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中的證明機制研究

2022-11-23 22:31:40王以成
理論界 2022年7期
關鍵詞:標準

王以成

一、問題的提出

“虛假訴訟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問題’。”〔1〕虛假訴訟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與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有關。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發展轉型時期,民眾需求多元化,利益分配不均衡等問題刺激了部分當事人“鋌而走險”,意圖通過虛假訴訟等違法行為謀取私利。為有效防控虛假訴訟,我國立法機關采取積極立法策略。首先,在民事程序方面,2012年民事訴訟法強化對虛假訴訟行為的規制,亮點措施有引入誠實信用原則、增設第三人撤銷訴訟制度、明確對虛假訴訟行為的強制措施等。該三項措施前后呼應,形成較為嚴密的虛假訴訟防控網絡。虛假訴訟在本質上是濫用訴權的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所要求的當事人善意行使自己權利的要求。民事訴訟法第13條將民事實體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正式引入程序法,對規范訴訟主體的訴訟行為、打擊虛假訴訟活動起到綱領性規范作用。而針對虛假訴訟中案外第三人權益易受生效裁判侵犯這一情形,民事訴訟法第59條確立的第三人撤銷訴訟制度將對虛假訴訟案件中第三人利益的保障發揮事后救濟作用。此外,民事訴訟法第115條明確對虛假訴訟行為的處罰措施,使虛假訴訟的規制問題有了法律上的威懾力。其次,在刑事法律層面,不同于民事訴訟領域所規制的“串通型”虛假訴訟,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所增設的虛假訴訟罪不以惡意串通為前提,而是強調只要行為人捏造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時妨害了司法秩序或嚴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權益,就涉嫌虛假訴訟罪。需要說明的是,虛假訴訟罪系選擇性罪名,其保護法益既包括司法秩序,也包括他人合法權益。“針對司法秩序而言,虛假訴訟罪是行為犯;針對他人的合法權益而言,虛假訴訟罪是結果犯。”〔2〕除立法機關修法立新規外,司法機關亦出臺多部指導性文件以規制愈演愈烈的虛假訴訟行為。為統一司法適用,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18年出臺有關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對虛假訴訟罪的構成要件予以細化,并明確了“情節嚴重”的行為類型,以有效打擊虛假訴訟犯罪行為。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11月發布有關虛假訴訟防范、整治的指導意見,就虛假訴訟的特征等基本問題進行梳理,并就虛假訴訟的常見案件類型和基本防控方法進行了釋明,提出了虛假訴訟多元化法律規制策略,彰顯司法機關對虛假訴訟行為的特征、常見涉案類型等問題的認知已逐步深入。

伴隨立法司法實踐的推進,學界關于虛假訴訟問題的研究亦不斷深入且視角漸趨多元。文獻中的“虛假訴訟”最初出現在2003年河南省人民檢察院聯合鄭州市人民檢察院舉辦的“虛假(惡意)民事訴訟”研討會,后浙江省高院于2008年出臺的首份有關虛假訴訟的指導意見第一次在規范層面提出“虛假訴訟”的概念。在前期研究中,學界對虛假訴訟的概念并未明確,一般認為虛假訴訟包含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冒名訴訟以及刑法領域的訴訟欺詐等多重內涵。〔3〕繼2012年民事訴訟法在法律層面明確對“惡意串通型”虛假訴訟予以法律規制后,學界多從法教義學角度探討相關制度的法理證成,著重研究虛假訴訟的概念及特征等基本問題,并對“第三人撤銷訴訟”這一新設制度給予較高關注。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設虛假訴訟罪后,學界對虛假訴訟的探討集中于虛假訴訟罪構成要件及虛假訴訟規制中民刑程序銜接等問題。當然,有關虛假訴訟法律規制的相關法理探討至今依然在進行。

基于上述梳理,不難發現,我國有關虛假訴訟的“民刑二元”法律規制格局已然形成,相關司法實踐以及學理研究也在不斷推進。然而,司法實踐中對虛假訴訟行為依然難以有效識別和認定。本文想要指出的是,我國當下的虛假訴訟法律規制,“不患立法之不足,而患識別難、認定難”。關于虛假訴訟法律規制的研究,應當在“立法論”“法律解釋論”等法教義學基礎上,探求有效識別、認定虛假訴訟的新思路。對此,證據證明機制可以提供新的視角,即識別、認定虛假訴訟,應立足證據規則、合理運用科學證明方法,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智慧。

