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劉穎
甘肅省蘭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出來”“管出來”和“四個最嚴”等重要指示精神,將監管體系建設作為全面落實屬地化監管責任,完善分級負責監管工作機制,創新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式的有效抓手,在全省率先試行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模式,不斷延伸和夯實基層一線監管網絡和能力,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機構的設置充分考慮到省會城市的特殊市情,為了保障全市436萬多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2009年市、縣兩級均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2012年市編辦發布《關于在各縣區鄉鎮加掛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中心牌子的通知》,要求按照“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制度、有場地、有設備”的標準,在61個涉農鄉鎮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中心,增設副科級建制一名。為了全面提升基層綜合監管能力,在鄉鎮監管服務中心全部配套農藥殘留速測設備和追溯管理設施,在502個蔬菜種植集中連片的行政村聘請村級協管員,建成“市、縣、鄉、村”四級監管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模式,不斷強化各級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層層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致廣大農民朋友一封信》(即“兩書一信”制度),敦促生產經營主體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為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為全面加強基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多次組織專人赴四川廣元、遂寧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借鑒社會治理網格化經驗模式,探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蘭州市2018年制定《關于設立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的實施方案》,分三年設立協管員隊伍,將監管力量下沉至村級各網格,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生產“小”“散”帶來的監管困境,并配套實施了《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村級協管員管理辦法》,充分發揮鄉鎮監管服務中心和村兩委的作用,落實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監管責任,有效調動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的工作積極性。
(一)區域定格,實現網格覆蓋。以鄉鎮為大網格單元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將蔬菜種植集中連片的行政村劃定為最小網格單元,明確網格監管區域。目前,共建成鄉鎮監管網格61個,村級監管網格502個,全市100%涉農鄉鎮和行政村均納入網格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由鄉鎮到村(社區)再到生產主體的完整、清晰的管理體系,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合力共建共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格局。
(二)網格定人,織牢防控體系。鄉鎮監管網格劃分為三級,其中一級網格監管員由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負責人擔任,二級網格監管員由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擔任,三級網格監管員,即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由各村推選具有豐富經驗的農技員或種植能手擔任,經村委會及所在鄉鎮審定、評議且公示后擔任,確保區域內日常監管工作落實到位,實現對各自轄區和目標任務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
(三)人員定責,落實網格任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域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由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能機構全面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組織領導工作,并細化三級網格員工作職責和工作規范,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年度考核。其中:一級網格監管員,圍繞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中心職責,負責本網格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組織實施和管理維護,指導和監督二、三級網格實施具體工作;二級網格監管員,負責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檢測、監督抽檢、行政執法、專項整治等工作,指導和監督三級網格日常監管實施情況,并向一級網格匯報本網格日常工作情況;三級網格監管員,具體承擔本網格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任務,負責收集、上報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對轄區內農產品生產單位和農資經營點開展巡查摸底,勸阻有關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違規、違法行為,定期報告巡查摸底情況,并協助上級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檢查和執法等工作。

為切實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每年組織鄉鎮監管員、基層檢測員及村級協管員參加線上專題培訓以及線下崗前培訓,至少全覆蓋培訓一次,重點培訓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快速檢測、質量安全監管、農藥安全使用等專業知識,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同時,根據《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村級協管員管理辦法》的要求,各縣區制定具體的村級協管員考核細則,結合實際情況增設考評指標,采用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年底通過檔案查看、實地調查等方式,對協管員全年履職盡責情況進行全面考評。通過建立考核機制,確定每名村級協管員考核等次,并將考評結果報市農業農村局,對優秀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對考評不合格的予以解聘,按規定流程另行重新選聘。考核充分激發了基層監管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工作熱情和效率。
近年來,蘭州市、縣(區)兩級大力爭取本級財政資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投入力度,目前,村級協管員年補助金為5000元/人,其中市級財政承擔60%,補貼額為3000元/人,縣(區)級財政承擔40%,補貼額為2000元/人。市、縣兩級均已將所需經費全部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有效確保了工作正常運轉。同時,各鄉鎮也投入經費3~5萬元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工作,支持鄉鎮監管員和村級協管員外出參觀培訓、交流學習、配備工作設備等,切實提高鄉鎮監管公共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