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雅嫻 孫倩 張雅明 袁立敏(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相比于傳統廣播、電視、報刊等的信息媒介而言,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的信息交互與傳播,通常具有資源海量化、信息碎片化、形式多樣化、傳播即時化、雙向交互化等特征,受到廣大社會公眾的歡迎與追捧。因而抖音短視頻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運用,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科普、文化宣傳與傳播的正能量引領作用,可以在多元化、立體化內容生態展示的過程中,建立起學校、師生、社會民眾之間的信息傳播橋梁,幫助學生堅定思想信念、掌握知識技能,實現高校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學目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文化內容的傳播過程中,需要選取良好的傳播渠道、良性的傳播機制,才能保證一系列校園文化、師生人物、教學科研、日常生活等的信息內容,能夠及時準確傳遞到符合的對象之中。
而抖音短視頻平臺擁有用戶畫像、賬號定位、信息分類、按需分發等規則推薦算法,可以根據用戶的視頻瀏覽喜好、停留時長,作出快速精準的內容推送,使對某一內容有需求的用戶看到更多的相似視頻。在這一科學規范“算法推薦”機制的指導下,高校進駐抖音后,只要持續發布優質視頻內容,便可得到跟大號公平競爭的機會。利用抖音短視頻的“算法推薦”,豐富高?,F有的思想政治、文化傳播資源內容,將一連串相關的、類似的校園文化信息,在短時間內推送給感興趣的用戶群體,形成一種良性導向傳播的發展形態,帶動優質文化資源的更廣范圍傳播。
抖音作為具有即時傳播屬性的新媒體平臺,其在短視頻內容的搜集、拍攝與制作方面非常簡單便捷,通常以“秒”作為視頻計量的單位,不同用戶借助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就能夠完成抖音短視頻的拍攝、剪輯、制作、上傳與交互活動,幾乎可以達到瞬時拍攝、上傳、共享、感知的效果。
因而將抖音短視頻的信息傳播模式,引入到高校網絡內容整理、文化宣傳活動中,可搭建起用于對外宣傳、信息傳播的在線平臺,拓寬校園現有思想政治內容、文化互動與傳播的渠道。如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高等教育的頂尖學府,2018年以來注冊有“清華大學”“清華實踐”“人文清華”的抖音賬號,3年時間內共發布了642條視頻,涉及科普知識講解、科學發明、街頭采訪Vlog、校園風景、日常生活、英雄紀念等內容,受到廣大普通民眾的追捧與轉發,大大拓展了高校文化傳播、雙向交互的渠道,視頻累計獲贊量高達2700萬。
高校大學生對于外界思想價值觀念、文化信息等的瀏覽與接收,往往是根據自身個性、趣味的主觀喜好,進行海量的網絡文化、校園文化內容篩選。而抖音短視頻的多元化信息傳播,正是以年輕為主體,以年輕的個性、興趣愛好,作為短視頻內容制作、篩選、推薦與分發的重要參考因素,使大學生看到更多充滿正能量、正確價值導向的短視頻內容。
自2018年以來,不同高校、校園圖書館在入駐抖音后,都開始嘗試迎合廣大普通學生的審美喜好、個性特征,推出一系列的知識科普、讀書推介、文化宣講、生活分享、文藝活動等的短視頻內容,并通過線下文化教育活動、線上互動交流空間的融合,加強高校教師、學生、社會公眾等的思想價值碰撞與溝通,形成主流校園文化、非主流抖音文化的全面融合發展,滿足不同大學生多樣的思想文化、審美取向需求。
抖音軟件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對外宣傳的重要平臺之一,在官方賬號注冊后的運營過程中,存在著網絡文化平臺建設滯后、發展不均衡的諸多問題,且逐漸呈現出類似“金字塔式”的三角結構。如一些重點高校,擁有著更多的財政資金、更高的知名度,對官方抖音號的短視頻制作、內容運營也更加重視,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已經成為引領短視頻創作的頭部高校。
