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記
傳統游戲內容豐富,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與成長。傳統游戲能鍛煉幼兒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幼兒的文化素養,健全幼兒的人格品質,助力幼兒不斷成長。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傳統游戲開展幼兒教育活動。在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跳房子、丟沙包、滾鐵環、跳皮筋、做風車等豐富多樣的游戲形式組織幼兒開展活動。
傳統游戲趣味十足,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傳統游戲前,需要讓幼兒理解傳統游戲的教育意義。
第一,傳統游戲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快樂中完成活動。教師借助傳統游戲實施幼兒教育,能提高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幼兒能主動參與和配合各領域的教育活動。
第二,傳統游戲能夠鍛煉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傳統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的傳統游戲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有的傳統游戲能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還有的傳統游戲能夠鍛煉幼兒的運動能力,……由此可見,多樣化的傳統游戲能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鍛煉幼兒,幫助幼兒在快樂體驗中更好地發展。
第三,傳統游戲能促進幼兒品質的形成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幫助幼兒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于幼兒而言,其價值觀念、道德品質都處在亟待培養和建立的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傳統游戲來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在傳統游戲中,幼兒能夠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也能夠在游戲比拼中培養專注力和不驕不躁的品質,更能夠自信做自己,學會贊賞他人。由此而見,傳統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形成美好的學習品質,促使幼兒實現全面發展。
第四,傳統游戲能夠強化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幼兒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能了解不同傳統游戲的發展歷史,這有助于幼兒對傳統游戲的感知和理解,有利于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為了讓幼兒在多姿多彩的傳統游戲中更好地體驗游戲和感受游戲樂趣,從而促進其個人能力的鍛煉與提升,筆者結合傳統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方法進行詳細分析,希望借此提升幼兒參與傳統游戲的興趣。

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跳房子”游戲對幼兒進行教育引領。“跳房子”游戲實施起來比較簡單。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游戲的位置,并用油漆在地面上畫出大小適中的方格狀或飛機狀等形狀的“房子”。其次,教師需要詳細地給幼兒講解“跳房子”的基本步驟和技巧,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掌握“跳房子”游戲的參與規則。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反復練習,以幫助他們盡快掌握游戲技巧和強化肢體平衡能力。教師組織幼兒開展“跳房子”傳統游戲,不僅能提高幼兒跳躍、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還能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傳統游戲的魅力。
例如,筆者在帶領幼兒開展“跳房子”傳統游戲時,用油漆為幼兒繪制了兩個“房子”的賽道。在筆者繪制賽道時,幼兒就紛紛走到筆者身邊,詢問筆者畫的是什么,筆者向幼兒介紹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游戲,并詢問幼兒想不想參與,幼兒躍躍欲試,積極回應。在活動正式開始前,幼兒看著好看的游戲賽道十分興奮,筆者給幼兒進行了教育示范。在筆者完成游戲示范后,幼兒陸續走到賽道前,并依照筆者演示的步驟進行“跳房子”游戲。雖然很多幼兒沒能一次性完成整個賽程,但每一位幼兒的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筆者鼓勵幼兒繼續嘗試,越來越多的幼兒能在賽道中順利完成整個賽程。嫻熟的動作、燦爛的笑臉表現了幼兒在“跳房子”游戲中收獲的快樂。幼兒從開始的不熟練到最后能一氣呵成地完成整個賽程,由此可見,在游戲中,幼兒增強了承受失敗、堅強面對的勇氣,也提高了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丟沙包”傳統游戲,鼓勵幼兒在戶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丟沙包”游戲實踐?!皝G沙包”游戲趣味性強,符合幼兒好動的特點,有助于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一開始,幼兒的反應能力可能比較慢,經常會被沙包打到,但是在反復訓練和小組合作互動的過程中,幼兒能逐漸掌握“丟沙包”的游戲技巧?!