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杰 張偉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心電圖室,山東 德州,253100)
冠心病作為一種常見疾病,其發生與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造成的冠狀動脈管腔狹窄類心肌缺血和生活方式改變相關,發病率會因不良生活方式而逐漸增加,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滿意度[1-3],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研究也逐漸變多,診斷金標準為冠狀動脈造影。冠心病的及時診斷對于疾病盡早治療發揮著關鍵作用,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患者的疾病恢復具有積極的作用[4-7]。冠狀動脈造影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容易引發并發癥,且費用比較昂貴,不適用普遍的冠心病患者。運動平板試驗的開展能夠通過運動來衡量患者的疾病發生狀況,這種方法相對更加科學有效,其弊端是會增加患者的運動負荷,而動態心電圖是通過對患者冠脈血流量情況追蹤,分析患者的疾病變化情況,該方法的弊端為檢測時間長,兩種檢查均屬于無創檢查,顯著優勢在于操作簡單,可重復性較強,還能清晰準確地體現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狀況。本研究主要分析2019 年1 月~2020 年2月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關病歷資料,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中男68 例,女32 例;年齡62~77 歲,平均年齡(65.12±2.69)歲;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35±2.69)年。本研究經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所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本研究所涉及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全面,均符合《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 年)》中關于老年冠心病的診斷標準[8];②年齡>60 歲,經心電圖證實存在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等患者;③具有胸痛癥狀、思維比較清晰。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③存在肝腎功能方面疾病的患者;④不配合本研究者;⑤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⑥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史患者;⑦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患者;⑧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
所有患者均進行了以下三種檢查,三次檢查間隔 1~3周,各項檢查均由同一批醫師操作。
運動平板試驗:所使用儀器為運動平板分析儀(生產企業:北京百萬電子科技中心,型號:JC506-X-Scribe),檢測時需要同步導聯心電圖監測,詳細記錄受檢者運動時、運動后3 min 的心電圖狀況。陽性標準:①ST 段凸面向上抬高,超過3 次搏動J 點后89 ms≥0.1 mv;②ST 段下斜或水平下移,同時存在3 次以上的連續搏動J 點后80 ms 低壓≥0.1 mv;③運動后患者出現典型心絞痛;④患者出現心律多源性或頻發性早搏、心動過速等。
動態心電圖診斷:使用的儀器為迪姆動態心電分析儀(生產企業:濟南富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DMS300-4A),對患者24 h 的心電信息進行監測,并自動記錄患者24 h 心電信息,整個測試時間為上午12:00 至次日上午12:00。陽性標準:①疾病發作持續時間>1 min 或連續發作>2 次,ST 段的形態表現為水平、下斜、下降0.05 mv。
冠狀動脈造影:所選用儀器為血管造影機(生產企業:GE 公司,型號:Innova3100-IQ),陽性標準:冠狀動脈狹窄≥50%,或患者血管出現完全閉塞;冠狀動脈狹窄50%~74%屬于輕度;狹窄≥75%為重度。
比較受檢者運動平板試驗和動態心電圖診斷結果和診斷效能。以冠狀動脈造影為金標準,計算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
、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計算公式如下:
靈敏度=A/(A+C)×100%。
特異度=D/(D+B)×100%。
準確度=(A+D)/(A+B+C+D)×100%。
陽性預測值=A/(B+A)×100%。
陰性預測值=D/(C+D)×100%。
公式中A 為真陽性例數,B 為假陽性例數,C 為假陰性例數,D 為真陰性例數。
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動態心電圖試驗結果顯示,陰、陽性患者分別46 例、54 例;金標準結果顯示,陰、陽性患者分別25 例、75 例。動態心電圖診斷靈敏度為68.00%,特異度為88.00%,準確度為73.00%。Kappa 為0.438,P<0.001。見表1。