但與此同時,部分高校由于種種限制,在官方抖音文化平臺建設中投入的人力財力少,不重視短視頻內容制作、即時更新,在數月或數年發布的短視頻僅有幾條、十幾條,難以吸引大量的粉絲關注參與、評論、點贊和轉發,再加上缺乏專業團隊的維護與管理,逐漸成為無人關注的“僵尸平臺”。
以抖音短視頻為主要傳播媒介的網絡文化,具有向青年群體靠攏的特點,個性化、興趣化成為抖音短視頻內容制作與傳播的重要指標,這對高校教育主體的網絡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在抖音短視頻平臺現有算法推薦機制的限制下,“去中心化”的短視頻內容傳播中,在一定程度上會為優秀的高校短視頻內容,提供推薦、流量等方面的支持,但還存在部分充滿噱頭、質量不高的短視頻火爆的現象,加強視頻內容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導向尤為重要。
近年來不同院校在短視頻題材選擇、內容制作方式上,還存在一定的淺表性、雷同性。有的為追隨抖音短視頻的潮流,制作一些古風古裝、搞笑作秀、動感舞蹈等的網紅視頻,再搭配上專屬的抖音濾鏡、魔性BGM背景音樂,可以快速吸引普通社會公眾的關注、觀看和互動,同質化、質量不高的短視頻創作可能會使學生產生視頻瀏覽的倦怠感。而另一方面,反映校園生活、文化教育活動的短視頻卻得不到應有關注,難以保證高校本身思政理念、文化特色的建設與傳播。
高校抖音短視頻網絡文化平臺的建設,要以不同學科課堂教育、課下文化活動等作為主要內容,制作出符合高校價值取向的雙軌短視頻內容,形成線下思想政治教育、線上對外宣傳的文化傳播融合,來保證高校短視頻網絡文化平臺的建設質量。
首先在高校學科課堂教育的抖音短視頻制作、發布、傳播方面,可自建抖音賬號,設置多個門類的抖音短視頻教育教學板塊,包括專業公開課、知識科普、技術實踐、理工實驗、思政講座、文化講堂等板塊,在不同板塊中制作一系列的“抖課堂”短視頻內容,跟隨教材大綱、每節課的教育主題,設置30~50s的短視頻課程。另一方面,對于抖音短視頻課下文化活動的建設,結合學校歷史、著名人物、講座或講談、運動會、交流會、文藝活動、日常生活等內容,搜集或拍攝一系列有價值的圖像、對話片段,將多種素材剪輯、制作為具有正向價值導向的短視頻,在體現抖音短視頻個性化、趣味性的同時,引導普通社會民眾、大學生群體參與互動和傳播。
當前高校抖音短視頻網絡文化傳播平臺的建設,應通過打造多個校內抖音短視頻賬號,形成賬號與賬號之間的相互關聯、信息傳播連接,才能擴大單個短視頻賬號的信息傳播范圍、增強粉絲黏性與互動性,以提升不同院校抖音短視頻文化平臺、視頻內容的影響力。
因而基于這一融合性抖音短視頻網絡文化平臺的建設要求,可以“金字塔式”的矩陣作為抖音短視頻網絡平臺建設的理論依據,其中“金字塔”頂層為高校官方抖音賬號,也被稱為核心主導層,負責專業公開課、知識科普、技術實踐、理工實驗等的短視頻內容運營;“金字塔”中部為中間聯結層,包括高校職能部門、二級學院、教師主體等組成人員,負責校內日常生活、社會交際、文化文藝活動的短視頻制作與發布;“金字塔”底層則包含知名校友、學生干部、意見領袖等組織人員,負責抖音短視頻輿論導向的引導、有價值視頻內容的分享和傳播。通過以上多層級的抖音短視頻縱深平臺結構的建設,可建立起多層次、多主體互相交融聯結的抖音矩陣,加強高校教師、大學生、社會民眾等的上下聯動,增強短視頻網絡文化平臺的育人效應、信息傳播效果。
為彌補高校專業課程教育、校園文化傳播的不足,需要以校內教育管理部門、專業教師等為主體,廣大學生為參與對象,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高校抖音短視頻文化平臺。首先,為加快線下專業課程、線上公開課程、科普知識教育的融合,高校可聘請專家學者、名師團隊,利用已有的教材內容、實踐資源,進行一系列知識科普、物理或化學實驗、文化宣講視頻的制作,與學生學習過的知識作出一一對應、互相彌補,并將短視頻上傳至抖音平臺之中,成為公眾文化教育的系列視頻,吸引廣大社會民眾的參與學習。
