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東順
(甘肅省甘谷縣禮辛初級中學,甘肅 甘谷)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計算機教學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基礎實操技能,形成信息素養,能夠運用計算機搜集資料和解決問題等。為打造高效的計算機課堂,教師要基于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有效應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在創設課堂教學方法、構建翻轉課堂模式、創設課堂學習任務、靈活調整教學內容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精神,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計算機學科教學中,要有效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教師應當轉變傳統單調乏味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將過去枯燥的講解轉變為生動形象的講授,從過去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獲取,通過創新運用多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計算機知識與技能。
比喻是語言表達中經常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法,是用與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進行描寫、說明、類比甲事物,通過比喻可以生動、形象、具體地描述事物。比喻的方法不僅可以運用在文學表達中,還可以運用在教育教學中。中學計算機教學中,本學科中常常包含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專業術語、繁雜操作等,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如果直接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1]。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的比喻,將抽象、難懂的計算機理論與生活化的事物進行對比,將其比喻成具體的事物,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計算機原理與組成結構”的專題中,針對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硬件組成部分,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和其他設備,重點是主機的組成原件,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盤、顯卡、電源等;認識計算機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教師可以將計算機比喻成一個人,人體的各個部分相當于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比如,臉部相當于顯示器,大腦相當于主機,各種輸入設備相當于眼、耳、鼻,輸出設備相當于嘴巴和四肢,吃飯相當于供電。展示對應的圖文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從而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
新課改教育理念倡導教師創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探究精神。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這個教育理念,通過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前、課中與課后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中完成任務。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課中布置上機操作的相關任務,課后布置運用計算機創作的任務,這樣可以讓學生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操作,在具體操作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2]。
例如,初中計算機教學之“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的專題,在Office辦公軟件之Word軟件的使用教學中,在讓學生掌握大部分的基礎操作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項課堂任務或者課后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這項任務可以是制作家鄉宣傳頁、制作個人名片、制作新款手機的介紹頁。對這些任務的要求主要是:主題鮮明且突出,圖文并茂,邏輯清晰,條理清楚,能夠運用不同顏色、不同字號的文字進行表現,最好附帶一些圖表等。這需要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去互聯網上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借助Word軟件,加入精美的圖片,設計對應的圖表,完善相應的文字,采用圖文并茂、圖表并行的方式展現。各個小組完成任務后進行展現,教師進行點評與總結,多表揚和鼓勵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訓練操作技能,培養靈活運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學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要運用歸納總結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歸納總結主要是根據所學知識與技能歸納相關理論,總結實踐操作經驗,以此便于后續運用,達到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的效果,在歸納中提升,在總結中升華。在一些計算機板塊的教學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運用辦公軟件、思維導圖軟件等,在歸納總結后進行分享和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歸納總結效果,以便于在今后的學習與實踐中運用[3]。
例如,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學完關于文件及其文件夾整理的內容后,教師可讓學生歸納總結它們的操作方法,可以將其繪制成思維導圖,或者運用錄屏軟件制作成小視頻,如將C盤的一個文件夾移動到D盤中,操作步驟是:鼠標左鍵選中該文件夾,點擊右鍵選擇“剪切”,進入到D盤中,右鍵點擊“粘貼”。在Word軟件教學后,教師布置歸納總結設置頁面布局的任務;在Excel軟件教學后,教師布置歸納總結表格對齊方式、簡單公式計算的任務;在PPT軟件教學后,教師布置歸納總結新建文件、添加圖文和超鏈接的任務。對于其他文字、表格、課件的基本處理方法、網絡基礎及其應用、多媒體作品的制作等板塊,教師同樣可以布置歸納總結的任務。
移動互聯網與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催生出許多新應用、新業態,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工農業生產的效率。“互聯網+教育”的應用,對教育教學也造成了顯著的影響,以微課為核心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主題內容提前搜集與制作微課學習資源,課前提供這些微課學習資源,布置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課前研究基礎知識,留下一些問題,在課堂上繼續探究,留下疑難問題由教師講解,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例如,初中計算機網絡基礎包括三大部分的內容,即常見網絡設備及功能、瀏覽器的使用、網絡道德規范與合理合法使用網絡。針對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先布置自主學習任務,提供有關網絡基礎的微課資源,其中包括網絡的產生與發展、互聯網的運用等內容;布置自主學習任務:認識常見網絡設備及功能、瀏覽器收藏功能的使用、網絡道德規范都有什么。各組學生通過課前學習,可以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如家庭網絡設備主要是光纖入口、調制解調器、無效路由器、終端設備等,并留下一些難點問題。在課堂上,教師先讓各組交流與探討,試著解決網絡設備的組成架構等問題,之后根據學生展現講解難點和疑點。
中學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創新運用案例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競賽教學法等,根據不同的教學項目,選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布置課堂任務,可以采用競賽教學法,通過創設課堂學習任務,讓各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引領學生合作學習,最后根據各小組完成情況,對其進行量化評價與總結,獎勵和表揚排名前列的小組。
例如,在教學完成多媒體相關的知識后,基于“制作多媒體作品”的模塊,重點是運用PowerPoint、Flash、Photoshop這三大軟件制作相應的多媒體作品,教師可以布置相關制作任務,讓各組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如運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華為公司的簡潔演示文稿,運用Flash軟件制作小貓追逐老鼠的動畫,運用Photoshop摳除室外自拍照的背景人物。對于以上相關的制作多媒體作品的任務,各組學生需要先進行簡單研討,確定主要實施方案,繪制思維導圖,分配各自的任務,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創作任務。在各組學生完成制作任務后,教師根據之前提出的任務要求進行評判,進行量化打分,評選出前三名,對其進行獎勵和表揚,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鼓勵其他小組繼續努力,提升水平。
初中計算機學科的前后聯系不緊密,為了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掌握一些必備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或者實操技能,教師不必拘泥于教材原本的編排順序,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以此達到最佳的教學成效。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儲備和實操技能。
例如,基于排版和打印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調用未編輯處理的文件,對其進行排版和打印,并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講授建立文檔、漢字輸入、編輯方式、高級編排方法與技巧等,通過適當調整教學流程,可以將Word軟件的知識分散到其他部分的教學中,以便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計算機的應用價值,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計算機操作的相關知識,更高效地掌握相關操作技能。基于初中計算機教學的內容,教師靈活調整內容和順序,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計算機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包括信息技術簡介、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網絡基礎及其應用、制作多媒體作品、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等內容,加強計算機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這些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更好地解決各類問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可以根據計算機課程的主題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基本學情,有效應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引領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增加學生計算機理論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