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祎才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6)
在傳統的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生產效率低、成本比較高、資源浪費嚴重的現象,導致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受到限制。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怎樣提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化水平,保障農業的發展成果,促進農業生產體系的完善,使農業生產結構更加先進。
首先,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服務領域不斷拓展,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穩步提高。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速度極快,農業生產的規模也比較龐大。在具體農業種植、養殖以及加工生產過程中,生產模式在不斷變革和創新,農業發展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因此,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了一系列更加新穎和先進的機械化裝備,使其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不斷滿足農業生產多樣性、提質增效的發展趨勢和目標。
其次,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性能更加穩定,農機作業向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方向發展,使用標準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從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公布施行和農機購置補貼納入支農強農惠農政策體系以來,我國農機化發展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策可循、依法促進的法治軌道。農業裝備生產和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分類不斷細化,性能和標準不斷提升,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日新月異,在農業機械化的生產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相對更加穩定的生產管理體系,凸顯出良好的實踐效果,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讓信息技術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應用在不同的產業中,都發揮了良好的優勢。比如,將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機械化生產環節,能夠創設出農業機械導航等工具,讓農業生產更加簡單而方便,緩解了工作人員的壓力,同時基于信息技術發展的電子監控技術、計算機集成技術,以及人機接口技術、電子裝備技術,促進了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智能化目標的實現,讓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應用更加穩定、應用效果更強,最終達到了農業機械的遠程操控目標和要求。
農業機械導航是將農業機械的行走方式和自動轉向技術進行結合而形成的一種自動化生產模式。在使用過程中,農業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制定農業機械的工作以及運行的流程和路線,通過人機交互信息操控設備的運行,實現自動化的行走以及識別,讓機械的運行效果更加良好。比如中科院研發的超級拖拉機,就是搭載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儲存大量智能化農機數據量的大數據平臺,這種機械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專用的傳感器設備去采集不同類型的農業數據信息,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些信息加以指導和應用,使耕地、整地、覆膜以及播種工作都可以讓機械中的自動導航系統去完成,也正是通過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能夠讓超級拖拉機設備按照原定的路線去自動地巡航以及前進,實現精準作業的要求和目標。這種方式的應用,可以大大節省人力資源,提高農業生產和機械運行的工作效率,徹底改變了傳統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土地、種子以及化肥等的利用率。
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使用先進的電子監控技術,能夠更加及時地獲取在農業機械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掌握相應的農業生產信息,通過做到實時動態監控目標,方便農業生產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使工作人員在控制和管理機械設備運行時更加方便,充分發揮電子監控設備布局的合理性、使用的有效性和運行的穩定性。
由于信息技術本身應用的范圍比較廣泛,涵蓋自動化技術、系統工程以及智能管理等多個方面,將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技術進行完美的融合,能夠實現不同技術之間的充分匹配,為現代化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撐,最終創造出功能更加豐富的產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設施栽培國家,對于機械化的農業設備具有極大的使用需求,我國研發出了自動旋切貼合法以及自動插接法等先進的機械化苗木嫁接技術方法,也可以通過現代化的傳感器技術以及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實現日光溫室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的自動控制,讓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得到更加準確的識別和判斷,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作業任務和目標。
在農業機械的實際發展環節,電子化的裝備技術已經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人們將控制系統以及自動化的系統設置在農業機械的內部,使機械的運行更加穩定,為農業生產創造更多的條件,促進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促進控制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完善,需要在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環節,融入一些更加智能化的系統來達到智能化的目標,同時還需要對網絡化的通信協議以及標準接口進行合理性的設計,讓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性能更加穩定[1]。
具體操作農業機械設備時,要讓人機緊密結合,在實現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農業機械能夠將電子監視儀融入其中,對智能化的顯示終端進行設計時,需要顯示農業發展建設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的信息數據內容,使人機交互界面的升級效果更加理想。而通過信息技術開展農業機械化生產時,為了能夠讓人機之間的互動效果更好,可通過進一步完善人機接口的技術方案,構建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使人機的交流更加方便,通過人員的控制來實現對農業機械的遠程操控[2]。