其次,在高?!岸墩n堂”課程板塊、文化宣傳內容的設置中,要借助于抖音短視頻媒介的傳播優勢,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講解、總結歸納等的在線教育環節,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解答、師生共同總結,并搭配上符合短視頻情境的背景配樂,以及具有辨識度的疑問式、感嘆式標題,增強整個畫面展示的生動活潑性。因此,通過一問一答、互問互答的抖音短視頻教育平臺設計,能夠有效拓展校園文化的傳播渠道,加強線上線下教育宣傳的聯動合作,體現出“抖課堂”的知識科普、文化教育意義。
抖音短視頻作為高校思想教育、文化傳播的陣地,對校園學生思想觀念、社會思想輿論等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因而從這一角度來看,各高校應制定校內的新媒體文化傳播方案、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為高校抖音短視頻網絡文化平臺的建設提供支持。
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的指導下,借鑒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頭部高校的抖音短視頻平臺運營經驗,一是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國家公祭日等不同的時間節點,選定具體的短視頻創作主題,制作發布相關的英雄紀念、事件緬懷、事跡朗誦、文化講座視頻內容,將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抖音短視頻的內容傳播之中。二是由高校教師為主導,校內學生、社會民眾共同參與,開展線上的思想政治學習、對話交流活動,豐富不同社會主體的文化體驗,引導并塑造起網絡文化平臺的正確價值觀念、輿論導向。
在高校抖音短視頻制作的素材選擇、內容拍攝方面,應針對校內的歷史背景、文化價值觀念,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抖音視頻、音頻內容。圍繞著校訓、校歌、建筑物、運動會、文化活動、日常生活等主題,拍攝一系列的校園照片、視頻、音頻素材,再配合濾鏡、特效、畫中畫、裝飾貼紙的視覺動效,傳達不同高校的文化價值理念、師生生活狀態。如以“大學食堂創意料理”“大學運動會,拼搏吧健兒們”等為主題,拍攝與剪輯出或古老、或青春、或輕松愉快的短視頻,使其成為網絡傳播的爆款。
而對于高校抖音短視頻多樣化傳播方式的創新、完善,要通過以門戶網站、抖音為陣地,打通抖音與微博、微信媒介的互聯互通。利用大數據預測分析、算法推薦等的智能化技術,將制作完成的抖音短視頻內容,關聯與上傳至其他網絡平臺,滿足不同大學生、社會公眾群體的瀏覽需求,以實現網絡平臺中用戶關注、點贊、轉載的文化傳播。
相比于傳統的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而言,抖音短視頻的信息內容、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活動傳播過程中,要從不同受眾的思想價值觀念、文化娛樂需求出發,包括收集與制作更加新穎的抖音短視頻內容,采取快閃、鬼畜、畫中畫、交流對話等的剪輯制作方式,制作出一系列具有創意性、交互性的抖音短視頻。同時借助于在線直播彈幕、底部評論的渠道,吸引更廣泛的學生、社會公眾的注意力,加強短視頻運營者、公眾的雙向交互,使其參與到關注、評論、點贊和轉發活動中,以形成巨大的高校品牌影響力、文化傳播效力。
近年來,各高校紛紛入駐抖音平臺,通過多層次的賬號打造,發布涵蓋校園歷史、著名人物、教學科研、思想教育等視頻內容,吸引大量粉絲關注參與、評論、點贊、轉發的互動交流,且逐漸取代傳統媒介成為不同類型信息傳播的首選渠道。在這一網絡信息交互與傳播形勢下,高校網絡文化平臺建設、抖音短視頻網絡文化的傳播,可以依托校內專業的抖音運營團隊,進行面向公眾的創意性抖音短視頻拍攝、剪輯與上傳,形成諸如“抖課堂”、文化主題、科普教育、日常生活的推薦內容,及時向相關短視頻的閱讀用戶完成傳播,吸引社會公眾參與到關注、評論、點贊和轉發之中,進而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娛樂傳播的雙贏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