二、虛假訴訟法律規制的現實困境

虛假訴訟的法律規制由識別、認定與懲戒三個層面構成。我國法律體系已有相對明確的虛假訴訟懲戒措施,代表性規范有民事訴訟法第115條和刑法第307條之一,但對虛假訴訟行為予以懲戒的前提是對之有效識別和認定。鑒于虛假訴訟多由當事人“惡意串通”或單方捏造相關事實提起,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對虛假訴訟行為的識別和認定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大難題。過往研究習慣于將虛假訴訟的“識別”與“認定”混為一體,實則兩者屬于不同概念。虛假訴訟識別側重于立案階段或庭審階段基于對虛假訴訟特征的把握識別虛假訴訟的相關線索;而虛假訴訟的認定則為庭審階段裁判法官基于案件事實和證據的分析評判對虛假訴訟形成確認。因此,有必要對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中的問題分開探討。

1.立案登記制下虛假訴訟多發,虛假訴訟識別難

為保障當事人訴權,貫徹“有案必立”的方針,我國法院系統自2015年施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立案登記制雖極大便利當事人提起訴訟,但同時給當事人的濫訴行為提供“溫床”。立案登記制下的審核方式主要為形式審核,很難發現形式上具有“證據充分”外觀的虛假訴訟。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出臺的指導意見雖提及法院立案窗口應張貼警示語、對當事人發放風險告知書等程序性事項,但對“有備而來”的當事人很難起到實質制止效果。有學者統計,立案登記制改革以來,僅2015年至2016年,虛假訴訟民事裁判數量的增加量即超過了2014年的總和。〔4〕

在此情勢下,有效識別虛假訴訟便顯得尤為重要,但現實卻面臨諸多困境。從理論層面分析,虛假訴訟識別難與“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下的民事訴訟制度有關,“民事訴訟的關鍵特性導致了虛假訴訟的可能性與現實性,這些特征分別是當事人的訴權、處分權和生效裁判的效力。”〔5〕我國民事訴訟領域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盛行“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典型制度為處分原則,即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支配和處分自己的實體權利、訴訟權利。民事訴訟法對處分原則的確認體現了民事領域對私權的尊重。基于處分原則,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自認制度,該制度的機理在于:只需一方當事人對對方主張的案件事實進行了自認,即可免除對方的證明責任,此時法院不得加以干涉。在虛假訴訟中,被告方往往對原告方所主張事實直接自認,助推原告訴訟請求的加速實現。處分原則和自認制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訴權對法院審判權的制約,但在虛假訴訟中,當事人正是利用這一“制約”來實現自身非法目的。此外,民事訴訟處分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調解制度易被濫用。法院調解制度近年來得到大力強化,既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司法審判經驗的總結,也是順應當下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題中應有之義,有其正當性。但法院調解不能泛化,法院調解應始終堅持“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這一基本調解原則。而實踐中,有相當部分的法官認為,基于處分原則,只要一方當事人同意另一方當事人所提出的請求并認可相關事實,法院便沒有必要再予以調查核實。這就為行為人實施虛假訴訟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實踐中大多數虛假訴訟案件是以調解方式結案也便不難理解。

2.證據裁判原則下虛假訴訟認定難

證據裁判原則,又稱證據裁判主義,是指認定案件事實需有充分證據予以證明,且證據間應相互印證、互不矛盾。該原則為我國司法實踐中長期恪守的證據審查判斷規則,系“以事實為根據”這一司法原則的現實表達,也是大陸法系演繹推理的基本要求。根據證據裁判原則的要求,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應具有“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法庭對證據的審查主要是圍繞證據“三性”展開。而在當事人惡意串通或捏造事實提起的虛假訴訟活動中,相關證據往往具有“形式真實性與關聯性”的外觀,相關證據本身為當事人串通或捏造,具有極大不可靠性。因此,傳統大陸法系演繹推理式證據審查判斷模式在虛假訴訟案件中很難有效發揮效用,證據裁判原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虛假訴訟的認定。

