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顯義(山東微山財政局)
財政投資評審作為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技術性強、評審辦法科學等特點,能夠通過對工程財政支出情況進行有效監管,保障工程資金流轉暢通,確保工程開展成本與工程造價相符合。
要確保財政投資評審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完善性以及科學性,需要從財政投資評審以及工程造價管理兩方面入手,對體系的構建進行系統研究。
投資評審工作由財政評審機構主要負責,通過從工程經濟角度對工程進行經濟分析,從財政管理角度對工程資金進行管理,保障工程造價管理的科學性,通過事前、事中參與以及事后評審,保障工程的整體收益,降低工程財務風險,保障工程造價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并能夠規范工程財政資金的使用行為。其重要意義展開分析如下:
在財政評審的過程中,通過財政評審機構采用專業的評審方式,對工程進行審核測算,并對各項建設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系統了解,做好項目的預算、決算等一系列工作,保障工程從申報到開展各項工作的規范進行。以預算資金額度為依據,約束工程建設行為,避免資金浪費等情況的發生,能夠保障財政資金的高效利用,通過對成本的合理管控,保障成本符合預期,按照預算、決算等目標要求,保障工程的整體收益與預期相符合[1]。
作為國家專業的評審機構,通過財政投資評審工作,能夠降低工程財務風險。財政投資評審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一旦預算編制不合理,預算考量內容不全面,都會造成預算結果與實際之間存在偏差,一旦預算偏差較大,造成工程資金不足,很容易引發工程財務風險。通過合理選擇預算編制并規范財政資金使用行為,采用財務審核與專業技術相配合的方式對工程資金使用進行詳細計算、規劃,能夠有效避免上述情形的發生,降低工程財務風險。
通過財政投資評審,能夠保障工程造價管理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工程項目申報的過程中,通過財政投資評審,核定項目實際需求,完善工程預算管理辦法,建立工程預算與部門預算之間的聯系,能夠有效防止申報信息不準確、申報行為不規范、造成工程申報不能通過審批等情況的發生。
在項目申請通過后,通過調整造價管理方案,充分結合內外部環境了解工程的資金使用情況,保障工程造價的科學性,進而保障工程造價管理的順利開展。
財政投資評審能夠規范工程財政資金的使用行為,如在事中參與的過程中,通過對部分工程進行驗收確認、核定工程質量、收集工程建設資料,能夠及時發現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確保相關負責部門能夠及時對問題進行處理,及時了解單價變動以及市場價格變動等對工程產生的影響,防止不規范使用財政資金或高于市場價格使用財政資金等情況的發生,從而規范工程財政資金使用行為。
在現階段的財政投資評審工作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造成工程造價管理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具體問題包括財政評審范圍受限,評審功能發揮不全面,財政投資評審工作落實不到位,缺乏對全部關鍵點的把控,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力度不足、工作開展專業性不足、預算精準度不足等幾方面,展開分析如下:
盡管財政投資評審機構受到財政部門的委托開展評審活動,但是在評審行為上還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由于工程項目之間的差異性,部分工程財政內容未能被納入評審范圍,造成評審范圍受限,評審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財政評審相關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從而確保財政投資評審能夠滿足不同項目的財政投資評審需求。
預算與決算作為財政投資評審的兩大工作重點,在兩項工作具體開展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存在的問題。如對二者的重視程度不一致,過度重視決算審查而預算工作不到位,或預算管理功能發揮不充分,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實際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與預算不一致,甚至需要進行二次預算。評審工作未能把握全部關鍵點,造成功能發揮不全面,工作落實不到位[2]。
在對財政投資評審的監管上,還存在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力度不足的情況。
由于財政投資評審工作貫穿于工程開展全過程,具有復雜性特征,因此監管工作也需要貫穿于工程全過程,但是多數情況下,財政投資評審未能得到全程、全面的監管,監管機制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在財政投資評審的過程中,還存在工作開展專業性不足的情況,包括預算工作不到位、預算精準度不足等,未能充分結合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實現對人力資本以及材料資本的成本費用的精準計算,造成預算結果不準確,工程造價虛高,甚至出現部分成本費用重復計算的情況。
要構建并完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需要把握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構建的要點,管理體系需要反映出工程全部生命周期情況,反映出全過程造價情況,實現全要素造價以及全方位造價。展開分析如下: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工程造價管理的一種理念,在工程管理建設中受到了普遍認可。此種理念強調工程造價工作需要考慮到工程的全部生命周期,從申請建設開始,到項目翻新或鏟除,工程造價需要對各個階段進行造價管理,力求實現管理成本最小化。工程生命周期管理需要考慮到后期外部市場環境對工程管理成本的影響,通過合理調整工程管理辦法,力求保障后期管理費用的最小化。
