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珍寶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實驗中學,甘肅 隴南)
“雙減”教育教學,能從根本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解決以往學業負擔過重這個問題,全面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展,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與成長。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理解“雙減”這一概念,從課堂教學入手,精減教學內容與課內作業,減少課外輔導,優化教學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創造輕松、有效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興趣,發掘學生潛力,使教學有發展性、拓展性,更有效率。那么,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如何輕松、有效地實施教學,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呢?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
“雙減”政策的目的,是在某種程度上把學生從繁重的學業負擔中解脫出來,在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展,開發學生潛力,讓學生快樂學習,高效學習。所以,要想遵循“雙減”教育的理念,落實“雙減”教育教學的目的,從學生入手,激發學生內動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是保證學生輕松學習、高效學習的基礎。
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很多學生在剛接觸的時候還有幾分好奇心,對于能用英語說幾個水果名或者動物名等興趣滿滿。可是,隨著英語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大量要識記的詞匯堆在學生面前,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缺少靈活、有趣的手段,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就會大大減少,甚至失去興趣,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學生有了這種心態,再簡單、再少量的英語學習任務,對于他們來說都將成為負擔,成為不得不學習的任務,而不是想學、愿學、愛學的內容。所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喚醒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愛上英語學習,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學得輕松、有效。
比如,創造積極的課堂環境,讓學生融入課堂,拉近學生與英語的距離,使學生產生主動獲得英語知識的欲望;注重情感交流,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融洽相處,也讓學生與英語學科產生關系,愛上英語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說、寫、用英語,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學生對英語學科以及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其英語學習不但會變得更加輕松,能享受學習的過程,還會更有效率,提升學習能力。
初中生雖然比小學生更成熟,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在學習中依然缺少目標性。學習對于大多數初中生來說是任務,是必須要完成的作業,不是目標。事實證明,沒有目標性的學習不但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還會嚴重影響教學效率。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的目標性。
比如,在教學“My name’s Gina”這一課時,對于本文中的陌生詞匯,如name,to nice,too,meet,your,Ms等,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熟悉,并掌握其中文意思;對于文中的重點句型,如—What’s your name?—My name’s...教師要求學生達到會讀、會認、會用的目的等。這樣制定計劃,結合目標進行教學,既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實現目標而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效率更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負重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目標性的培養,讓學生帶著目標學習,既有挑戰性,也有追求,更能激活學生的內動力,調動學生情緒,實現“雙減”背景下的教學目標,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筆者在調查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內動力,他們不知道為誰而學,為什么而學。學習純粹是被一種慣性推著走。如父母的期許、教師的希望、社會以成績評優劣的事實等,這些都在無形中推著學生被動學習,所以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不好,對于英語的運用也不理想。鑒于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激活學生的內動力,讓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獎勵;制訂學生能踮一踮腳夠得著的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等。只要學生有了內動力,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需要教師催,家長推,會主動、自覺地根據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復習,更會在課堂學習中提高注意力、專注力,認真聽講,力求獲得更多的新知,提高學習效率。
“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改革,旨在轉變傳統的知識傳遞與灌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技能的提升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與實踐運用,減輕學生的接受負擔與壓力,實現輕松教學、有效學習的目的。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轉變觀念,結合“雙減”教育要求,從以下幾方面掌控教學環節保證教學效率。
1.深研課本,有效備課
備課中,設計有效的教學內容是保證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作為初中英語教師,為了保證備課的有效性,一定要在備課過程中深研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的核心內容,并根據內容設計好教學的節奏、方法,預設好課堂要出現的一些問題、解決的方法等。比如,在給學生講授“How was your weekend?”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已有的知識儲備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設計內容,制訂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講授中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2.創設有趣情境,激活課堂氣氛
有的初中生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何在課堂上管理自己,集中注意力,獲得更多知識。但是要想讓他們在課堂上保持持久的專注度,教師還要尊重他們的天性,創設情境,激活課堂,喚醒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調動自己的情緒、智慧,聽講,觀察,思考,從而達到識記、理解、運用的目的。
比如,在講授“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過程中,我先結合學生熟悉的足球運動導入,引起學生好奇,再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呈現PPT課件,用相關的精美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氣氛,并突出教學的主題與內容,讓學生自然進入課堂,輕松、有效地進行學習。作為教師,要想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既要保證內容和方法上的優勢,又要了解學生的成長規律與學習心理,這樣才能使教與學結合起來,真正實現有效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有效,增強體驗感。
3.有效設計課后練習,鞏固課堂知識
課后練習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鞏固課堂知識的主要途徑。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后練習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擺脫“題海戰術”,避免面面俱到地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作業設計不但要針對性強,指向性明確,做到少而精,突出課堂的核心內容,還要重視作業的批改,引起學生注意與興趣。如做到及時批改、個性批改,給學生寫上有趣的評語、畫上有趣的表情包等。這樣不但能營造課后練習的輕松氣氛,讓學生樂于參與,還能保證課后作業的有效性,為課堂有效教學創造條件。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善于運用多媒體,任何內容都是采用傳統的講授方式。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們不了解多媒體的豐富性;二是不會熟練操作信息技術。多媒體是新時代課堂教學必備的輔助手段,不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勢必會使課堂教學減色、減分,影響教學效率。尤其是“雙減”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運用多媒體導入,呈現、總結知識,不但能活躍氣氛,提升效率,還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豐富學生的學習渠道。所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雙減”政策下,一定要熟悉信息技術,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技巧。
1.熟悉信息技術操作
作為新時代的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排斥新興的事物,要接受它、學習它。比如,教師要有意識地學習信息技術,熟悉它基本的操作技術,以便在課堂上能靈活運用,服務教學。
2.學會多媒體的運用工具
多媒體不但能幫助我們呈現精彩的課件,還能連接網絡,讓我們下載、應用我們需要的網絡教學資源。所以,為了充分發揮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教師一定要熟悉多媒體工具,如如何呈現課件、如何設計圖片、如何給閱讀配樂,以及如何把網絡上的資源引入課堂教學等。只要教師掌握了信息技術,了解了多媒體,他們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優化教學,減輕學習負擔,提升自己教學的自信與能力,促進教學發展。
總之,“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意在高效教學,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有利于學生發展性地學習,能升華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思考、多嘗試,結合素質教育和“雙減”政策的要求,創新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有效學習的同時,擺脫繁重的學業與課外培訓,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并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能力的提升,從而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落實“雙減”教育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