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曉燕(麗江文化旅游學院)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共享已經成為熱門的模式,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重要性,紛紛采取措施進行管理方面的創新,使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早日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實現政府公共管理的績效目標。不僅如此,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也有著諸多優勢,是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思維方式創新、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體現。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太過零散和重復,這就很容易降低簡單業務的處理效率,尤其是重復性業務較多的事業單位,更難以從低附加值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因此各個單位必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與管理模式,緊跟時代的潮流,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推動財務信息的整合,不斷提高管理效率。
傳統的財務工作方式早已不適應政府會計制度的發展,如果忽視財務共享,就勢必會導致各個部門的信息質量得不到提高,從而影響財務核算的準確性。因此財務共享是全面推進政府會計改革的必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通過統一的會計核算標準、工作標準來保證信息質量,保證單位的財務核算準確度。
在實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后,不僅可以加強財務信息整合,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隨著業務的集中,不斷壓縮財務崗位、減少財務人員,從而加強單位的中心工作崗位,使人力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對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推行重視起來,真正做到節約財政資金、優化資源配置。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行政事業單位往往不善于加強內部控制,不能集中管控資金及核算,這就很容易導致單位內部出現財務風險,甚至滋生腐敗。因此推行創新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加強單位的預算和收支控制,增強單位的整體管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腐敗的事件發生,降低財務風險。
財務共享服務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包括了多種管理手段,但想要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進行會計變革,真正轉變管理模式,還需要使相關財務人員克服畏難情緒。只有促使財務專業人員轉變思想觀念、汲取新思想,才能夠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創新。因此各個單位要對此加以重視,努力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使他們從容地面對管理模式創新。
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鼓勵財務人員參加一些會計培訓,從培訓中汲取新的會計思想與理念,從而促使他們提升專業素養與自身能力,認識到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重要性。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人員的工資發放一般是由財政部門撥款,缺乏考評制度,更難以激勵他們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主動進行會計學習,這也就導致了單位內部存在著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不到位的情況。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財務人員尚且不能提高會計執業水平,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后,他們更難以轉變原有的思想觀念,推動信息的公開透明。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從相關的財務人員入手,建立一些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財務人員進行會計學習,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與參與感。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單位內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夠形成好的學習風氣,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這對于構建“學習型”的會計隊伍是非常有幫助的。在行政事業單位原有的會計模式下,財務人員的職業技能與道德水平參差不齊,更是由于工作性質的相對穩定,逐漸喪失了主動學習、提升自己的動力,這對行政事業單位有著諸多不利影響,更阻礙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推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不能忽視財務人員的作用,而是要建立適當的考評機制,不斷激勵財務人員學習會計技能,轉變傳統思想,促使他們從容地面對單位內的管理模式變革,規范會計核算的基礎性工作。
作為新型的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主要依托信息技術,也正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才推動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改變以往的“信息獨立”局面,在現有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充分整合資源,實時交互、共享數據信息,從而完善單位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打造全新的管理模式。
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設置統一的財務制度、模板,使預算、支出進度等有價值的財務信息通過相關的業務數據自動生成,以加強單位的預算控制和收支控制,提高單位的整體管控能力。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基礎就是信息技術,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去分析單位內部的業務信息,合理地確定預算目標,不斷提高預算質量與預算分析的準確性,從而達到行政事業單位節約財政資金、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在以往的會計模式中,政府會計改革還不到位,信息化建設和內部控制建設都不理想,這就使單位內部形成了潛在的財務風險,而單位預算不夠準確、財政資金使用情況不夠清晰也造成了單位內腐敗事件的發生。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單位要對此加以重視,有效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提高整體的管控能力。同時,信息化也是財務與業務之間的紐帶,做好了信息化的建設,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會大大提高。單位可以逐漸推動審批過程電子化,把作為附件的原始單據掃描,上傳到財務共享中心,突破傳統的審批限制。當報銷費用超出預算或者不符合常規時,系統會自動報警,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為的干預,減少了誤差。總之,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還是很有必要的,對于創新單位管理模式、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還能夠不斷提升管理效率,減少人工干預。