工程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從可行性研究階段開始,一直到工程竣工結算,甚至部分全過程造價管理還包括事后評價管理。由于工程造價管理的復雜性,不僅周期較長,而且造價管理內容復雜,在管理體系構建時需要盡量選擇統一造價負責機構,負責各項工作的開展,對不同階段的工程進行造價管理,明確不同階段的造價管理要點。如投資決策階段,需要加強對預算的造價管理,而在進行投資決策后,需要將造價管理的重點轉移到工程設計上。
在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構建上,需要對全部造價管理要素進行分析整合,從中找出造價管理的關鍵要素以及特異性要素。
如傳統工程項目下,常見的造價影響因素包括工期、工程質量、造價策略,同時此三者也是造價管理的關鍵,通過把握全部關鍵要素,能夠保障造價管理工作開展時考慮的全面性以及科學性。
全方位造價管理是指在工程造價管理系統中,需要充分利用財政投資評審,從全方位多角度開展造價管理,如從招投標、工程開展以及竣工驗收等多個角度,了解工程造價與實際之間的差異性,通過強化管理手段,保障工程項目資金按照計劃使用。全方位造價管理需要設計單位、工程建設主管單位等多個單位部門的相互配合,從多角度第一時間發現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從而保障管理工作的全方位進行[3]。
要保障財政投資評審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完善性,需要明確財政投資評審的要點,把握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構建的關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財政部門需要建立健全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完善相關法律規定,保障造價管理體系能夠順利建設并實施,從而保障造價管理的全面性,保障財政投資評審的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在工程申請及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精準把握不同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要點以及財政投資評審要點。在工程前期,做好預算評審工作,了解預算的范圍、預算方式以及預算目標。結合工程地理位置、使用原料以及工程規模等全部成本影響因素,保障預算的精準性,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工程建設情況的評審,對工程變更情況進行詳細審核,并及時對相關計劃進行調整。而在竣工決算階段,需要做好竣工決算審查,并豐富決算結果的功能,為后續工程造價工作提供依據。
財政投資評審機構需要充分結合工程情況擴大評審范圍,保障評審功能的充分發揮,結合評審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反饋,確保相關法律規定能夠持續得到完善。
提高對以往忽視的財政影響因素的重視程度,如提高對可行性研究論證以及設計階段的評審,了解此類工作審查對造價管理的影響,確保在機構開展財政投資評審工作時具有一定的依據。針對不同類別的工程項目,財政評審需要在把握評審要點的同時,注意工程的差異性,保證評審的全面性,避免發生遺漏情況。
在構建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提升工程造價效率及質量,注重對評審機構的利用,確保財政投資評審的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由于財政投資評審需要經過復雜的計算過程,可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優化技術評審相關系統,提升專業評審效率。通過構建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模型,了解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優勢及缺陷,通過對體系的調整,保障體系持續得到優化。
相關部門需要持續引入專業性人才,對現代造價管理以及評審辦法進行研究,改進評審理念以及評審辦法,確保評審的質量能夠持續得到提升,從而確保工程造價管理的效率持續得到提升。
監管機構功能的發揮,能夠有效提升造價管理效率,檢測出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存在的缺陷。
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強化對財政投資評審行為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監管機制,結合投資評審特點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監管機構需要制定完善的監管條例,結合投資評審內容以及造價管理內容完善監督管理辦法,明確監督管理要點。
確保監管行為貫穿于工程全過程,能夠切實發揮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的作用,確保投資評審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4]。
通過建立健全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明確財政投資評審要點、擴大財政評審范圍,保障評審功能的充分發揮。
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注重對評審機構的利用,強化對財政投資評審行為的監管力度,確保投資評審的具體落實,能夠有效保障財政投資評審下工程管理體系的完善性與科學性,確保工程造價管理以及財政投資評審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保障工程的順利推進,確保工程能夠達到預期運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