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西京醫院幼兒園 李 洋 張佳琪
設計意圖:幼兒偶然間得知我懷孕,這件事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每天都有幼兒跑過來摸摸我的肚子,并問我很多問題。琪琪老師提醒我應該把懷孕這件事當做一次課程活動來開展,我也意識到當幼兒關注到“寶寶從何而來”這一問題時,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生命啟蒙教育就此開始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表現。”因此,為激發和解決幼兒對生命起源的興趣和困惑,同時正面回答“寶寶是從哪里來的”這一問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該活動是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的初步嘗試,也是讓幼兒體會媽媽懷胎十月、艱辛不易的最佳時機。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寶寶是從哪里來的以及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過程。
2.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并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3.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及撫養幼兒成長的艱辛。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請爸爸媽媽聊聊自己出生時的故事;觀察媽媽一天的生活。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精子、卵子等圖片);寶寶生長發育視頻、“媽媽對我說”視頻;音樂。
其他物品:氣球若干、地墊3塊、跨欄1個、紙屑若干、垃圾桶1個。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以視頻引題,設疑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師:小朋友們,請問你們知道自己是從哪來的嗎?你們知道媽媽肚子里為什么會有小寶寶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作答。師:你覺得媽媽說的話是真的嗎?那我們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二、觀察圖片、視頻,通過科學的方法了解自己的由來及生長過程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精子和卵子。師:精子(卵子)長得像什么?為什么?2.通過觀看視頻、創設精子游泳大賽的情景,引導幼兒了解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感受爸爸媽媽有寶寶后的喜悅。師:有了寶寶后,爸爸媽媽的心情怎樣?幼:很開心,因為我們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3.觀看視頻,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生存、生長的。⑴觀看視頻,了解受精卵變成胎兒的過程。

師:受精卵越來越大,長出了骨骼、心臟和大腦;漸漸地,小手小腳出現了;再慢慢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也開始發育,頭已經占身體的一大半了;沒多久,小手小腳和五官也越來越明顯了;最后受精卵長成了寶寶的樣子。就這樣他越長越大,從受精卵到小寶寶,他在媽媽的肚子里足足待了10個月呢!⑵觀看視頻,了解胎兒通過臍帶攝取營養的過程。師: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沒有食物,那他是怎樣獲得營養的呢?幼兒通過觀看視頻得知:寶寶的肚子上有一根和媽媽相連的帶子——臍帶。媽媽吃下去的食物變成營養,經過臍帶輸送給了寶寶。三、創編活動:在媽媽的肚子里1.觀看胎動視頻,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會動的。2.請幼兒大膽猜想:“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會做些什么?”注意:先啟發幼兒,再引導幼兒觀看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視頻。3.指導幼兒跟隨教師的口令——躺在地墊上,學做寶寶蜷縮在媽媽肚子里的動作。四、情景表演“學做媽媽”并觀看分娩視頻,感受媽媽懷胎十月的艱辛1.情景表演“學做媽媽”。⑴請幼兒講述媽媽,懷孕后帶來的不便。⑵請準媽媽分享懷孕后生活上的變化。⑶情景表演“學做媽媽”。請每位幼兒在衣服里塞入一個氣球,跟隨教師創設的情景表演懷孕的媽媽。教師按照“小心走路—彎腰打掃衛生—蹲下系鞋帶—扶著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的流程進行語言提示。師:帶著氣球做動作和不帶氣球做動作,哪個更容易?帶著氣球做動作時你看有什么感受?幼:帶著氣球做動作不容易,而媽媽懷孕時帶著比氣球還重很多的寶寶更不容易,但媽媽不怕辛苦,因為有了寶寶,媽媽就是最幸福的人。2.觀看分娩視頻。3.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師:寶寶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媽媽付出了很多很多。現在你們已經長大了,想怎樣感謝媽媽呢?你們可以對媽媽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呢?[活動延伸]提前請幼兒媽媽錄制好視頻,活動最后請幼兒觀看“媽媽對我說”的視頻短片,促使幼兒的情感得以升華。反思:激發幼兒愛的情感是課程活動的重要目標。然而,幼兒愛的情感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幼兒通過在實際生活和課程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和感受獲得的。本次活動通過“老師懷孕了”這個契機,讓幼兒體會來自父母、同伴、老師的關愛。如若幼兒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習慣,那么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就很難做到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因此,加強對獨生子女的情感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有言:“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從小培養幼兒關愛父母、愛護同伴、敬愛老師的品質,從小在幼兒的心中播下愛的種子,幼兒才能在良好的環境熏陶中健康成長,愛的情感才得以不斷升華。教師在引導幼兒學做動作時,最好言語夸張、富有童趣,這樣幼兒才能更容易沉浸在游戲中。隨著活動的推進、情感的升華,幼兒在表演過程中體驗到媽媽懷孕的不易。
反思:
激發幼兒愛的情感是課程活動的重要目標。然而,幼兒愛的情感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幼兒通過在實際生活和課程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和感受獲得的。本次活動通過“老師懷孕了”這個契機,讓幼兒體會來自父母、同伴、老師的關愛。如若幼兒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習慣,那么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就很難做到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因此,加強對獨生子女的情感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有言:“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從小培養幼兒關愛父母、愛護同伴、敬愛老師的品質,從小在幼兒的心中播下愛的種子,幼兒才能在良好的環境熏陶中健康成長,愛的情感才得以不斷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