皝G沙包”這個傳統游戲的運動量很大,能培養幼兒敏捷的反應能力,也能幫助幼兒在快樂的互動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例如,筆者帶領幼兒開展的“丟沙包”傳統游戲。筆者邀請三個幼兒為一組進行游戲實踐,其中兩個幼兒負責扮演“打手”,另一個幼兒負責扮演“小鴨子”的角色。在以“小鴨子過河”為主題的趣味“丟沙包”游戲中,扮演“打手”的幼兒需要通過丟沙包打中場上的“小鴨子”,而“小鴨子”需要努力避免這兩個“打手”的攻擊,順利“過河”。“丟沙包”游戲剛開始時,幼兒的反應能力還不夠敏捷,經常會聽到幼兒發出“啊”的叫聲——這是“小鴨子”不幸被沙包打中了。但隨著游戲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小鴨子”能躲避“打手”的攻擊,順利完成“過河”的任務。由此可見,“丟沙包”傳統游戲不僅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得到發展,還能鍛煉幼兒的肢體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通過教育觀察,教師發現部分幼兒的專注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開展“滾鐵環”傳統游戲。在“滾鐵環”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排成一列,然后,給每一個小組分發3套滾鐵環的道具。教師需要詳細地給幼兒講解“滾鐵環”游戲的基本技巧,鼓勵幼兒反復練習、積極參與。一開始,部分幼兒可能會因為沒掌握技巧而反復失敗,會有些氣餒。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從而幫助幼兒形成百折不撓的良好品質。
例如,筆者在帶領幼兒開展“滾鐵環”傳統游戲時,將幼兒園儲存的滾鐵環道具分發給每一個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有一套滾鐵環道具參與游戲。因為“滾鐵環”游戲具備一定難度,所以筆者通過游戲演示、技巧教授等步驟帶領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開始練習時,很多幼兒一放鐵環,鐵環就會倒。幼兒雖然屢戰屢敗,但是愈挫越勇,逐漸掌握了滾鐵環的技巧,且能夠在將鐵環推出去后及時跟上節奏,用手中的鐵棍推著鐵環不斷前進。練習環節結束時,越來越多的幼兒向筆者發出“喜報”,表示自己能推著鐵環走很遠。筆者向幼兒豎起大拇指,肯定了幼兒的成長和進步。在幼兒具備了一定的游戲能力之后,筆者請幼兒分成4列,鼓勵幼兒進行“滾鐵環”游戲接力比賽。趣味化的游戲比賽為幼兒營造了緊張的氛圍,促使幼兒積極地展示自己的本領。由此可見,“滾鐵環”傳統游戲不僅能使幼兒了解和掌握傳統游戲技巧,還能提升幼兒專注力,這對幼兒的未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可以逐步提高傳統游戲的實踐難度。以中班和大班幼兒為例,教師可以在教育活動中開展“跳皮筋”活動,從最簡單的“跳皮筋”動作開始,教師可以反復展示“跳皮筋”的動作要領,讓幼兒能逐漸掌握“跳皮筋”的動作技巧。“跳皮筋”活動可以給幼兒營造一個和諧的集體氛圍,促使幼兒與他人積極配合、互相幫助,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強化幼兒集體意識。
例如,筆者帶領幼兒參與“跳皮筋”傳統游戲時,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積極參與、認知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開展,筆者發現幼兒不僅能掌握各種各樣的跳皮筋方法,還在游戲實踐中形成了互相幫助的美好品質。在筆者邀請幼兒參與“跳皮筋”戶外活動時,幼兒能夠自行組隊,分別規定好撐皮筋和跳皮筋的人員。在玩一段時間后,3名幼兒進行角色互換,保證每一名幼兒都能體會到“跳皮筋”游戲的樂趣。筆者很好奇,便詢問其中一名撐皮筋的幼兒:“為什么你先選擇為大家撐皮筋,而不是跳皮筋呢?難道你不想先玩嗎?”幼兒有些不好意思地搖頭,說:“我也想先玩,但總會有第一個撐皮筋的人。大家只有互相幫助,才能玩得開心。”由此可見,“跳皮筋”傳統游戲的實施,不僅能幫助幼兒形成互相幫助的意識和品質,還能讓幼兒為集體活動奉獻力量。
風車因精美的造型吸引了很多幼兒。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做風車”傳統游戲融入幼兒教育,鼓勵幼兒了解風車的文化和風車的制作方式。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利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次性筷子、彩紙、大頭針等物品進行操作,幫助幼兒掌握風車的制作方法。做風車和玩風車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使幼兒感受到傳統游戲的魅力與趣味。
例如,筆者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幼兒展示風車的圖片,并詢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幼兒回答:“這是風車?!惫P者繼續詢問:“你們想制作一個漂亮的風車嗎?”幼兒紛紛舉手響應。于是,筆者將收集的一次性筷子、彩紙、剪刀、大頭針分發給幼兒。筆者讓幼兒先將彩紙對折,并用剪刀沿著折痕裁剪。接著,筆者讓幼兒互相幫助,一名幼兒負責摁住風車的四個角,另一名幼兒用大頭針將其固定。最后,筆者讓幼兒將制作好的風車固定在一次性筷子上,風車就制作完成了。輕松愉快的“做風車”活動不僅激發了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還充分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每一位幼兒教師都需要充分考量傳統游戲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傳統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在傳統游戲活動中,幼兒能夠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在豐富多樣的游戲中鍛煉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傳統游戲能強化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