證據裁判原則對虛假訴訟認定的抑制作用主要體現在高度證明標準及印證證明模式兩個層面。首先,有關虛假訴訟認定的證明標準過高。證明標準是指負有證明責任的主體對相關事實的證明應達到的程度和水平。基于人權保障等高位法律價值出發,刑事訴訟案件事實的證明采用“排除合理懷疑”的高度證明標準自不待言。在民事訴訟活動中,大多數案件事實的證明采用“高度可能性”(或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09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對“惡意串通”這一虛假訴訟核心要件事實的證明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標準,該規范可謂民事訴訟領域特殊證明標準。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5條的規定,虛假訴訟認定后或將對行為人施以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虛假訴訟的認定意味著對行為人施以較為嚴厲的否定性評價。該規定的立法目的在于通過行使司法行政權打擊虛假訴訟行為,維護司法秩序,兼具強制措施與裁判規范的雙重屬性。〔6〕作為準行政處罰條款,民事訴訟法第115條的適用應遵循必要性原則。從這個視角考量,《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對虛假訴訟要件事實的認定采取高度證明標準有一定合理性。但其弊端顯而易見,該規定對虛假訴訟的識別與認定產生極大阻卻作用,實踐中要求權益受害人員對虛假訴訟事實的證明達到高度證明標準較難操作。過高的證明標準要求是造成實踐中認定虛假訴訟難的重要原因,會使得相當一部分虛假訴訟行為無法被法院認定,將對司法秩序造成嚴重損害。若虛假訴訟行為獲取了法院生效裁判,容易侵害案外第三人權益,進而有損司法公信力。其次,傳統印證證明模式在虛假訴訟認定中收效甚微。“證據學意義上的印證,是指利用不同證據內含信息的真實性來證明待證事實,亦指采用此種方法而形成的證明關系與證明狀態。”〔7〕印證規則屬我國司法實踐長期運用的“隱性規則”,“證據確實充分”這一概括性證明標準在司法實踐中的表現即為證據相互印證,“印證之于我國司法,已逐步完成了從經驗到理論、從理論到規范的變遷。”〔8〕虛假訴訟案件通常具有“證據充分”的外觀,為實現快速拿到勝訴判決這一非法目的,行為人往往會偽造證據實現“虛假印證”。“虛假印證,即在案證據之間能夠形成表面上的印證關系,但由于互相印證的證據自身不可靠等原因,導致證據印證關系具有虛假屬性,最終認定的案件事實偏離客觀真相。”〔9〕在“案多人少”現實壓力下,裁判法官一般不會穿透審查證據印證是否真實,“虛假印證”容易得到法官的采信。鑒于此,傳統的印證證明模式在識別防控虛假訴訟過程中功效甚微,適用空間不大。

三、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中的證明標準

基于法益保護的不同,在對案件事實的證明中,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確立了不同的證明標準。在刑事訴訟中,對案件要件事實的證明上,2012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53條引入了“排除合理懷疑”證明標準以明確“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要求。對虛假訴訟罪構成要件的認定應符合該標準要求,即當虛假訴訟情形嚴重,涉嫌虛假訴訟罪時,對涉案事實的認定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在民事訴訟領域,根據比例原則,涉訴民事權益的意義越重大,對其要件事實的證明標準要求就越高。根據不同事實關涉民事權益大小不同,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確立了以“高度可能性”為基本標準、以“較大可能性”和“排除合理懷疑”為例外標準的梯度化證明標準體系。《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08條所規定的“高度可能性”標準為民事案件中大多數事實的證明要求,可稱之為基本標準或一般標準,是指裁判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達到“極有可能”的內心確信,雖還有其他可能,但已經能夠得出“待證事實十之八九是如此”的結論。〔10〕“較大可能性”標準,即英美法系中的“優勢證據”標準,通俗講是指某事實的存在具有較大可能性,一般認為對某項事實存在可能性的證明達到51%以上的證據即可稱為“優勢證據”。我國現行法律規范中,較大可能性標準主要適用于說明對象(如法院裁定事項、救濟事項等)和初步證明事項(如民法典第1195條就網絡侵權訴訟應提交初步證據的規定)。〔11〕“排除合理懷疑”是指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達到“確信”且不允許反駁的程度,該標準主要是指《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09條就“欺詐、脅迫、惡意串通”等特殊事實的證明所要求達到的標準。根據本規定,民事虛假訴訟“惡意串通”核心要件的認定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高度證明標準要求。綜上,在目前有關虛假訴訟的法律規制體系下,不論是刑事領域還是民事訴訟領域,對虛假訴訟行為的認定上,在證據標準層面均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標準。該標準有利于實現保障人權等多元價值,但注定會使得相當一部分虛假訴訟案件難以得到認定,致使作出錯誤生效判決。又鑒于實踐中習慣將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混為一談,有必要對有關虛假訴訟識別認定中的證明標準予以進一步細化。

