、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等特點,越來越廣泛地受到關注,市場需求巨大,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但目前尚未出臺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相關的國家標準,發布的行業標準《內置保溫現澆混凝土復合剪力墻技術標準》(JGJ/T 451)較寬泛。為了更好指導和規范內置保溫墻體在安徽省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安徽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學及安徽省建筑節能與科技協會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向主管部門申請了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地方標準編制立項。《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函》(皖市監函[2019]10號)將標準列入地方標準制定計劃。
在標準編寫過程中,編制組遵循“統一性、協調性、適用性、一致性、規范性”的原則,通過查閱大量國內外資料,結合安徽省地域特點,在廣泛的工程調研和試驗基礎上,確定了標準編制方案,編寫標準草案,并廣泛征求了主管部門、行業專家及社會公眾意見,經多次研討、論證及審查,對標準內容進行反復修改和完善,最終完成標準編制,制訂出滿足市場需求、技術內容完整、可操作性強的地方標準。
安徽省地方標準《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技術規程》(DB34/T 3942-2021)(以下簡稱《規程》)已由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發布,于2021年12月8日起開始實施。標準的出臺填補了安徽省內置保溫標準的空缺,使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在省內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更加規范化,為內置保溫技術的推廣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和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對推進節能保溫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規程》共分7章和1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材料、設計、施工、驗收。
《規程》適用于安徽省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及7度以下地區的新建、擴建民用建筑中采用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的設計、施工及驗收。當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應用于高度大于100m及其他類型的建筑時,應進行專門論證。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適用于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以及筒中筒結構的工程。
《規程》對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點連式現澆混凝土復合墻體、鋼絲焊接網架式現澆混凝土復合墻體、焊接鋼絲網架板、結構層、防護層、保溫層、抗裂鋼絲網片、插絲、拉結件等術語進行了定義。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應能適應主體結構的正常變形,在長期自重荷載、風荷載、活荷載以及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不應出現空鼓、裂縫、脫落等現象,且在地震力作用下不脫落。其保溫、隔熱和防潮設計、隔聲性能、耐火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的規定。
規定了鍍鋅鋼絲、抗裂網片、保溫板、拉結件、網架板及混凝土等材料的性能指標。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應做好相關構造設計,重要部位應有詳圖。在計算承載力以及驗算穩定性時,墻體的計算截面厚度應取結構層混凝土截面厚度。當計算地震力作用時,應計入防護層和非承重墻對建筑整體結構剛度的影響。規程對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的熱工設計、構造設計及節點構造做法做出詳細規定。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的施工應建立健全完善的技術、質量、安全管理保證體系以及施工質量控制與檢驗制度。根據施工條件和工程特點,制定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案。在施工前,應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必要的實際操作培訓。施工現場采取可靠的措施,實現安全文明施工。材料進場時,相關資料應齊全,并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復驗。網架板安裝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及施工安全應符合有關規定。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工程可按混凝土結構子分部進行驗收,按照施工方法劃分為網架板安裝、墻體鋼筋、墻體混凝土、墻體模板四個分項工程。各分項工程驗收時,除所含檢驗批均應驗收合格外,還應有完整的質量驗收資料。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工程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節能分項工程應與網架板安裝分項工程同時驗收。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時,相關分項工程質量應全部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齊全,觀感質量全部驗收合格,且結構實體檢驗結果滿足有關規定。
標準的生命在于實施,只有通過貫徹實施,才能實現制定標準的各項目的,產生真正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標準普遍存在“重制定、輕實施”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主管部門、編制組及標準實施主體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建議主管部門廣泛深入地組織開展規程宣貫培訓工作,可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同步推進,全面進行宣貫,提高相關人員對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規程的關注度和認知度。加強對規程實施的指導與監督,組織開展針對性的技術服務工作,使標準實施主體充分理解和把握有關規定。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引導標準實施主體積極向編制組反饋規程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推動規程更好地落地實施。
編制組應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做好規程宣貫培訓工作,加強對規程內容的宣傳和解讀,幫助標準實施主體充分掌握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的關鍵技術指標。廣泛吸納有關人員對規程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應用經驗及規程實施效果,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改進,適時修訂和完善有關內容。
標準實施主體應充分認識執行標準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規程的宣貫培訓,深入理解和把握規程的有關規定,在工程中予以有效運用,通過執行標準提高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應用水平。結合工程實際應用情況,積極總結規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反饋至編制組,以供進一步修訂完善。
《規程》作為安徽省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標準之一,為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在省內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能夠指導設計、施工、監理等部門更好地使用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墻體這一新型建筑節能體系,對推動建筑節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應用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