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梅 王崢業
(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人才培養方案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作為職業教育來講,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必須建立在對有關職業教育的政策文件的認真學習和深入領會的基礎之上;必須在行業企業的參與下,在對行業和企業廣泛開展調研,對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等核心內容。現就結合江蘇省五年制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情況,探討如何做好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工作。
國務院2019年1月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明確指出要嚴把教學標準和畢業學生質量標準兩個關口。將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持續更新并推進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等的建設和落地實施,“鞏固和發展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行業制定國家教學標準、職業院校依據標準自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格局[1]。”
從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各類標準的建設將作為我國職業教育步入改革深水區后進一步提質增效的基礎和突破口。因此,各職業院校必須高度重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等教學標準的制定工作,并依據標準開展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工作。
2019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以下簡稱《教育部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是用人才培養方案取代教學計劃后,教育部為進一步明晰人才培養方案概念、規范制訂程序、明確實施要求、健全監督機制而出臺的首個專門文件。指導意見中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定義,指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職業院校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總體要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規范性文件,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及要求、制訂程序、實施要求、監督與指導等進行了規定[2]。各省各校在制訂指導性或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組織團隊成員認真學習此文件。
除教育部指導意見之外,各省各校也會出臺相應文件,也是方案制訂團隊必學內容。如管理江蘇省五年制高職教育的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印發了《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結合江蘇省職業教育實際和五年制高職教育特點,提出要“彰顯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并對五年制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內容及要求、制訂和實施要求、參考格式體例等進行了說明[3]。
根據各級指導意見,五年制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經歷了規劃設計、調研分析、起草審定、發布等幾個環節,可用圖1表示。
方案制訂團隊可由藥物制劑技術專業負責人和骨干教師,省內大中型藥品生產企業具有藥物制劑生產崗位實踐經驗的生產管理負責人和車間主任等組成,團隊人員類型要符合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職稱結構合理。
除學習相關文件和指導意見之外,制訂團隊還要學習與專業相關的部頒專業教學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課程標準和有關行業資料。如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團隊還學習了《藥物制劑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藥物制劑生產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查閱了最新版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等資料,為在進行方案制訂時能精準把握有關政策要求和方案中職業面向、培養目標和規格等部分內容的確定奠定了基礎。
調研分析是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方案的科學性、時代性、可操作性和職業相關性。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團隊通過網絡資料查閱、問卷調查、電話訪談、實地調研等形式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制藥企業,各校五年制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教師、畢業生和在校生等進行了調研。調研和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和相關崗位工作任務情況、往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及意見建議征集、在校生學情、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建設情況等,為進行職業分析和教學分析,明確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面向的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構建課程體系,明確教學團隊和實驗實訓設施設備要求等提供了依據。
制訂團隊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形成草案后,要廣泛征集專業教師、學生、行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并根據意見和建議對草案反復修改形成方案初稿,學校組織召開由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專家、專業教師、學生等參加的論證會,對方案初稿進行論證,并根據論證意見和建議修改,提交黨委會進行審定,通過后面向社會公布。
按照指導意見,職業面向包括所屬專業大類、所屬專業類、對應行業、主要職業類別、主要崗位群或技術領域舉例、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舉例等幾項內容,以上內容的確定主要來自專業目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職業大典、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和已有的“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及職業崗位調研。
根據指導意見,以及行業企業調研、職業分析和教學分析所得,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確定思路如下:
4.2.1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國家對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質要求,表述為“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二是專業相對應的職業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表述為“掌握藥物制劑基礎知識和技術技能”;三是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定位和國家對職業教育人才的規格標準,表述為“主要面向藥品生產企業,在藥物制劑、藥品質量控制等崗位群,從事藥物制劑生產及質量控制、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4.2.2 培養規格
培養規格包括素質、知識和能力三個方面的描述。素質的主要內容為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的通用素質要求,可參考相關專業的部頒專業教學標準。知識和能力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思想政治、法律法規、科學文化等公共基礎知識和語言、文字表達、溝通等基本能力,使本專業畢業生首先能夠滿足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二是醫藥相關專業知識和醫藥類專業通用職業能力,如化學、微生物、人體解剖生理、藥事法規,以及藥物的結構、性質、藥理活性等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使本專業學生具備一個藥學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并為學生繼續升學和崗位遷移奠定基礎;三是制劑生產崗位專業知識和能力,主要為藥物制劑生產所需的設備、工藝、質量控制和管理等知識和能力,使學生能夠直接從事藥物制劑生產崗位工作。
4.3.1 公共基礎課程設置
在公共基礎課程設置上,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前三年一般按照中等職業教育要求設置,后兩年則按照高等職業教育要求設置。因此,在公共基礎課程設置、各課程主要教學內容確定和學時分配上將嚴格執行教育部辦公廳2019年10月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部頒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和教育部指導意見中有關公共課設置的要求。
4.3.2 專業(技能)課程設置
專業(技能)課程設置要與培養目標相適應,要按照職業崗位(群)的知識和能力要求以及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學情和學制特點構建專業(技能)課程體系,專業課程內容要與職業標準對接。
根據以上原則,在進行崗位調研、職業分析和教學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藥物制劑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藥物制劑生產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本專業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技能)課程包括專業(群)平臺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限選課程和專業技能實訓課程四大類。其中專業(群)平臺課程與培養規格中的醫藥相關專業知識和醫藥類專業通用職業能力相對應;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課程與制劑生產崗位專業知識和能力相對應;專業限選課程可由學生自由選擇,包括藥品經營、藥學服務、制藥設備自動化等方面的課程,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可為未來考取藥品生產、經營、服務等相關“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服務,做到書證融通。
以上為江蘇省五年制高職教育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過程和主要內容的確定依據及思路介紹,可為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