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
問題導學法指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去探究、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有助于英語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順利落地。
問題是問題導學的基礎和關鍵。問題導學法中的問題要想真正起到啟發智力、促進思考、激發潛力的作用,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需要教師從學生出發去設計問題。
例如,在學習“Travelling”一課時,這一課語法教學的重點為“have/has gone to”“have/has been”的用法。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或詞組,看“have/has gone to”“have/has been”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運用的。然后切入正題:教師出示有關八達嶺長城、蘇州園林、柬埔寨吳哥窟、印度泰姬陵等旅游景點、旅游勝地的圖片,學生觀看后思考并回答問題:Do you like travelling? Do you know 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the world? Can you tell which country these tourist attractions belong to? Which places of interest have you been to?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on holiday? Where have you traveled? 你知道have/has been to 和have/has gone to 有 什 么 區別嗎?這種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的、層次分明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重點語法知識。
問題導學法的關鍵是讓學生以學習主體的身份去學習,因此,問題導學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創新的能力。問題導學法中的“導”,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時,既要認識到問題設計的重要性,還要注意問題的“導學”“導思”作用。
例如,在學習“Good manners”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how+動詞不定式”的用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對話,了解英國禮儀。然后出示一些帶有對比性質的圖片“Good manners in the UK and China”,之后讓學生思考問題:What are the pictures abou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politeness and British politeness? In China,when other people have a happy event,how to greet people? When people first meet,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How to behave in public places that need to queue up and be quiet?When there are old people at home,how to behave when eating?“how+to do”可以變換成什么形式? If you want to go to the UK,you need to know good manners in the UK,please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最后,讓學生組成小組一起探討問題,進行對話。在學生對話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獲取信息,給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引,如關于“how+to do”的變換,可以借助例句來總結規律。在直觀的例子幫助下,學生可以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掌握語法知識。
長期以來,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始終存在只關注語法知識教學,語法分析和學習缺少語境支持等問題。缺少語境支持的語言學習,很難讓學生了解語言的真正用法和含義。教師應借助一些生活化的問題進行語法教學或練習,讓學生通過深層探索,進行有效學習。
例如,由于“laugh 做動詞”的用法比較多,教師可以結合語境講述相關知識。在“laugh +介賓”結構中,常用的介詞有at、to、about、down、off、away等,教師可以給出例句:They often laugh at the boy because he is short!Cry to yourself,laugh to others see,this is what we call life.In fact,life is a mirror,you laugh about it,it will also smile for you!...。然后,讓學生翻譯例句,并在語境支持下思考laugh at、laugh to、laugh about 的詞義和用法。這時,教師還可以給出錯誤的例句:He is an interesting man,and find something to laugh at.讓學生思考該如何修改例句。最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運用短語造句。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深化學生的認知。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問題導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具備運用語法進行語言輸出的能力。所以,在語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語法知識教學、問題設計,還要結合語言應用原理,在應用場景中讓學生去應用語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關于“enough...to”的用法,不少學生對這個詞的基本結構“形容詞或副詞+enough to+動詞原形”雖有所了解,但是對“enough...to”與意思相近的詞組so...that、too...to的具體運用,卻掌握得不全面。為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出發,讓學生進行翻譯、填空練習,先讓學生提出問題,弄清楚enough...to、so...that、too...to 的意思和用法,再結合學生的練習情況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圍繞相關問題補充一些資料,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如enough 可以做副詞、感嘆詞、形容詞、名詞,它做形容詞時意為“充足的”,做感嘆詞時意為“夠了”;而且,enough 經常與形容詞、副詞一起搭配成短語使用(not enough,well enough,busy enough)。教師還可以創設具體的應用場景,通過問題引導和場景刺激,讓學生應用語法,進行語法練習。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為學生注入學習語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