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慶營(國家能源集團江西電力有限公司)
企業內部未制定較為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及操作手冊,內部管理人員對稅務管理的經驗不足、理解有限,造成稅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即使企業已經建立了稅務管理制度,但隨著稅收政策不斷更新、稅務處理流程繁復、企業業務模式的更迭,內部控制建設缺乏有效性,治標不能治本,造成企業稅務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2016年5月營改增后,業財稅逐漸融合,即使業務模式較為單一化的發電企業也開始出現新興的涉稅事項,如企業發生合并重組、“三供一業”接收政府補助、補貼電價、企業內部資金拆借等事項涉稅處理。如今稅務管理已不單單是與財務部門相關,與業務部門同樣密切相關,而做好稅務管理也必須業務部門協同財務部門共同完成。
稅務管理人員對稅收風險管理的作用和意義認識有限,認為只要是當下少交稅,企業就可以蒙混過關,為企業實現了價值,而現如今稅務機關對于納稅人納稅行為采取事前放松、事后嚴查的方式,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重大漏稅行為,而企業管理人員的納稅意識又相對薄弱,這后續將極大程度上給企業留下了隱患,后期一旦面臨稅務稽查,除補足稅款,還將面臨大額罰款及滯納金。近年來,隨著國家大企業司對于大企業千戶調查以及地方稅務機關稽查力度加大,稅務風險預警采取大數據分析,各項指標采用全行業平均稅負指標數據,現如今稅務稽查越來越嚴格,近期也頻繁爆出地方大企業面對數億元的補稅及罰款案例。
企業基礎涉稅業務由稅務人員具體經辦,稅務人員對企業業務進行涉稅處理和申報納稅,所以稅務人員在涉稅業務處理過程中,對稅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及風險預判能力極其重要。比如企業取得上游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票,當下做了進項抵扣并進入成本稅前扣除,一旦被稽查發現,判定該發票為虛開發票,先要判斷我們是否善意取得,如果非善意取得視情節嚴重程度還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若是善意取得,第一步就需要做進項轉出,成本不能稅前扣除,如果后期不能取得正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極大可能損失企業的利益。
一直以來,企業管理層的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生產經營上,企業管理層認為稅務的問題只是財務的問題,只要按時申報繳稅就可以,而不需要稅務方面的管理,更無須把企業稅收籌劃作為企業經營戰略去考量。這種缺乏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的行為將很可能對企業產生重大的影響。
稅務人員素質不高。如果企業內部稅務人員對國家及當地稅收政策的變動不能及時學習,對稅收法律法規認識模糊,無法根據稅收法律、法規的更新及時調整企業內部的涉稅業務處理工作,就會出現企業在實際的涉稅工作中出現非主觀意愿上的少繳、漏繳稅款情況。
稅務人員應及時學習稅收政策的更新,避免因慣性思維下處理稅務工作而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風險。特別是對于新興涉稅業務或稅收政策界定不清晰的事項涉及的涉稅問題上,需主動征求專業稅務中介機構或稅務機關的意見,杜絕出現稅務風險。
如今,作為大型發電企業的稅務管理人員,常規的財稅知識和處理能力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過程中對于專業人才需求,稅務工作已不單單只是開票驗票、申報繳納稅款、計算應納稅額等工作,稅務人員需要結合企業長期經營規劃、業務實質來做好稅務工作,如風力、光伏等新能源發電企業如何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等稅收優惠政策,水力發電企業如何在豐水期發電量較大和枯水期無電可發時稅收籌劃問題,火力發電企業在發電權置換、非生產用電、煤損過高問題。
近年來,發電企業并購重組、合同涉稅、融資租賃、關聯交易等事項時有發生,在相關業務稅務處理上,并非所有企業都熟悉稅法規定,能夠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稅務處理或者享受對應稅收優惠政策,有些稅務人員對業務實質了解不全、對稅收政策把握不牢,給企業稅務上帶來隱患。如,對于企業合并重組未充分了解其允許特殊性稅務處理需要滿足的條件,可能造成企業滿足特殊性處理條件而未適用政策多繳納稅款或不滿足相關條件而進行特殊性稅務處理造成稅款遺漏。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完善健全的內部稅務管理制度會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加平穩有序,如果企業內部制度與企業業務特點、發展方向、管理結構、運行模式差異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企業發展。