在實際中,農業機械的工作需要使用到一些參數化的技術方法,而這些參數化的技術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農業機械設計的準確度以及農業機械化的工作效率。在如今的農業機械化管理過程中,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方法可以實現農業機械化設計參數的合理建模設計,達到精準控制的目標,保障整體設計的準確性和安全性。由于農業機械設計的零件對于部分零件結構的精細化要求比較高,在開展參數化設計工作時,能夠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控制成本。也就是說,在農業機械化的生產管理實踐中,使用現代化先進的信息技術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障農業機械化的整體水平,提高農業機械化的工作效率[3]。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方法,能夠更好地體現出智能化的技術效果,尤其是針對一些中大型的農業機械進行管理時,使用先進的GPS技術和GIS技術,能夠獲取機械設備所處的地理位置信息,將其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中,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結合地理位置的特殊情況,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對農業機械設備的運行方案進行合理調整,讓農業機械的運行工作效率更高,實現智能化的管理目標,促進智能化機械水平的穩定提升[4]。
在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要保障農業生產的效果,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率,就需要選擇智能終端的顯示設備,并且按照具體的農業機械類型來選定終端設備的型號,同時可以構建先進的通信線路,比如使用光纖電纜或者CAN總線對具體的標準接口進行合理的控制,這樣便實現了總線通信的應用要求,讓農業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的自動化操作效果更加準確,并且可以實現操作運行過程中的數據傳輸,達到精準化使用的目標,這種模式提高了農業機械化的通信能力,使各項工作的開展更加簡單方便[5]。
農業技術工作人員可以使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方法建立形成專用的農業信息數據資源庫,并將這種數據資源庫和具體的農業機械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從而幫助工作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各部分關鍵的信息內容。例如,可以使用3S技術來生成土壤的圖像以及農業用地劃分和分布的圖像,還有對農田有效利用圖像進行專業的信息化處理,將獲得的信息錄入到農業信息數據庫系統中。之后,再將其傳輸到后續的農業機械管理系統中,從而實現對于土壤數據的合理性監測、土壤元素變化的分析,獲得田間試驗數據,這樣就能夠為后續農業機械設備的順利穩定運行提供良好的參數基礎,實現機械化的農情信息采集的工作目標[6]。
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機械化發展和生產的過程中,可以使農業生產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保障智能化發展目標的實現,也可以使用先進的技術方法獲得更加及時的農情信息,使工作人員的管理更加方便。因此,在農業機械化目標實現過程中,當使用信息技術時,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發揮的關鍵作用,并且強化對于農業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了解信息技術應用的良好效果,保障農業信息獲取和采集以及管理環節體現出的安全性,讓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加速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進步,使各項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數量越來越多,行業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到行業的發展和進步。通過建設農業機械化信息網絡結構體系,正確地使用信息技術,把握好時代發展的腳步,從而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我們要立足現代大農業,轉變傳統落后的思想理念,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機械化的建設中的重要意義,開拓創新,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創新目標,讓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加速農業建設的腳步[7]。
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同樣需要重視信息的采集,而在進行信息分析時,需要探討在農村和農業產業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盡量滿足農民的實際需求,突出管理過程中的重點,讓不同的農機化信息在整個系統中得到有效的整合。信息服務時,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包括網絡工具、廣播媒介、電視媒介以及報刊媒介等,通過多層次和多渠道的信息服務結構體系的構建,去搜集更加真實的基礎信息,將其進行加工和整理之后,形成關鍵的信息加以使用,使之在農業機械信息化網絡體系建設過程中發揮有效的作用,解決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此,首先要進一步規范信息的采集制度,可以設置信息工作站以及信息管理部門,將獲取的農機信息及時上報,對不同的信息進行科學的處理;其次,需要構建良好的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讓農機管理部門以及生產者之間及時聯系,了解群眾對于農機運行情況所提供的信息反饋,使新的農業科技信息得到更加合理的發現和使用,盡量保證農業信息采集的質量和效果[8]。
在農業機械化的服務過程中,要明確信息的定位,并且根據不同的服務范圍以及對象去開展信息的管理工作,體現出信息服務本身所具有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為服務對象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提供良好的途徑。要組織開展全面的農業機械化信息服務工作,為不同層次的農業生產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導,讓先進的信息在農業機械化的運行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并且為基層的農業生產人員提供信息交流的一些經驗和關鍵的農業生產做法,使基層的農業生產者了解農機科技的關鍵信息、市場的信息以及政策方面的信息,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廣泛傳播以及應用,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9]。
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中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而根據國家信息化的管理要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一套更加先進、完善、系統的計算機網絡運行制度體系,對計算機網絡管理部門中各工作人員的職責加以明確,并且對入網的所有計算機用戶進行嚴格的管理,使整個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需要統一規范農業機械化信息的實際發布方式、傳輸體系管理的權限以及管理的原則和范圍,構建新型的農業機械化信息考核制度方案,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加以約束,促進農機化信息工作的健康穩定發展[10]。
總而言之,使用信息技術開展農業機械化的生產和服務時,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推動作用,注重體現信息技術的實際效用,同時還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應用中的一些有效思路和方法,這樣才能夠幫助農業生產人員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中的作用和效果,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