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峰峰
近年來,松江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率先推進以綠色高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增加綠色農產品供應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推進農產品綠色認證,工作進展情況如下。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好,農產品產量不斷提高,中國人民也解決了“溫飽”的難題逐步過渡到“小康”社會,國家提出了綠色食品發展的重要任務。松江區推進農產品綠色認證起步相對較早,區域內的倉橋水晶梨、眾益水蜜桃等農產品,均有了將近20年的認證歷史。當時農產品生產還處于守底線、無公害時期,綠色認證工作主要結合標準園創建,主要為水果、稻米等少部分品種,認證率也徘徊在較低水平。
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松江區農業農村委經過深入調研,于2018年出臺《松江區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方案(2018-2020)》,明確重點任務目標。全區綠色認證率從2016年底的 1.6%,提高到 2020年底的47.53%,通過認證的綠色農產品企業數、產品數均大幅提升。
2020年,松江區農業農村委試行《松江區農業地產綠色食品監督檢查管理辦法》,2021年修訂為《松江區綠色食品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并正式實行,松江區綠色認證工作從追求“量”向追求“質”轉變。加強證后監管工作,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保障了松江區綠色農產品的質量和品牌。產品類型更加豐富,2020年松林豬肉成為滬上首家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生豬企業。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根據《松江區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方案(2018-2020)》的任務要求,分解三年綠色食品認證率的目標任務,并通過年中督查、年終考核的方式對各街鎮綠色食品每年累計申報面積、獲證量兩項指標進行考核評價,提高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的目標管理。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市級獎補標準的基礎上,區級財政進行相應的配套獎補,每年安排綠色農業發展專項預算。2019-2021年三年綠色獎補累計5202.5萬元,其中區級獎補為3132.6萬元,占比60.2%,區級綠色獎補支持力度較大。
一是組建隊伍。在區級部門的指導下,各街鎮設立綠色食品專業崗位,以適應綠色食品生產、認證和日常監管要求,形成了一批有資格、懂標準、會生產、精監管的綠色食品檢查員、監管員和企業內檢員隊伍,專業化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強培訓。重點是提升綠色食品認證業務輔導指導、材料審核、現場檢查及報告撰寫能力,同時宣傳綠色食品發展政策、標準規則,明確推進要求,引導鼓勵企業、合作社自愿開展綠色食品認證。
自2007年開始探索發展家庭農場以來,逐步形成了“稻米+豬肉”的農業產業體系。綠色食品認證的快速發展也是牢牢把握了松江區農業主導產業的基礎,以認證綠色優質稻米和優質豬肉為抓手,不斷提升松江大米、松林豬肉的品牌顯示度。一是狠抓綠色稻米認證。90%以上的水稻種植主體為家庭農場,從供種到收獲都為統一的規模化經營,綠色食品認證基礎較好。區級部門優化綠色稻米生產技術,加大商品有機肥應用、推進綠肥種植和秸稈還田,減少化肥使用量,強化病蟲草害測報預報,采用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推廣使用符合綠色生產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各街鎮采取整建制推進的工作措施,2018年泖港鎮優先整建制推進綠色稻米認證,2019年其他7個街鎮同時整建制推進,完成了全區13.5萬畝的綠色稻米認證,占全區水稻面積的90%左右。二是綠色豬肉認證有突破。通過近兩年的努力,松林食品集團突破綠色原料和體系管理瓶頸,到2020年底,松林豬肉8個產品獲得全市豬肉綠色食品證書,為松江區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范本。
一是完善監管機制。制定實施《松江區綠色食品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對獲證企業開展兩輪無死角監管,不斷提升綠色食品監督檢查的質量和效率,強化綠色食品企業主體責任,保障綠色食品質量,全年所有獲證企業完成兩輪年度監管、每月完成一次日常巡查。二是完善現場檢查工作制度。交叉檢查明確聯絡員、觀察員職責,抽調2名非屬地街鎮監管員組成檢查組,所屬街鎮監管員擔任聯絡員,區級機構監管員任觀察員,必要時選取行業技術專家一起開展監管現場檢查,從而在制度上保證檢查質量,真實評估獲證企業情況。
盡管松江區農產品綠色認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品牌效應發揮不夠充分。部分企業獲證后銷售仍有困難,綠色優質不優價,未體現綠色食品優價屬性,企業本身在如何擴大綠色品牌影響力上也沒有下功夫,而是偏重單純獲取獎補收益。二是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形勢依然嚴峻。鎮級監管員兼職多、村級協管員年齡大,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不完善,速測等隊伍不穩定。
未來松江區將繼續推進農產品綠色認證,不斷向綠色、優質、優價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綠色食品認證的對象將不局限于種植業農產品,將繼續在不同農產品領域有所突破,完善優化認證結構。
結構上,持續提升綠色認證質量、加強監管,優化綠色食品產業結構,水產品認證力求有突破,畜產品在現基礎上有所發展。認證率上,市級提出全市目標為30%,松江區力爭“十四五”期間認證率穩定在40%以上。
穩定區鎮兩級專業隊伍,不斷強化認證監管隊伍建設,完善高效的服務機制,加強培訓,提高專業技術能力,提升綠色企業品質,發揮綠色優質農產品的品牌效應,真正做到保質又保量。
完善獎勵補貼政策,確定補貼標準,提高獎補政策的精準性,將財政資金對綠色獎補的作用發揮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