要設立一套相對完善、健全的稅務管理制度,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考量。第一,稅務管理制度設計應與發電企業本身的業務特點、發展方向、管理結構、經營模式結合起來,避免制度形式化、籠統化;第二,稅務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應包含企業運行過程中財務分工的方式來展開,如資產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投融資管理、資金管理、稅務管理等,要將稅務風險管理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有效防范稅務風險;第三,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還應邀請專業的稅務機構及經驗豐富的稽查專家對企業整體層面進行稅務籌劃和稅務風險評估,就如何合理合法地降低稅收成本、防范稅務風險提出建設性建議及應對措施??傊?,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有利于規范企業稅務工作。
企業管理人員、業務人員、稅務人員對于稅務風險的意識對企業經營管理有著關鍵的作用,近些年頻繁出現由于企業管理人員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不足,在稅務機關稽查下補繳了數億元的稅款及滯納金的案例,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稅務風險,造成企業經濟利益的損失。
因此企業需要建立從管理層到業務人員全面稅務風險防范的思想意識。加強稅收風險的意識行為有幾個方面:首先,要對企業供應商及其客戶進行資格預審及信用分析,可通過信用中國等網站查詢其是否存在重大稅收違法記錄,從而判斷對方信用情況。其次,企業要樹立依法納稅的意識;最后,企業涉稅人員需具備一定的業務能力。
提升稅務人員綜合素質需要做到以下四點。第一,稅務人員要在平時工作當中扎實基礎專業知識并熟悉常規的稅務處理,面對稅收法律法規的更新變化,積極突破傳統思維體系,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只有具備最新并且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點,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第二,隨時瀏覽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地方稅務局等官方網站,收集電力行業相關的稅收政策,全稅種形成發電行業的政策架構體系;第三,積極參加公司和部門組織的各項財務培訓,參加注冊稅務師考試,通過備考的方式全面鞏固自身知識體系,訂閱財稅刊物了解最新的業務實操及研究方向,從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第四,企業管理層強化稅務人員思想意識,鍛煉稅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使其能夠在處理企業涉稅業務上具備相當的工作經驗及專業技能,避免由于工作上的失誤或能力上的不足而造成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隨著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業務結構越來越多元化,為了做好大型發電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在一些重大、特殊、稅收政策界定不清晰的涉稅業務處理過程中,由于內部稅務人員對稅收政策的理解不全面、經驗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意識到單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難以做好這些工作,而需要借助專業機構的力量,為企業生產經營建立常態化稅務咨詢服務及風險評估。
如投融資、合并重組、采購環節、關聯交易等重大涉稅業務,企業管理人員尤其需要重視起來。比如合并重組業務,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深刻理解相關稅收政策,了解其是否滿足特殊性稅務處理的條件,是否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而對外投資就需要通過法律盡調、財務盡調,充分了解被投資單位涉訴情況,是否存在勞資糾紛欠繳勞動者社保情況,是否存在稅務風險特別是由于前期不規范賬務處理存在主觀意愿上的偷稅漏稅行為,偷稅漏稅金額多少,是否正在接受主管稅務機構稽查,從外圍及內部賬務分析判斷其稅務風險。對于采購業務,采購業務中需結合供應商的納稅人身份對合同不含稅金額進一步確認,避免因供應商為小規模納稅人減少可抵扣進項稅額,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也需要核實發票是否真實正確,避免造成稅務損失。對于關聯交易需要充分咨詢專業機構意見,以此避免因不熟悉相關稅收政策法規而違反規定,造成企業納稅信用受損。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稅務管理工作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依法合規納稅的同時,應加強稅務籌劃工作,通過稅務籌劃為企業節約納稅成本、規避涉稅風險。目前,金稅四期即將上線,稅務執法區域協同持續深化,“稅警關銀”部門聯動更趨常態化,稅務稽查精準度不斷提升。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形勢下,企業以建立科學完整的稅收管理體系為主要目標,依據國家目前的主要財稅政策,規范涉稅業務操作,控制涉稅風險,提升稅務管理水平及籌劃效益,進一步建立健全適應企業發展要求的稅收管理體系,以實現企業更好更快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