對虛假訴訟科以刑事處罰的證明標準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自不待言,本文將主要探討民事訴訟程序中虛假訴訟的證明標準問題。從規制虛假訴訟科學性的視角出發,虛假訴訟的識別與認定應采取梯度化證明標準體系。首先,在立案階段,對疑似虛假訴訟案件裁定不予受理的證明標準不宜過高,可以采用類似于英美法系的“優勢證據”標準。在立案過程中,發現存在虛假訴訟可疑線索時,該線索只要達到普通民事案件中的“優勢證據”標準,即可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此時需要立案法官或公安機關相關人員具有一定識別虛假訴訟的智慧或經驗。特別在對涉嫌虛假訴訟的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訴由進行審查判斷時,若綜合評判具有虛假訴訟的較大可能性時,基于“優勢證據”標準,可直接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其次,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對疑似虛假訴訟案件裁定駁回起訴時宜采用“高度可能性”普通民事訴訟證明標準。庭審過程中,對疑似虛假訴訟案件,法官對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只需產生合理懷疑,且當事人的舉證行為不能達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08條所確立的“高度可能性”標準,即可裁定駁回起訴。實踐中,法院對虛假訴訟的處理多以駁回請求為主,較少適用其他強制措施,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更是少之又少。原因在于若對相關行為人施以強制措施,前提是要對虛假訴訟形成確認,相較之下,“駁回訴訟請求”適用場域為法庭對當事人所提出的相關事實產生“合理懷疑”即可,該操作一般不會產生誤判情形,實踐中大多數法官采取該方案也便很好理解。再次,法庭審理過程中,若庭審法官對涉案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確信”,將要對相關行為人施以拘留、罰款等處罰措施的,應當對相關事實的證明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標準。不同于普通民事訴訟中的事實認定,確認虛假訴訟問題涉及對當事人訴權的否定,影響更大,原則上應適用比普通民事案件更高的證明標準。通常,民事案件事實認定采“優勢證據”或“高度可能性”標準,在確認虛假訴訟并將采取相關強制措施時,采用更高的證明標準,即采取類似于刑事案件中的“排除合理懷疑”證明標準為宜。

四、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的證明方法

近年來,“伴隨庭審實質化改革,證據審查判斷規則日趨精密。”〔12〕合理借助現代證據證明規則,有助于更好地識別認定虛假訴訟。鑒于虛假訴訟多由當事人“惡意串通”或“捏造事實”提起,大多直接證據由當事人偽造,傳統印證證明模式在虛假訴訟認定中失效,有必要重構虛假訴訟案件的證明路徑。以經驗法則為依托的自由心證證明模式作為印證證明的有益補充,在對虛假訴訟的識別認定中發揮著獨特作用。自由心證,是指庭審過程中有關證據和事實的判斷問題,由裁判法官基于客觀公正的良心綜合評判,法律原則上對此不作限制。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中,應強化自由心證的適用,即為有效識別認定虛假訴訟,應慎用“印證”證明規則,嘗試尋求間接證據或其他“蛛絲馬跡”發現虛假訴訟的線索。這需要法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自由心證”,基于公正客觀的良心,充分發揮庭審智慧,尋求有效識別虛假訴訟的突破口。有學者指出,“證據裁判主義與自由心證的衡平,對證據裁判主義缺陷削減的基本路徑即為確立自由心證制度。”〔13〕當然,這里的自由心證并非司法肆意,而應在依法的前提下,以邏輯法則和經驗法則為依托,對案件事實和證據予以全面、客觀地分析評判。自由心證的運用應強化裁判說理,“自由心證與司法肆意之間的區別在于法官能不能將自己的心證結論通過恰當的說理傳達給第三方并得到認可。”〔14〕《民事證據規定》第85條對民事訴訟自由心證的行使予以了原則性規范。

