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萍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基礎教學部,山西 太原 030000)
文化是地區和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中都有著獨屬于自身民族的文化。英國和美國是當前對世界發展影響較大的兩個國家,并且這兩國所使用的英語,也是當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世界通用語言。所以,這兩國的文化發展對世界文明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實際上從英國和美國發展的歷程來看,兩國在歷史進程層面以及社會文明演進層面,是有著非常強的相似之處。不過英、美兩國之間的文學評價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導致這種差異出現的根源是受到兩國不同文化因素的影響,所以兩國做出的文學評價也有著較大的差異。
英國文學受到英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在英國的文學內有著非常強的帝國敘事特性。因為在英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對英國社會發展影響最大的事件是大英帝國的崛起和衰落,這種情況使在英國創作的文學作品中有著非常強的帝國的色彩。許多英國的作家在進行藝術作品的創作時,會在文學作品中融入濃厚的帝國敘事色彩。通過這些文學作品的創作,幫助英國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征服世界。這種英國文學作品的特性充分展示了大英帝國時期,英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英國在發展過程中遵循的擴張主義。從大英帝國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在19世紀時,隨著大英帝國邁入鼎盛時期,英國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了頂峰。而隨著20世紀的來臨,大英帝國的殖民事業也逐漸地出現衰落。在這一時期,英國文學中的帝國敘事特性也逐漸地進入后期階段。這種情況就使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帝國主義色彩逐漸內斂。
同時,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存在著非常強的矛盾性。這一點表現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既具有烏托邦文學的特點,又具有反烏托邦文學的色彩。從本質上來看,烏托邦文學是擁有較強政治色彩的文學。在這種文學中,主要是對國家未來發展時的政治體制以及國家的民主政治發展方向進行了一定的預測和探索。在英國文學作品也有著非常濃厚的這一特性,主要表現就是在許多英國的文學作品中,將英國的政治制度作為了西方世界各國效仿的政治制度。16世紀,英國烏托邦文學在許多人文主義作家的推動下邁入了頂峰,這一時期許多英國的文學作家在作品中重點關注的就是人的自由和平等。而到了20世紀,英國國內的文學界則逐漸地將反烏托邦文學作為主流。實際上,在英國過去盛行的烏托邦文學,其實就是代表的英國國民,對英國未來政治發展的展露,而反烏托邦文學則是對英國社會過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集權現象進行全面的剖析,從而讓英國的國民和其他的英語讀者在對這些反烏托邦文學進行閱讀時,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極權統治的警惕。除此以外,當前的英國文學中往往以經驗主義作為創作的重要原則。許多英國文學作家在進行作品創作時,大多依賴個人經驗進行創作活動,很少有作家會在觀念和情感的世界中進行探索和研究。
美國文學在發展的過程中,最先出現的就是鄉土主義。自19世紀60年代起,鄉土主義逐漸成為美國各地社會文學發展的主流。特別是,隨著對美國近代歷史影響巨大的南北戰爭爆發之后,美國的文學發展邁入了全新階段。美國在這一時期所創作的文學作品更加側重于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在這些作品中主要揭露了農村地區窮苦百姓生活的艱辛,以及展示了在城市中基層的生活面臨的心理困苦,同時還直接記錄了在美國社會中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而到了19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文學的主流則成為批判現實主義,并且進一步地深化發展。直到19世紀末期,現實主義成為美國社會文學藝術創作的主要思潮,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下,所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中,主要揭露了美國不同階級之間所產生的矛盾,并且涉及了美國普通國民和壟斷資產階級矛盾下普通國民的日常生活。美國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逐漸地邁入成熟階段,并且對世界各國的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從事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創作的作家也更加重視描繪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摒棄了過去過于依賴個人思想情感和主觀態度進行的描寫。許多現實主義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時,直接揭露了社會陰暗面的本質。同時,在作品中將普通基層人民的現實生活進行了真實的表達,并且還努力地在文學作品中將角色個人心理狀態的變化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塑造出了許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以及經典的人物性格。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美國近些年所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中,整體的基調更加側重于家庭,創作出來的許多文學作品內描繪的重點是家庭的團圓。
