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文,蒙柏燊,楊 杰,楊 莉,李國凱,彭凱歌
2020年9月,第24批維和醫療分隊到達剛果(金),全面接手中國駐剛果(金)維和Ⅱ級醫院,開始了為期1年的維和任務。任務區保障范圍較大,人員結構復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1-2]。剛果(金)中國Ⅱ級醫院醫療條件落后,設施設備老化,這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2020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流行,剛果(金)也于2020年3月10日開始出現首例確診患者[3]。本文就剛果(金)疫情情況、維和醫院基本情況、醫院醫療分區、疫情防控預案、營區疫情防疫措施、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和改進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以期為國外維和醫院和國內條件較差的基層衛生單位提供參考。
剛果(金)自2020年3月份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9月份以來,新冠確診人數暴發式增長,截止2021年5月,剛果(金)累計確診人數近3萬人[4]。中國Ⅱ級醫院毗鄰聯合國駐剛果(金)穩定團(聯剛穩定團)總部MONUSCO Head Quarters(HQ)。HQ內部人員國籍不同,防護意識較差,平時流動人員較多,很難做到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嚴格隔離以及外出人員的醫學觀察[5]。2021年2月份出現一次新冠肺炎暴發,隨后也出現部分散發病例[6]。HQ工作人員經常出現在醫院營區附近,加大了醫院的疫情防控難度。
中國Ⅱ級醫院的醫療區主要分為門診區,住院區和核酸檢測實驗室。住院區分為隔離病房,普通病房,重癥監護室(ICU)和手術室。其中,隔離病房有3張床位,普通病房有9張床位,ICU有2張床位。醫院的保障范圍包括剛果(金)南基伍省省內聯合國的軍人,警察,民事人員,雇員和合同人員,共計約4500人。
中國Ⅱ級醫院的醫療區主要分為門診區,住院區和核酸檢測實驗室。根據國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結合醫藥工作實際,我們在醫院營區外面設置了門診接診區和預檢分診點,對門診患者進行分診和治療。所有患者就診均采用預約制,Ⅰ級醫院需要至少提前1天提出預約申請。所有患者就診均在室外進行,于預檢分診點進行體溫檢測,發熱患者和其他患者分開就診。醫護人員由門診區著2級防護裝備后,通過員工通道進入接診區接診。同時,我們對核酸檢測實驗室的通道進行了詳細劃分,根據核酸檢測實驗室要求,將實驗室分為試劑準備區,樣本制備區,擴增區和產物分析區。依次區分出潔凈區,緩沖區和污染區。切實在保證醫護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核酸檢測工作。
2020年9月以來,剛果(金)境內新冠肺炎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且已出現病毒變異株[6]。中國Ⅱ級醫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格管控”的原則,充分依托聯剛穩定團醫療救治體系,根據《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方案(第九版)》相關要求,制定了新冠疫情防控應急預案[7-8]。該預案包括組織領導,營區設置,情況處置三部分內容,旨在強化醫務人員防護,堅決防止新冠疫情的院內感染和播散。
所有入院患者必須先進行體溫測量和流行病學史詢問。在患者咽拭子檢出陽性結果后,第一時間通過就診登記信息跟蹤掌握患者確切位置和活動軌跡,研判患者的活動軌跡造成疫情傳播的風險及對我維和分隊的影響。出現情況后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告,并通知患者所在分隊。建議患者所在分隊第一時間對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和處理。
4.1 醫院消毒防疫措施醫院消毒防疫嚴格按照《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執行[13]。
4.1.1 醫院營區預防性消毒對于營區內宿舍,衛生間,洗浴室、餐廳和俱樂部進行預防性消毒,消毒方式主要為自然通風。其中,公共區域空調濾網每周清潔消毒一次,將濾網洗凈后于250 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清水沖洗晾干后使用;對于門把手,公共物品,采用25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9]。
4.1.2 返營車輛消毒對于外出執行任務后反映車輛進行洗消,對車內物品表面,如車身內壁,地面,座椅,桌面,方向盤和車扶手采用25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消毒時采用煮沸30 min,晾干后使用。同時返營車輛需加強通風換氣,保持車內空氣流通[9]。
4.1.3 冷鏈食品消毒對于聯合國配發的冷鏈食物,在車輛表面消毒后,對運輸車內食物進行消毒。原則上只對食品外包裝進行消毒,采用250 mg/L含氯消毒劑均勻噴灑于食品外包裝上,作用30 min[10]。醫院食品存放常溫倉庫保持空氣流通,在溫度適宜時,盡量保持自然通風,或使用排氣扇加強空氣通風,冷庫需要每周使用過氧乙酸進行熏蒸消毒,用量為每立方米15%的過氧乙酸7 mL,進行超低容量噴灑消毒,作用60 min后用清水進行清潔[10]。
