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文
(永登縣紅城鎮初級中學,甘肅 永登)
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離不開體育鍛煉的,一直以來隨著社會和教育對學生成績的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一直屬于被忽視的狀態,很多中學由于升學壓力連學生每周僅有的體育課可能也會被替換成主課課程或者進行自學,這就導致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長此以往,導致很多學生肥胖以及心血管系統機能下降,這都是誘發成年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隨著現代教育的改革,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為主要目標,初中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能力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起來,那么初中體育教師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開展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體育教學效果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將體育游戲引入體育教學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哪些有益的影響。
結合體育游戲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有效理解體育的內涵與精神,并且得到更好的體育鍛煉。大部分體育游戲都具有非常豐富的內容以及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參與到體育游戲活動中,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擁有主體地位及主導性作用,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積極性,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學過程中結合體育游戲,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讓每一位學生都發揮出自己獨特的作用,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青少年學生都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好奇心不僅能夠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進行體育教學時,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學生設計出具有豐富內容的課堂活動項目,突破自身傳統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能夠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從而完成體育活動。教師要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并且在學生進步時給予肯定,能夠讓學生建立起成就感,強化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效率。
在集體活動當中展現出的集體精神,對每一位成員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并且讓每個小組進行比拼,當學生取得勝利時,教師應當對學生給予肯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調整,以此讓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到集體氛圍,逐步強化自身的自信心,為集體榮譽做出貢獻。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對體育項目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集體榮譽感。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隨著學生進入初中階段,課業壓力的提升,很多學生對體育鍛煉都沒有養成一個正確的習慣,自然對體育運動提不起興趣。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鍛煉,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通過組織熱身小游戲的方式融合進體育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以往對體育學習的固有印象。例如,在對“跑”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對跑步這種運動過于熟悉,所以學習的積極性比較差,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熱身小游戲“喊數抱團”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跑的具體技巧。首先給學生介紹規則:學生圍繞體育教師按照擺設的標志物逆時針組成一個圓圈,在慢跑的過程中,根據教師所喊的數字進行抱團,如教師喊的數字是“5”,那么學生需要5個人迅速地抱成一團,那么抱團結束之后,可能有些學生會落單,也有的學生可能抱團的人數與教師喊的數字不符,那么這樣的學生就要接受懲罰,如做5個蹲起等。在一輪游戲結束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具體姿勢的指導,讓學生在掌握正確的跑步技術之后,多次以快速跑、慢速跑等形式分別進行游戲,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愉快的游戲中學會跑步的正確技巧,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以往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都是嚴肅、認真的,這種課堂會給學生形成一種壓力,在課業壓力的緊張環境下,體育課就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僅有的鍛煉時間,體育教師必須要找到一種科學的教學手段來改善體育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下進行學習。那么如何讓學生在不乏味、不枯燥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且學生還能樂在其中呢?體育教師可以將體育游戲引入體育教學,不但能夠緩解學生長時間處于學習時的焦慮感和緊張狀態,而且能夠減少甚至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從而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例如,教師在進行“學會運動負荷的自我檢查”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記錄自己運動前的心跳次數,再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運動鍛煉來提高學生的心率指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小游戲,像“老鷹捉小雞”“趕鴨子”之類的,能保證學生參與進來,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監測一下自己的心跳情況,從而讓學生了解運動與心率之間的關系,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在跑和跳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跳躍能力和躲閃能力,同時也加強了自身的靈敏性,讓體育課堂的學習氛圍活躍、生動起來。
傳統的體育知識學習都是非常枯燥的,初中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體育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提高體育技能的同時感受體育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愛上體育運動,養成勤于鍛煉的好習慣。例如,在“仰臥起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團體仰臥起坐的方式來進行技能教學。教師組織學生圍成一個圈坐下,聽教師的口令或者哨聲,每一次的口令或者哨聲響起的時候,學生起來再躺下,這樣相比兩人一組的仰臥起坐方式更有趣味性。通過體育游戲形式的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的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堅持,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在面對輸和贏的時候學會怎樣去面對下一場的挑戰。
在體育教學中,結合體育游戲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在運動技能提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力量的爆發和心肺耐力,以此達到教育目標。例如,教師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由于立定跳遠對學生的腿部力量要求非常高,教師可以先通過一些鍛煉腿部力量的小游戲幫助學生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從而達到對立定跳遠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可以讓學生豎向排列,排成兩列或者三列的隊形,每個學生將雙手搭在前一位學生的肩上,抬起一只腿,單腳沿著跑道的白線跳躍三十米左右的距離。完成后每位學生與學生之間前后保持一米的距離,沿著跑道的白線雙腿左右再跳三十米的距離。最后讓學生橫向排隊,沿著跑道的白線雙腿前后跳躍三十米的距離。這三個項目每個項目做三組,通過這樣的練習,能夠加強學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通過這樣的游戲練習之后,學生對立定跳遠的基本技能就能更加輕松地掌握,并且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同時,體育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理性地對待挫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體育游戲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平臺,通過進行合作的體育游戲方式,在緊張的課業壓力下,學生能夠與同齡人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學生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合作意識。例如,在進行“崇尚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龍卷風跑”的游戲方式讓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游戲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每個小組由4~5名學生組成。每個小組的學生在比賽場地的起跑線后集體站立,在聽到教師口令后,各小組學生橫排站立,共同拿著一個長桿放在腹前,準備比賽。在聽到指令后,各小組學生開始共同拿著長桿奔跑,跑到中間的標志物時,按逆時針方向做集體繞桿的動作,形似旋風,在經過標志物后繼續向前跑,跑到第二個標志物,按順時針方向做繞桿動作,繞過標志物之后向回跑,途中集體再跳過一個障礙物。在小組都跑完后,游戲結束,以每個小組結束時間的長短決定勝負。通過這種游戲形式的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和心肺耐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比賽精神,提高學生的團隊凝聚力和合作意識。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體育教師將體育游戲科學地融入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長時間科學、有效的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呼吸肌的力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肺活量,增強心肺功能,是促進學生發育、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肌肉和骨骼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有利于學生肌肉與骨骼的發育,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與免疫力。學生通過對體育這門學科的學習能夠讓他們懂得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精神與意識,進而實現學生體育學習水平的快速提高,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能夠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