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建立“3456”機制,千方百計穩增長、保就業、保民生,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政策預案。強化政策導向,通過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和援企穩崗支持力度等舉措,落實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各方責任,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
資金預案。在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基礎上,市、縣兩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就業失業狀況和穩就業工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充分利用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加大企業穩崗支持力度,切實發揮失業保險基金預防失業、穩定就業的作用。
應對預案。密切關注經濟形勢變化,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式和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增強風險意識,加強數據分析和形勢研判力度,加強協調配合,當風險聚集且達到設定條件時,及時啟動應對預案,供需發力、創業引領、服務推進,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建立駐外協調聯動機制。依托市政府駐外辦事機構、農民工服務站等載體加強溝通銜接,發揮前沿陣地作用,持續穩定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傳統勞務輸出地區就業規模,及時掌握農民工返鄉情況。
建立部門間協調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級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牽頭作用和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對重大、復雜、疑難事項定期梳理匯總、會商研判、妥善處置,形成信息互通、密切配合、快速反應的工作格局。
建立市縣鄉三級人社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市級負責監測匯總,分析上報相關情況??h(市、區)具體實施監測、調查、匯總上報。街道、鄉鎮負責收集相關情況,協助做好轉移就業工作。
建立人社系統內部應急處置機制。充分發揮人社系統內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職能作用,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聯合處置失業風險。
加強監測。做實做細登記的失業人員數據采集、動態更新、系統管理和統計上報工作,開展就業轉失業人員產業、行業結構分析,重點做好中小微企業失業人員監測統計。
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監測。開展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分析,對市場供求特征、勞動力流動趨勢、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綜合分析。針對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切實發揮市場供求信息在就業形勢研判中的基礎性作用。
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監測。重點對外出務工人數、返鄉人數、返鄉原因、就業創業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
加強失業動態監測。進一步優化失業動態監測樣本,提升樣本企業的典型性、代表性,強化監測數據分析運用,為研判就業形勢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產業園區企業用工監測。加強對全市工業園區的企業用工重點監測,建立日常聯絡機制,核實數據真實性,全面準確掌握企業用工情況。
支持返崗復工一批。依托市政府駐外辦事機構、農民工服務站等載體,摸清當地用工需求,通過建立“點對點”“一站式”服務通道,成規模、成批次地組織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返崗就業。
幫助招聘錄用一批。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依托各級人力資源市場和公共招聘網、“遂寧人社”“遂寧市農民工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遂寧農民工之家”小程序等,及時發布招聘信息,組織開展定向勞務協作。
投身鄉村振興解決一批。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鼓勵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業。
鼓勵重大項目吸納一批。發揮重大項目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加大以工代賑項目的實施,鼓勵優先吸納當地農民工和失業人員就業。
扶持創業帶動一批。充分發揮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引領作用,搶抓創建返鄉下鄉創業示范市、示范縣(市、區)等契機,鼓勵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并扶持其創業就業。
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協調有關部門,統籌公益性崗位和政府投資開發的社會化服務崗位,安置就業困難的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再就業。
今年以來,遂寧市已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139 場,發布崗位信息10.7萬條,幫扶全市1481家重點企業穩定用工12.26萬人,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7.57萬人,新增回引返鄉創業者1543人,回流農民工再就業4184人,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547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66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8%,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