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雅軒
成都彭州市人社局結合工作實際,分析了在推進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意見及建議。
取證積極性不強。一方面技能等級評價的渠道扁平化分散,勞動者參加技能等級認定的便利程度降低。另一方面社會化評價機構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尚待加強,企業和勞動者對社會化評價機構在技能人員水平評價改革中的作用認知不足,導致技能人員參與技能等級評價積極性降低,社會化技能等級認定的技能人才在新增技能人才總量中占比較低。2021年,彭州市新增技能人才7931人,其中601人取得技能等級證書,占比僅8%,相較于2020年2682人取得技能等級證書,取證人數下降比例達77%。
評價資源不足。受區位因素、產業分布等影響,彭州市具備資質的社會化評價資源相對薄弱,目前入選備案的省屬用人單位、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僅4家,涉及136個職業(工種),難以滿足本地區技能人才評價需求。大中型企業存在技能評價標準、題庫資源、設備設施不夠完善和職業工種覆蓋面不廣等問題,社會化第三方評價機構也缺乏鑒定考核考評工作經驗。同時受資金和場地的限制,中小微企業不具備開展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資質與實力,加大了企業職工參加技能鑒定的成本。
市場認可度不高。企業職工、社會勞動者對企業、第三方評價機構的技能等級認定接受度較低。社會評價機構組織考核考評的質量可能出現考試難度降低、鑒定過程“摻水”等現象,社會化技能等級認定的“含金量”易受到質疑。企業自主評價的等級證書只有本企業認可,短期內還未實現行業內通行通認,難以得到市場完全認可。
監管難度升級。社會化第三方技能等級評價機構涉及到企業、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組織等多個主體,組織實施社會化評價過程中可能存在監管不嚴、認定權力濫用等問題,全面進行質量督導監管難度加大。社會化技能等級認定的管理人員、考評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培訓與經驗積累,容易出現政策落實不到位、質量督導把關不嚴等現象。
加大政策宣傳推廣力度。做好由“政府認定”轉變為“社會化等級認定”的過渡工作,加強對職業資格目錄、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技能人才評價等有關政策的宣傳和政策解讀。支持企業、社會化評價組織對標經濟發展中市場短缺和急需的職業(工種)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快形成技能評價標準,積極參與遴選備案。鼓勵具備技能等級評價資質的用人單位乘勢而上,發揮培養技能人才主體作用,大力培養技能人才。
優化技能等級評價體系。擴大社會化技能等級認定試點范圍,持續加強具備條件的企業自主評價鑒定的推廣工作,并針對社會勞動者和不具備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加大公開遴選第三方評價機構力度,推動中小微企業與第三方評價機構合作,制定適應自身發展需求的技能等級培訓課程。倡導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方式的多樣性,鼓勵行業、企業自主選擇過程考核、結果鑒定、業績評審、技能競賽、校企合作等多種評價方式。推動原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向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轉型,整合原職業技能鑒定單位的技能鑒定資源,促進其過渡為社會評價組織。
提高技能等級證書“含金量”。做好思想引導,逐步提升用人單位、勞動者對社會化技能等級認定的接受度。積極探索社會評價組織與用人單位共同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制度,形成相互監督機制,提高社會化評價鑒定結果的可靠性、權威性。探索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普通學歷證書的有效銜接,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有機融合,提高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社會公信力。
強化技能評價質量管理。加大社會化評價監管力度,從嚴遴選評價機構,細化監管流程,指導督促企業、機構建立評價前備案、評價中監管、評價后“回頭看”的監管體系。加強技能等級評價人員隊伍建設,指導評價機構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提高評價業務員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加強技能等級證書管理服務,規范評價流程,保證評價質量,提升社會化技能等級評價的權威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