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郭 錢
雨過天晴,我帶著孩子們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路過開心果園時,看著滿樹的果子,孩子們期待地說:“老師,我們好想嘗嘗果子啊!”“小傻瓜,這些果子都是綠的,還沒成熟呢!”小朋友們嘻嘻哈哈地笑起來。這時雨雨噘著嘴不滿地說:“老師,堯堯踩水坑,濺了我一身水,我的褲子都濕了。”我過去一看,雨雨的褲腿果然濕了一片。
原來,雨后的幼兒園路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水坑。這些水坑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堯堯高興地蹦著跳著踩水坑,可沒想到自己的無心之舉卻讓旁邊的小朋友遭了殃。眼見堯堯跳水坑跳得這么開心,其他幾個小朋友也想試一試。看到孩子們開心的模樣,我不忍阻止,但又不能濺濕衣服,怎么辦呢?我走過去問堯堯:“你在玩什么游戲呀?看起來很好玩!”堯堯說:“我在踩水坑,可好玩了!”“真的嗎?”我故意露出好奇的表情說,“那我也試試。”說著我輕踩水坑,故意激起水花。“一點也不好玩,我的鞋子都濕了。”我假裝不開心地說。
看著懵懂可愛的孩子們,我問:“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來一場跳水坑大賽?”“想!老師,我們想!”“老師,怎么跳?怎么比賽啊?”“我們跳水坑的游戲規則就是:鞋子、褲子和衣服都不能濕,也不能讓旁邊的小朋友受到‘傷害’,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老師,我有辦法,雙腳使勁跳,跳過水坑,不要跳到水坑里就可以了。”“老師,我也有辦法,我們可以跑起來,一步邁過那些大水坑。”孩子們思考怎樣跳水坑的時候還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原來所有的水坑都不一樣,它們有大有小、有長有短。于是,孩子們根據不同的水坑預想了不同的跳法。“好吧,現在我們根據小朋友們想出的辦法來試一試,看看會不會濺起水花。”辰辰躍躍欲試:“老師,先讓我來。”只見辰辰雙腳用力一蹬,起跳,完美地跳過水坑落地。小朋友們高興地歡呼起來,紛紛去找小水坑并學著辰辰的樣子使勁跳。澤澤找到了一個大水坑,只見他快速助跑,然后起跳,剛好跳過水坑,“好險啊!差點就踩到水里了,哈哈哈……”
就在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又有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是我先找到的,我先跳!”“我先跳!”我順勢看過去,原來是幾個小朋友圍著一個小水坑吵了起來,誰都想先跳,那怎么辦呢?“孩子們,再這樣吵下去,恐怕我們都沒時間玩了。”“老師,我覺得我們排著隊一個接一個地跳比較好。”恬恬說。“小朋友,你們同意這個方法嗎?”“同意。”孩子們迅速排成一隊,一個接一個地跳起來。游戲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再故意濺起水花,小朋友們的鞋子和褲子也沒有濕掉。看著意猶未盡的孩子們,我問:“跳水坑好不好玩?”“老師,好玩,特別好玩,我沒有弄濕鞋子和衣服。”“老師,我能跳得特別遠。”“老師,明天我們還想玩這個游戲,好嗎?”
回到教室,興奮的孩子們還在討論著剛才的游戲,這時辰辰突然說:“老師,一會兒太陽出來就沒有小水坑了,怎么辦?”“對呀!那我們還怎么玩呀?”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嚷嚷起來。“那我們可不可以想個辦法制造一個小水坑呢?”“怎么做呀,郭老師?”恬恬問。“老師,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機靈的凱凱搶著說,我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我發現跳水坑的地方正好挨著廁所,廁所里有水龍頭,我們可以拿小桶接一些水倒在地上,制作一個小水坑。”還沒等我說話,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是呀!我們可以用盆子、小桶接水,然后制作不同的水坑。”大家都為凱凱想到的這個好主意鼓掌歡呼。
在此次游戲活動中,孩子們自主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制定規則、共同游戲,充分體現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這個自發組織的活動中,孩子們了解到:當小水坑受到外力沖擊的時候,水就會飛濺出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了很多方法并進行了實驗驗證,從而在游戲中體會到了運動帶來的快樂,懂得了保護自己和小伙伴的方法,同時也讓一些膽小的孩子積極參與到了活動中。
大自然是最大、最廣的課堂,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而跳水坑則是孩子們接觸大自然的方式之一。當有小朋友告知我自己的鞋子濕掉時,與其不停地說教、禁止孩子跳水坑,不如順勢而為,及時抓住這個偶發事件,跟隨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中充分體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及時捕捉教育契機,順應孩子的天性,使其在大自然中充分感受與學習。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思考、實踐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滿足了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幼兒的運動能力。而我很慶幸沒有阻止孩子們跳水坑,而是給予其適度的引導,還孩子們一個歡樂的下午、一個輕松有趣的游戲。

教育感言
在數十年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多少次,與孩子們游戲時笑得前仰后合;多少次,和孩子們跳起超萌的小熊舞;多少次,和孩子們圍在魚缸前專注地觀察小金魚……這一切使我忘卻煩惱,走進了天真美好的童真世界。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成就,更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我仍以擁有這份平凡又偉大的事業而感到驕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