越容易進行標準化與流程化處理的業務單位就越容易建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因此制度的保障和規范化的流程操作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一定要做好相關的制度建設,并不斷優化、衡量管理模式,使新模式發展得越來越平穩、越來越高效,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
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制定標準化的流程體系,制定操作手冊、人員權限,保證單位內部人員的操作規范,從而保證數據信息真實與廣泛。更重要的是明確財務共享中心的工作職責、報賬流程以及各種權限,確保有章可循。在公布新標準后,也可以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轉變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使他們理解、支持單位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并充分掌握新標準和新規定。通過持續的監督來不斷完善流程體系,保證各個部門能夠按照標準正常運轉。這樣一來,不僅便于數據的比較與分析,也能夠防范系統風險,使各部門之間有一個平衡。同時,行政事業單位也應該科學地劃分職責,分別建立不同的考評體系,建立有效的考評指標,將考核的結果與個人的獎勵相掛鉤,激發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管控能力與管理效果。對于財務類的崗位,在考評時要重點關注成本費用控制,其他崗位則側重于每月工作完成程度、跟蹤平臺運行的情況等,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深度融合與配合。只有使每個部門都有一定的工作動力,才能夠促進單位工作的標準化與流程化,從而進一步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另一方面,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中,也要注意標準化,包括憑證粘貼的標準化、簽批的標準化、財務處理的標準化等,做到一系列的標準化流程,才能夠為財務集中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對制度建設重視起來,努力促進流程的標準化,不斷降低人為工作的差錯,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會計的基礎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行政事業單位往往不善于汲取優秀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推行經驗,這就很容易導致單位內部的模式推行不順利,從而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對此重視起來,充分借鑒國內公司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經驗,以不同的單位為試點,不斷積累經驗。
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先從國內優秀的集團公司入手,了解一些公司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設經驗,再加以借鑒,促使單位內部的管理模式創新更加順利。行政事業單位也可以進行試點,從試點中總結普遍經驗。不同區域、不同性質的單位都可以作為試點的主體,通過在這些單位中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總結出一定的方式技巧,再從局部的試點推進到整體,利用以往的經驗,更輕松地變革管理模式。根據傳統的管理模式經驗,單位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往的會計模式下,單位的會計、財務人員都從事簡單的賬務工作,重復性較高,不僅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也導致了他們缺少精力去從事管理會計等業務。另外,各個單位之間相對獨立的進行賬務處理,也導致了單位橫向、縱向之間難以形成信息共享,不利于財務決策的精準化。這都是行政事業單位傳統會計模式下的弊端,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對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加以重視,積極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正視借鑒經驗的問題。實際上,在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型集團公司中,財務共享中心興起和推廣都比較早,有一定的建設經驗,也有了相對完善的運作流程,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多多汲取優秀經驗,并結合單位自身情況,總結出適合本單位的做法。如做好指定人員進行的業務憑證粘貼、做好審批流程的內部審核、及時掃描業務憑證、通過軟件系統統一上傳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指定人員做好審核完畢業務憑證的會計處理等,只有熟練掌握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運作流程,才能夠有針對性地考慮模式推行的可行性,促使管理模式變革的效果最大化。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是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但無論是什么創新,都需要得到單位管理層的支持,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對高層人員思想觀念的轉變重視起來,通過得到他們的支持,真正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財務架構,推動信息的公開透明和“陽光財政”的建設。
例如,行政事業單位要使單位高層人員意識到“電子化審批”的重要性與優勢,改變他們固有的傳統思想,改變簽名、審批依賴手工操作的傳統習慣。在以往的經驗中,財務信息得不到整合,不僅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也十分浪費人力資源,導致崗位重復、復雜。更重要的是,手工操作非常容易出現誤差,產生錯誤的可能性也較高,是各個部門潛在的隱患。因此,要想保障信息安全,就必須建立一個財務共享信息平臺,大力推廣電子化審批,使財務部門的人員得到精簡,節約人工成本,提高財務核算效率。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也要使單位高層人員認識到“陽光財政”的重要性,讓他們改變害怕信息公開透明的心理,轉變傳統的觀念。信息共享可以從根本上預防腐敗的滋生,大大減少腐敗事件,打造“陽光財政”,還可以提供更精準、更廣闊的信息數據,大大提升管理效率,這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做出相應的努力,得到各個部門人員,尤其是單位高層人員的支持與理解,從而減輕變革對于單位原有模式帶來的沖擊。在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后,單位能夠實現信息的公開透明,使各級、各部門的財務信息暴露在監督之下,還能夠促使單位調整傳統的財務制度和操作流程,能夠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
總而言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對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重視起來,多加研究,用有效的實踐措施去創新管理模式,從而加強各部門的信息管理,促使單位的財務核算更加精準。這不僅是大數據時代下的必然舉措,也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機遇和挑戰,對提高單位管理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