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紅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史家廟學校,甘肅 定西)
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學生如果在初中打好了英語學習的基礎,就可以為后期的學習做好準備。初中時期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大多是活潑好動的。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學科,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多種活動來掌握英語知識。但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大多圍繞單詞和語法進行講解,讓學生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面對這樣的情況,在當前的新課改和數字化教育中,教師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初中英語教學取得突出成效。任務型教學法是圍繞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完成學習,教師通過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的教學更加多元化,不再單純地以測試分數來呈現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組織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1]。任務型教學讓語言教學更加具有突出的作用。任務完成之后,教師會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語言學習上,表達自己的想法。任務型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它不排斥其他教學法的融合,這樣更貼合當前的素質教育。
任務型教學法是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師生間的英語對話交流和創設場景等方式,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完成一系列教學任務,學生能借助英語來實現學習和交流。通過任務的指導,學生在進行任務探究的過程中會高度關注任務的完成,在完成任務之余就完成了整個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都能被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任務型教學法在這個過程中具有真實性、針對性、激勵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可以使初中英語教學更具實效性。
任務型教學法的鮮明特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真實性。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設置任務,營造良好的情景氛圍,將學生熟悉的場景引入課堂教學,由簡單到復雜,由表面到內里,讓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在學習英語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聯系實際場景,提高溝通能力,在完成任務、體驗活動的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第二,針對性。針對性是指強化初中學生對信息的理解能力,加強學生的信息溝通能力。在設置任務的時候,學生需要充分了解任務,才能沿著任務的方向解決問題,完成英語學習。在設置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全身心地學習,因此,任務型教學法具有極強的針對性。第三,激勵性。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也具有激勵性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設置相關的任務。同時借助適當的鼓勵引導,使學生具有主動性,讓師生都能在任務型教學法中實現全面進步。第四,靈活性。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任務型教學法的靈活性特點十分突出,因為不同學生的情況各有差異,因此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發布不同難度的任務,讓學生能夠在逐漸解決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2]。
在開展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中,圍繞初中英語課堂的實際情況也要有相關的原則。首先,以任務為中心,教師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實際設置每一課的目標任務。另外,在任務設置過程中,給予學生的材料要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這樣才能讓整個任務更加真實,在靈活有趣的氛圍中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高效完成任務。這些任務活動可以從教材中挖掘,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整合,或者是利用網絡平臺來補充相關的資料,豐富任務。再次,設置相關的教學任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設置適當的任務,要貼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設置難度較高的任務;對于學習程度一般的學生,設置難度等級一般的任務;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設置基礎性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協助者,在活動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溝通情況。對任務的評價標準不是任務是否完成,而是觀察學生完成任務的途徑和完成任務的過程,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相關的評價,這樣才能讓任務設置真正地發揮作用。
任務型教學法符合當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理念。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是為了滿足考試而進行的教學,這樣的教學帶有極強的目的性,忽視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在課堂上只是注重對知識的傳遞,缺乏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初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情況下是以語法和語言知識講解為主,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新課改的重點就是改變傳統重視理論知識、輕視語言能力的局面,改革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任務型教學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為中心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團隊配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靈活地將其他教學方法和任務型教學法有機融合,不斷地豐富并拓展任務型教學法,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進步。任務設置要結合實際情況,如有拼圖任務,要求小組中的每個學生圍繞教學目標說自己的一段認知,最后構成完整的理論認知,讓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有全面的了解;羅列型任務是學生在聽過教師的講解后,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來陳述事實。此外,還有排列分類型任務、比較型任務、解決問題型任務、觀點交換任務、分享個人經歷、任務信息差任務和創造性任務。這些不同的任務需要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3]。
在指導學生學習新課之前,英語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導入式任務,一方面可帶領學生回顧舊知,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機會引出新課,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為之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任務型教學通過開課之前導入具體的任務,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基本情況,在調動已學知識的情況下,對新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和認知,也讓初中英語課堂突出成效。
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冀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1“School and Friends”時,學生要學習的課程主要有六課,分別是“Hello”“Teacher and Students”“Welcome to Our School”“What is it”“May I Have a Book”“Things for School”。通過對這幾章內容的全面了解,教師會發現這一單元主要是圍繞學校生活以及學生日常和朋友之間的溝通交流所展開的,因此在這一單元,教師所設置的任務可以是收集類任務。任務目標可以設定為“來到新學校之后,你會如何向他人介紹自己”,明確這樣的任務目標之后,學生就可以聯系小學時期學過的自我介紹以及和他人溝通交流的話語,為這一節課即將要學習的打招呼和了解學校做好準備,通過兩者之間的聯系,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因為該單元是初中七年級英語學習所接觸的第一單元內容,這一時期學生彼此之間還不熟悉,所以這時的任務設置可以是自主類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調查研究的方式來了解如何向他人介紹自己。經過匯總,學生就會發現,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大多是圍繞自己的姓名、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來進行解說。在這個過程中要掌握和他人溝通交流的一些基本語言。比如,不能直接向他人介紹自己,要有禮貌用語,如以“Hello!Nice to meet you.”來作為引導語,由此開展相關的對話。這樣的任務型教學更加靈活,可以讓學生在收集內容的過程中和他人主動地進行溝通交流。
根據教學流程和最終的教學目標,初中英語教師需提前設定好課中檢測練習活動,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幫助他們鞏固學過的內容。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會完全按照預設的流程推進,所以教師還要提前做好準備,多設計一些可供學生練習的任務[4]。這種多樣任務的模式,主要是讓學生課前完成任務,在課堂上表達自己是如何完成任務的,并且對任務的成果進行展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多樣性的趣味練習任務,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
例如,教學初中英語冀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3“Body Parts and Feelings”,這一課的內容非常有意思,分別講述了“Body Parts”“Colours and Feelings”“Tall or Short”“Happy or Sad”“Seeing a Doctor”“We All Look”。圍繞這一單元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開展一個有特色的活動,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然后說明一下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這種顏色、自己有什么樣的心情以及在此過程中,通過展示身體各部位,將身體各部位用英語表述出來,如張開雙手表示熱烈歡迎,合上雙手則表示自己不想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任務,小組成員通過協調配合表演一個小節目,表示自己的身體語言,將顏色和情感之間的關系通過唱歌、做游戲等形式介紹給其他學生,這樣就完成了這一單元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在完成趣味性任務的過程中輕松掌握相關單詞,也了解了顏色和心情的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每個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給予學生表揚,還可以設置一些針對性的小視頻和圖片展示,讓不同小組的學生來回答,如給出相關的圖片展示: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小男孩蹲在角落。問學生:看到這個圖片,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借助這樣的單一小任務再配合課堂上的任務展示,就可以幫助學生全面了解這節課所要教學的內容,通過教師對語法的講解,學生便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英語的學習。
在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堂的相關任務、完成過程、任務展示情況進行梳理,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看到自己小組所總結的關鍵信息。圍繞學生的情況,教師要展開延展式練習,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全面提升[5]。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任務設置靈活性的課后練習。在課后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要堅持減少數量,提高質量的原則,落實當前的“雙減”政策要求。通過設置靈活多樣的作業,如在學生完成了相關的身體部位和心情表達,以及認識了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情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描述一段生活中的場景。運用這樣的簡短寫作作業,幫助學生回顧課堂上學習的內容。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才能夠靈活地把握課堂。教師要結合具體的任務情況,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做好引導和觀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通過課前、課堂到課后任務的有效聯系,幫助學生實現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