為有效識別認定虛假訴訟,“自由心證”證明模式具體運用中應遵循經驗法則的基本要求。“經驗法則既指具有普遍性及可適用性的知識定則,也指依靠這些普遍性知識進行證據與事實判斷的方法與規則。”〔15〕正所謂“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16〕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有關整治虛假訴訟工作意見亦指出,應對“原告起訴所依據的事實、理由不符合常理;當事人自認不符合常理”等情形提高警惕、嚴格審查。這里的“不符合常理”即為不符合經驗法則。經驗法則是和印證規則相輔相成的證明方法,證據相互印證本身應接受經驗法則的考驗。在虛假訴訟案件中,當印證規則失效時,庭審法官應當大膽啟用經驗法則證明方法,在證據極易“印證”或案件事實極易被“自認”時,應當努力探尋所謂“印證”與“自認”是否符合經驗法則的要求。在最高人民法院第68號指導性案例中,法院針對原被告是否存在真實借款事實問題提出七點有違常理且無法消除的矛盾之處,并基于其他證據對虛假訴訟行為形成確認,進而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裁決。此外,運用經驗法則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借助科學證據法則的輔助。科學法則所具有的高度確定性等特征一定程度可彌補經驗法則的不足。“科學法則是指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技術形成證據、搜集證據和檢驗證據,從而認定事實的證據法則。”〔17〕得益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當今訴訟實踐中,科學證據在相關案件事實認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大多借貸關系一般通過網絡轉賬方式實現,在網絡系統中或多或少會留下“痕跡”,運用技術手段容易發現相關事實疑點。在訴訟證明實踐中,如果說經驗法則是衡平證據裁判原則的“軟科學”,則可將科學法則稱為“硬科學”,兩者有機結合,共同助推訴訟證明的科學化。在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過程中,經驗法則與科學法則相互結合,可發揮事半功倍之效。如浙江省高院所發布的第二批打擊虛假訴訟典型案例“陳某與某銀行人格權糾紛一案”中,庭審法官即將經驗法則與科學法則相結合,充分發揮了司法裁判智慧。本案中,法官通過“察言觀色”方法發現當事人陳述中的疑點,并結合相關短信通話記錄等電子證據,有效識破了虛假訴訟。

結語

有效規制虛假訴訟,是信用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在虛假訴訟“民刑二元”規制格局已經形成的當下,虛假訴訟之法律規制“不患懲治不力,而患識別難、認定難”。立案登記制改革極大便利當事人起訴,但為虛假訴訟提供“溫床”,民事訴訟領域處分原則等制度使得虛假訴訟識別難,過高的證明標準及傳統印證證明模式致使虛假訴訟認定難。面臨以上諸多困難,為有效識別認定虛假訴訟行為,應結合科學的證據規則及證明方法。首先,構建規制虛假訴訟的梯度化證明標準體系。立案階段對相關事實的認定只要達到“優勢證據”標準即可對疑似虛假訴訟案件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庭審過程中對疑似虛假訴訟行為產生合理懷疑時,可基于“高度可能性”標準作出“駁回訴訟請求”決定;而當庭審法官對虛假訴訟行為產生內心“確信”將要作出相關強制措施時,對相關事實的證明應達到“排除合理懷疑”標準。其次,為彌補印證證明模式在認定虛假訴訟行為失效的不足,可充分發揮自由心證證明模式在認定虛假訴訟中的功效。自由心證并非司法肆意,而是以經驗法則為依托,基于理性、客觀、公正的良心作出裁判。經驗法則對虛假訴訟識別與認定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具體運用過程中結合科學法則可發揮更大功效,應予以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標準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標準匯編
上海建材(2019年1期)2019-04-25 06:30:48
美還是丑?
你可能還在被不靠譜的對比度標準忽悠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2015年9月新到標準清單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精品第一| 综合五月天网|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亚洲人成高清| 久久综合干| 亚洲人妖在线|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99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无码日韩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99性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第一页亚洲|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欧美日韩第三页|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福利视频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国产99在线|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a亚洲天堂|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午夜a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五月激情综合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婷婷丁香色|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69av在线|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91色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无线观看|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在线看片国产|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亚洲嫩模喷白浆|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国产精品污视频|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欧美a在线| 九九久久99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