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文孝 徐偉立 楊小勇(.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杭州盾牌鏈條有限公司;.杭州自強鏈傳動有限公司)
傳統理論視域下,對于產品成本的分析往往忽視交易費用以及運輸成本,這導致產品成本整體上科學性不足,可能造成企業的利益損失。因而在實際交易過程中,需要做好交易以及運輸方面的成本控制,動態調整生產方案。而電子商務以及物流行業的發展,使得貿易過程中的各項成本大幅度降低,還能夠防止因為庫存無法清除而產生的產品積壓。對于具有較高的技術復雜性的企業來講,電子商務以及物流的作用更為明顯,如果企業的電子商務及物流水平提升,會相對將其貿易成本降低,技術復雜性與電商水平之間有相關性,對于制造業而言,構建較為完善的電商物流系統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數字經濟對于制造業的出口技術復雜度有著間接的關系,通過將交易成本降低,推動了區域間的生產協作,大幅度提升產業增值能力以及綜合效率,在數據資源挖掘的基礎上,在制造業的不同部門聯動之下,謀求衍生產業,為區域生產活動提供信息資源數據,利用數字技術的學習以及認知優勢將危險因素消除,同時可以降低信息獲取的成本,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在數字經濟發展推動下,不同的單位強化分工協作,促使各要素集中,可以將傳統經濟條件下所形成的壟斷主義打破,使得市場交易的成本減少。借助于經濟平臺來進行經濟發展共享,滿足多主體的發展要求,構建生產網絡節點,吸引更多主體參與,提升區域制造業的成本優勢以及出口的技術復雜度[1]。
技術溢出所帶來的產業業態以及模式的革新推動了區域經濟附加值的增長,同時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產業發展具有更高的效率,將技術溢出成本降低,技術發展帶來的效應能夠大規模推廣,具有易復制性、非損耗,且邊際成本較低的特點,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多環節應用中,可以拓展企業發展渠道,構建行業發展的耦合模式,以網絡空間為基礎,建立虛擬積聚場所,刺激多主體的創新活動。在數字經濟時代,產業的融合也會使得制造業具有更高的出口技術復雜度[2]。各項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實現制造業以及服務業的黏合,同時向多個企業延伸,打造服務平臺,提供廣泛的業務渠道,研發基于供應鏈的綜合平臺,提升服務產能,產業的組織形態逐漸向企業節點構成的生態系統發展,構成供應商價值鏈樞紐,服務于現代企業。
數字經濟在多行業中應用,消除企業的發展壁壘,營造良性的生態系統,使得產業發展逐漸向融合、協作的方向邁進,改變了傳統單一的組合生產模式,產品結構更具有技術含量。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業的智能化升級也會使得技術復雜度大幅度提升,制造業的內部改造使得技術要素在全產業鏈滲透,對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重要價值。智能化升級以企業的運行模式以及產業業態作為基礎,通過數據的挖掘分析來提供產業經營決策方案[3]。
利用移動互聯網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商品信息,了解商品的各項參數,確定所需要交易的商品的類型以及具體費用、數量,在達成協議、完成金額交易后,便可以將商品發貨,送到買家手中,將中間多個環節省略,能夠大幅度節約運營的資金成本,使得貿易總成本下降。這種發展趨勢有利于推動更多的單位參與到價值鏈的構建中,從而將中間環節資金節約用于產品的創新中,企業的生產效率增加,社會分工持續完善,勞動生產率提高,制造業出口技術的復雜度也持續提升。依托于電子商務來進行制造業的產品交易,能夠更大程度上降低信息獲取的成本,物流的便利性使得運輸資金節約,降低了線下實體交易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避免因為信息壁壘存在而造成的經營風險,有利于確保企業的資源庫存儲在可控制的范圍內,通過網絡化途徑,可以實現各項生產要素的最優化配置,確保各個環節匹配得當,制造企業在優化機制之下具有較高的反應速度,高效的信息傳遞以及處理,可以使得企業合作更加協調,運作效率更高,減少企業的沉沒成本,使得貿易更加便利[4]。
電商平臺所具有的產業集聚效應,可以根據網絡途徑所獲取的信息來進行商品交易狀況分析,對市場供需數據直接呈現,幫助企業了解市場消費詳情,有利于企業在時間及空間范圍內高效獲取信息,這種產業集聚的模式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企業經營更加透明,企業為了自身發展會持續進行生產要素優化,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以穩定貿易地位,通過加大技術要素占比,來進行生產創新,產業集聚將會使得制造業的出口技術復雜度增加,不同的行業對于互聯網的具體要求也存在差異,對于出口技術復雜度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同,技術復雜度越高,實際生產過程對于網絡依賴性越大,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生產以及銷售流程的優化,在感知消費群體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更新,重新配置電商平臺的商品。不同的行業對于互聯網的需求不同,其出口技術復雜度的提升效果也會不同[5]。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電商平臺的建設使得大量企業進行貿易經營模式的調整,利用網絡途徑進行交易,提升了交易的總體效率。對于生產制造業而言,在技術要素較少的中小企業群體中,產品具有可替代性,電商以及物流所具有的自身優勢可以將技術更大范圍擴散,幫助企業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技術形式,改進經營方式,促進技術傳播,使得企業在價值鏈體系中發揮作用。而企業通過創新及研發能力的提升,增加技術復雜度,出口技術的復雜度越高其對于資金的需求量也越高,而中小企業缺少充足的資金支持,研發能力不足,而通過電商及物流的流動,發揮技術作用,可以讓中小企業形成自身的經營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6]。
電商以及物流在應用于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需要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作為支持,只有具有充分理論知識以及各項交易實際流程技能的人才,才能為制造業提供發展動力。而借助于互聯網,通過知識平臺能夠迅速掌握技能,高效地獲取知識,無空間、時間限制,有利于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本水平。互聯網平臺上所具有的知識內容較為豐富,且可快速進行傳播,為不同層次等級的人群提供教育機會。當前我國產業發展轉型,勞動力優勢逐漸減弱,而通過互聯網的知識流動功能可以實現勞動力結構升級,不斷提升勞動力的技能水平,知識及技能結構的變化促進工作效率提升而增加企業的出口技術復雜度。