除此以外,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也是美國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中,相較于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對人物情感的表達和人物心理的描寫更加輕松。這就使在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內,描繪的主人公往往在情感方面較為敏感,并且具備非常強的個人表現欲望。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其實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對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繼承和發揚。雖然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的來源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但是在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中的思想已經超脫了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不管美國的文學創作手法和創作風格如何變化,從美國文學發展的本質上來看,在美國的文學創作中仍然具備較多的現實主義文學色彩。美國當前時期的現實主義文學和過去的現實主義文學一樣,重點都是放在對社會黑暗面的直接揭露上。現實主義不僅是美國民族文學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承載美國文學發展進步的重要脈絡。
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美國是屬于一個典型的因為殖民活動建設起的國家,這就使美國國內有著多民族的特點。使美國并沒有統一的固定語言,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逐漸形成了具有美國特色的英語語言體系。而英國則是屬于擁有非常悠久歷史的國家,英語更是英國特有的文化體系,并且歷經了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符合英國實際情況的英語體系。這種特點使英國國內的英語文化,具備更加鮮明的階層性特點。所以,雖然英國和美國都是屬于英語國家,但是因為兩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使兩國在英語實際應用的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英國和美國兩國的母語都是英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國家形成了具備自己國家特色的語言習慣。英國的英語在發音的過程中整體呈現出的主要特點,是嚴肅而不失風度。而美國的英語則整體具備更高的流暢度。同時,在文學領域內,英國英語的英語詞匯具備更強的原始英語特色,而美國的英語詞匯,則是經過了美國人的演化具備了較強的北美地域性特點。從兩國的語言環境來看,美國人相對更加自由和灑脫。而英國人更加強調為人處世的謹慎,許多英國人在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存在更多的限制。這種特點使英國人擁有更高的文化自信,導致英國本土很少與外界進行充分的文化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文學的發展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
受到文字應用層面的多元化以及文學作品體裁多樣性的影響,不同的文學作品往往有著獨屬于自身的特性,這一點也是區分不同文學作品的重要基礎。作為針對英美文學作品做出文學評價的評論家,在開展文學評價的過程中,應當把握好差異性的評價策略,同時將提升文學評價的價值作為研究的主要目標,針對英美文學作品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從而幫助文學作品的閱讀者通過閱讀文學評價把握不同作品之間的差異,并且借助文學評價充分地展示不同作品的內涵,降低各種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難度,為英美文學評價體系奠定牢靠的理論基礎。
時效性是開展文學評價時選擇評價視角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評價時,更應當把握好時效性的評價策略。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了非常強的現實主義色彩,因此英美文學作品對后續開展的文學研究工作具有較大的價值。評論家要想利用好針對英美文學作品作出的文學評價推動文學創作的突破,就應當認識到時效性策略的重要意義。同時,以文學作品創作時所處的歷史背景結合作品的創作風格和藝術表現模式等進行研究,探究出文學作品的價值,從而進一步推動英美文學創作的發展和突破。
從英國和美國兩國文化內涵的實際情況來看,英國的文化內涵中具備明顯的保守特點。這種情況使英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并不愿意吸收其他國家文化的精華推動本國文化的發展,導致無法通過博采眾長的手段來實現不斷突破和提升,導致英國文學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近些年來也有部分英國的文學作家逐漸嘗試對文學創作的模式和文化內涵進行創新突破,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來突破英國傳統文化對英國文學創作與文學評價的限制。而美國的文學評價則具有非常強的穩定性色彩,美國的文學評價融入多民族的優秀文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具備更強的適應性。但是受到國家歷史發展的影響,美國的文學作品中的文化積淀弱于英國文學作品。但是,從當前世界范圍的文學發展來看,美國的文學作品的總數在世界文學中的占比不高,導致這種情況出現主要是因為美國的文學作品評價內涵不足,導致美國的文學作品在世界上受認可程度不高。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美國的文學作品評價呈現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美國文學作品在世界上受認可的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雖然英國和美國兩國都是同屬于英語國家,但是英國和美國兩國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語言差異。