表1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動態心電圖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結果比較(n)
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運動平板試驗結果顯示,陰、陽性患者分別35 例、65 例;金標準結果顯示,陰、陽性患者分別25 例、75 例,運動平板試驗診斷靈敏度為82.67%,特異度為88.00%,準確度為84.00%。Kappa 為0.624,P<0.001。見表2。

表2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運動平板試驗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結果比較(n)
運動平板試驗診斷效能:陽性預測值95.38%、特異度88.00%、準確度 84.00%與動態心電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陰性預測值62.86%和敏感度82.67%比動態心電圖診斷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比較 [n(%)]
冠心病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老年慢性疾病,主要類型包括隱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和猝死型等,主要臨床表現為胸部壓迫性疼痛、悶漲感、劇烈疼痛等,患者在疾病發作時還會出現虛脫、出汗、呼吸短促等癥狀,疾病的發生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狹窄致心肌缺血有關。部分冠心病患者會出現冠狀動脈擴張極限儲備能力下降的現象,這在心電圖中無明顯表現,為了提升疾病診斷率,及時控制疾病發展,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做好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診斷顯得十分重要。在冠心病的診斷中冠狀動脈造影是金標準,但是因為該檢查具有創傷性,老年患者身體功能本身較差,極易導致并發癥發生,故在老年冠心病診斷中選擇一種科學無創的診斷方式非常關鍵[9-13]。平板運動試驗屬于十分有效的一種試驗方法,通過增加患者運動量來實現,誘發未表現出來的異常癥狀,檢查方式十分科學。一旦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冠狀動脈的儲備能力就會下降,當患者的運動負荷增加時,冠狀動脈血流量就無法滿足患者的身體需求。動態心電圖檢查能夠持續性跟蹤患者不同運動狀態下的心率狀況,有效地對患者的異常心電規律和頻率進行捕捉,保證診斷結果的準確度和有效度。
運動平板試驗和動態心電圖都是近年來運用較為廣泛的檢查方法,能夠為老年冠心病的診治提供有效依據。其中運動平板試驗需要通過改變患者的運動狀態來實現,對于患者的疾病狀況了解具有十分顯著的意義[14-17]。為了更好地將冠狀動脈患者的血流量情況體現出來,維持患者冠狀動脈血流量穩定,就要加強運動平板試驗,以充分體現患者的心臟負荷情況,該方法通常用于疾病的輔助診斷過程中。為了實現更好的檢驗效果,運動平板試驗還增加了對患者冠狀動脈血流量和變速變斜率的檢測。而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詳細分析和追蹤患者24 h 的心電變化,科學地對患者的異常心電情況進行捕捉,保證診斷結果的精確性,其與普通心電圖相比的優點更多,因為常規心電圖檢查記錄時間只限定在較短的時間中,呈現一段時間內的心電波形,只反映當時心電活動,然而患者的心電異常情況并不是總會出現,可能是在某一個時刻出現的,因此普通的心電圖無法將患者的心電異常情況體現出來,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查則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在整體檢查的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疾病狀況,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18-20]。本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平板試驗應用于老年冠心病診斷中具有顯著價值,能夠有效提高診斷敏感度,在本研究中,根據患者的試驗情況發現,后期需要加強對平板機的利用,注意合理調整平板機角度和坡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人為地增加患者的心臟負荷,加大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從而為疾病的發生提供條件。該檢測方法雖然與動態心電圖診斷優勢比較明顯,但其需要患者遵循一定的使用禁忌,存在急性心肌疾病和心肌炎的患者不適用。為了更好的保證診斷效果,就要重視試驗過程中禁忌證的把握,加強運動平板試驗與其他診斷方式的聯合,從而更有效的保證疾病的陰性檢出率和敏感度,為患者的后續疾病診斷提供依據。
如上述所示,對于老年冠心病的診斷,本研究通過比較運動平板試驗和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中的應用情況,發現運動平板試驗的診斷敏感度和陰性檢出率優于動態心電圖,其能夠十分科學清晰的反映患者的心電狀況,滿足患者的疾病診斷需求,利用價值更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