通過電商物流業對于制造業發展的作用機制可見,減少貿易成本、促進產業集聚、技術溢出增強、加大人力資本投入,能夠正向促進出口技術復雜度增加,提升企業的創新以及研發能力,從而提升企業的平均生產率。企業個體之間的差異也使得電子商務及物流的作用效果不同,當下互聯網及電子商務平臺構建成熟,我國制造業在時代發展背景下,構建新的生產模式,優化產業結構,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條件來實現產品創新,彌補在銷售渠道上存在的劣勢[7]。將企業中間廠商減少,降低中介成本,能夠提升產業的附加值,提升勞動力優勢,防止出現制造業的產能不足問題,穩定我國的市場業態。在對于電子商務、物流以及制造業出口技術復雜度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增加我國出口技術復雜度的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對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使得區域貿易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降低,提升其核心競爭力,使得商品貿易具有更高的效率,在進行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時,注意互聯網使用權的開放,政府可以通過增加運營單位補貼的方式來維護電商運營的穩定性。同時提供其法律層面的保護,做好電商的綜合試驗區域建設,促進產業集聚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推動企業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優化產業結構。
物流企業的規模化建設可以確保物流網絡能夠充分發揮其運輸作用,強化基礎設施的構建,打造更加便捷的運輸平臺,通過多方協作來切實提升物流建設的效果,促進提升企業的出口技術復雜性,帶動當地的物流發展,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更應該注重物流網絡的規模化建設,將企業的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提供制造業發展的全方位物流保障,實現綜合競爭力的提升[8]。
為了確保電子商務產業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應該做好產業的發展引導,通過技術促進改革,推動企業的轉型,構建數字化的經營模式,提升企業的技術競爭力,利用網絡發展的趨勢來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對企業發展提供創新途徑,加大技術的應用。
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以先進理念為指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增加產品創新研發的投入力度,增加產業的發展優勢,對于落后產業加強引導,強化基礎技術研究工作,形成對于創新產業的引領,對于技術條件較為落后的區域,更應該增加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實現產業結構的轉換,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增加企業創新投入,促進企業產值提升,發揮其在價值鏈中的作用。
政府需要做好保障及引導的相關工作,減少企業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各項不利因素,增加主導作用,引導各個企業積極參與,發揮互動作用,普及好互聯網及電商發展的重要價值,同時做好信息溝通,縮小不同區域所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差距。政府履行好職能,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的便利,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發展轉型,進一步增加制造業出口的技術復雜度。重視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鐵路、公路、港口等地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出臺相關的政策,增加支持的力度可以利用市場手段來動態調節,使得更多的經營主體參與到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
不斷完善金融體系,引導區域金融發展,減少區域間的金融發展水平的差異,在政府的引導下,落實市場化建設方案,構建中介市場化體系,使得金融市場可以發揮自身的作用,形成資金流的動態分布,提升產業的技術要素密度,增加相關資金的投入,促進技術力量的優化,使得資金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向薄弱環節擴散。在民營企業的支持下開展技術的創新,形成市場引導下多元共生的發展模式,建立健全市場發展體系,協調直接融資以及間接融資比例,共同發揮其作用來進行金融體系的構建,利用中小型金融機構,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鼓勵制造業構建新的價值產業鏈,在資金的帶動下充分發展,利用高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資金積累,利用外商的投資來發展技術,實現制造業企業國際競爭實力的提升,對現有的發展觀念進行轉變,以豐厚的資金為依托,響應國家的號召,利用現有的相關政策,來進行產業價值鏈的構建,推動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在根據我國制造業實際發展研究的基礎上走出去,結合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進行創新,滿足我國發展建設的總體要求。
不同地區根據其實際發展情況制定人才培養及引入的規劃,提供地區發展的財智支持,尤其是西部地區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來引入人才,讓更多具有高學歷的人才參與到發展建設過程中,在引入人才的同時制定合理的策略留住人才,充分考慮好地區的發展目標,構建科學的頂層設計,發揮人才戰略的作用,吸引人才的加入,做好區域經濟定位,使得人才可以實現其社會價值,提供心理及社會上的雙重支持,人才引入計劃應該長期進行,確保其科學性以及有效性,滿足當地的建設需求,做好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市場的主導下,營造更具有包容性的發展環境,以更好地發揮人才的價值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以及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子商務及物流行業作為全新的業態模式,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制造業是我國產業的基石,發展制造業能夠提升我國的國際貿易綜合競爭力。國家相關政策鼓勵電子商務以及網絡購物產業,為打造互聯網經濟提供了便利,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來進行商品交易可以將中間流程縮短,使得貿易進程更加高效,將流通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幅度增加交易的規模。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環境較為復雜多變,而通過提升技術的復雜度有利于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使得貿易產品技術附加值增加,改變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分析電商及物流業對制造業出口復雜度的影響對于制造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鏈接
電子商務物流是一整套的電子物流解決方案,就是俗話說的ERP系統,電子上的物流顯示及相關操作,物流還是需要機器和人搬運的。電子商務物流還要從傳統物流做起。國內外的各種物流配送雖然大都跨越了簡單送貨上門的階段,但在層次上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配送,因此在經營中存在著傳統物流配送無法克服的種種弊端和問題,尚不具備或基本不具備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