而語言作為表現國家文化的最直觀的形式,語言的發展和國家社會發展實際以及國民的日常生活習慣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不同的國家會有著屬于自身所獨有的語言習慣。正因如此,不同國家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會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因為在文學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往往有著更強的影響力,所以相較于常規的對話,文學作品的文化影響力,更加的深刻。所以,在文學作品存在的差異根源就是來自語言領域的差異。對英國人來說英語是母語,并且英語在英國歷經了千年的發展,在英國英語體系中蘊含了英國人獨有的、保守謹慎的特色。這種情況使英國人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中有著更強的英國色彩,并且英國作出的文學評論更加科學和謹慎。這種情況使英國文學作品在表現力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整體的文學風格過于保守。雖然英國文學評價在當前時期也在不斷地實現突破,但是英國文學評價和美國文學評價之間存在的區別仍然巨大。因為在英國文學中往往包含了英國厚重的歷史,這一特點使英國的文學評價很難實現對傳統的突破。而美國作為一個誕生于殖民活動的國家,在美國發展的過程中歷經了多民族文化之間的融合,這種特點在美國的語言文化中有著更加開放的文化特色。所以美國作出各種文學評價相較于英國作出的文學評價來說,更加偏激和開放。這種更加開放的文學評價,也是美國文學評價和英國文學評價之間存在的最大區別。在這樣更加開放的文學評價環境下,美國從事文學創作的創作者就可以更好地汲取其他國家地區文學創作的優秀經驗,更好地推動美國文學事業的發展突破。并且,正是因為美國文學評價開放的特點,使美國在進行文學評價的過程中,并沒有厚重的歷史負擔,這就使美國的文學藝術可以在吸收北美大陸土著文學精華的同時,更好地傳承英國文學的精髓,隨時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運用不同理論來推動美國文學的發展。所以,實際上美國文學也是有著全球化的特點,在美國文學中,可以吸收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學成果,使美國的文學評價更加開放和充滿創新。
文化歷史差異對文學評價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歷史背景下,創設出來的文學評價都具備不同的特點。從英國文學作品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在英國文學作品內往往呈現出了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變更色彩,在英國的文學作品內大多將英國近代的歷史變革進行了充分的描繪,這就使英國的文學作品有著非常厚重的色彩。同時,受到宗教的影響,在英國的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總是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本思想,這種人本思想雖然可以讓英國的文學作品更加滿足英國普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限制了英國文學作品的進一步發展。與英國相比,美國作為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融合國家,在美國國內經歷了獨立戰爭之后,其整體歷史文化氛圍是較為開放以及多元化的。不管是北美大陸的本土文學還是傳承至英國的文學,其實只是構成美國文學起源的一項基礎。真正意義上的美國文學應當是源自美國本身,雖然在美國文學中有著英國文學的影子,但是美國文學藝術也發展出了獨屬于自身的特色。美國歷史的這一特點,使許多美國文學藝術創作者,在進行文藝作品的創作時非常崇尚創新,并且更加強調在文學作品中揭露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項黑暗現實,然后通過揭露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現實展露出社會發展背后的本質。這種情況就使美國文學作品評價相較于英國的文學評價來說,整體的厚重度低。所以,美國的文學作品評價也呈現出了非常強烈的自由色彩,這一特點從根源上來看,就是受到美國整體言論自由的社會氛圍的影響。
人文主義指的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為了獲得更多的自由提出的思想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人文主義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然而,由于英美兩國文化存在的差異,英美兩國對人文主義的認識也存在著區別。英國的文學評論家對人文主義的認知具有保守色彩,而美國的文學評論家對人文主義的認識更加富有創新精神。從英國歷史發展的實際來看,雖然英國人對人文主義的保守認知并沒有長時間的延續,但是仍然對英國后世開展的文學評價造成了影響,使英國文學評價中蘊含了保守色彩。而美國的文學界并沒有受到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使美國的文學評論家在對各種文學作品作出評價時,往往不會有所顧忌,作出的文學評價也更為大膽自由。
英國相較于美國而言歷史文學悠久,并且英國也有著自身獨特的民族精神,英國的民族中對本民族的歷史有著較強的自豪感,這種情況使英國人無論是進行文學作品的創作還是進行文學評價,都有著較為穩重復古的特點。而美國則是屬于典型的移民國家,所以美國并沒有形成獨特的民族精神。這種情況就使美國文學評論家在開展文學評價時,更加地自由奔放,同時也更加認可多元化的文學藝術風格和作品文化內涵。
從英美文學評價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影響英美文學評價差異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歷史差異和不同的語言差異都會導致文學評價出現偏差,雖然文學評價受到個人知識儲備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但影響文學評價的根源仍然是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