4.1.4 醫院門診區和預檢分診點消毒門診區和預檢分診點的物品,每日使用2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消毒時間30 min,然后清水清洗晾干;對于血壓計和聽診器等,使用75%乙醇消毒濕巾擦拭消毒;每日接診完畢后,對門診區和預檢分診點空氣進行消毒,消毒時采用2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消毒,消毒時間30 min,然后用拖把清洗門診區和預檢分診點地面;對門診區和預檢分診點垃圾,采用2500 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后,雙層黃色垃圾袋套裝,袋口鵝頸式打結密封,在外層垃圾袋上標注垃圾消毒和套裝時間、垃圾種類和垃圾重量,于垃圾焚燒爐中統一焚毀[11];對于住院患者,患者出院后對隔離病房進行終末消毒,采用2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超低容量噴灑,作用時間30 min,然后進行紫外燈照射,照射時間30 min,隨后對隔離病房地面進行清理[11]。
4.1.5 核酸檢測實驗室消毒實驗完畢后,對核酸實驗室內的物品每日使用200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消毒時間30 min,然后清水清洗晾干;對移液器和接觸的桌面等地方,使用75%乙醇消毒濕巾擦拭消毒;實驗后,對實驗室空氣進行消毒,消毒時采用3%過氧化氫消毒液進行超低容量噴灑消毒,消毒時間30 min,紫外燈照射時間30 min,然后用拖把清洗實驗室地面[12];對實驗室垃圾,采用2500 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后,雙層黃色垃圾袋套裝,袋口鵝頸式打結密封,在外層垃圾袋上標注垃圾消毒和套裝時間、垃圾種類和垃圾重量,于垃圾焚燒爐中統一焚毀[12]。
4.2 個人防護用品使用規范
4.2.1 個人防護標準對于普通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在就診時,所有醫護人員采取一級防護標準。一級防護裝備包括工作服、工作帽、醫用口罩和一次性檢查手套。需要接觸傳染病人時可以加穿隔離衣[13]。對于發熱和密切接觸者患者就診時的醫護人員,以及在預檢分診點工作的醫護人員采用二級防護標準。二級防護裝備包括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屏、工作帽、醫用防護鞋套、一次性外科手套和隔離衣等[14]。
4.2.2 個人防護用品管理我醫療分隊在進駐中國Ⅱ級醫院之前,對剛果(金)疫情和保障范圍內其他維和分隊的情況進行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對個人防護用品的用量進行了詳細的預估和計算。因此,我院醫療防護用品儲備相對寬裕,可滿足醫院日常醫療活動的需要。結合節約使用,杜絕浪費的原則,醫院采取以下個人防護用品管理措施:首先盤點防護物資儲備數量,預估防護物資大致可使用時間,及時和下批醫療隊員溝通,對緊缺物資進行補充;然后,在保證醫療工作順利進行的情況下,在門診區安排適當數量的工作人員,其余人員均在營區內待命,盡可能節省防疫物資;最后,采用防疫用品登記制度,對每日防疫物資的消耗進行登記統計,杜絕日常使用中的浪費情況。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個人防護標準進行防疫用品穿戴,減少不必要的物資使用。
雖然我們的疫情防控措施在中國Ⅱ級醫院取得了很好的防護效果,截至2021年9月,實現了院內醫護人員的“零感染”,但是仍有一些需要改正的方面值得關注:第一,完善醫院營區建設。醫院的營區構造漏洞非常明顯,目前醫院的分診區,接診區和脫衣區為簡易帳篷搭建而成,中間僅僅采用柵欄焊接隔離,無法做到嚴格的區域劃分。很多患者可在不同通道間穿梭,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和醫護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無法完全避免。后期需要向聯剛穩定團申請建造幾處臨時房屋以供接診需要。第二,構建遠程醫療體系。考慮到傳染病防控“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基本要求[15],在疫情期間可參照中國遠程醫療系統構建聯剛穩定團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機構可通過該體系與上級單位進行實時溝通,使患者可就地隔離治療,避免疫情擴散。同時,上級單位也可及時掌握基層分隊的患者情況。第三,加強心理咨詢服務。隨著疫情的不斷惡化,醫護人員長期處在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環境,加之醫院采取封閉式管理,醫護人員長期遠離祖國和家庭,易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16]。因此,有關單位需要加強對維和醫護人員的心理關心和愛護,預防心理疾病的出現。第四,盡快推進疫苗接種。隨著國內新冠疫苗全民接種工作的有序推進,國內疫情出現了明顯的控制。疫苗對于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有關單位要盡快為海外維和官兵提供新冠疫苗,以保障海外維和官兵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