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妮妮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近年來,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開發,游客們對于旅游業的經營模式有了新的要求,旅游產業不僅僅是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自然景觀吸引游客,而且慢慢地形成了多元異彩的人文景觀和民族景觀等藝術文化資源與自然景區的融合,形成具有豐富內涵和吸引力的旅游文化產業。旅游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將有利于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文化共同體的協調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區性、民族性的優勢產業模式,從而進一步推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貴州景區代表的黃果樹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鎮寧自治縣與關嶺自治縣的接壤之處,景區內以黃果樹大瀑布為中心,分布著形態各異大大小小18個瀑布,這樣的布局使得黃果樹風景名勝區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瀑布群所在地。該景區獨特的地質構造,保存著世界罕見的自然景物和優美的風景環境。景區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文明風景區”示范點、“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區”“中國最美麗的地方”,2007年正式被國家旅游局評定成為國內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不斷充實的綠化工程和安順市典型的溶巖形貌、溫和氣候,使得黃果樹旅游景區成為國內知名度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旅游景區內風景宜人、空氣清新,園區內平均溫度為16℃,每立方厘米富含負氧離子達到兩萬八千個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人們日常休閑、旅游的避暑勝地。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具有了40年的建設開發歷史。在省政府成立的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黃果樹風景區的景觀開發已經初見成效,同時在客流量來看,黃果樹景區在旅游旺季期間每天的接待的游客達到2萬人次,這是由于景區的不斷開發和周邊城市的建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獲得了“中國最美的地方”“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其具體的開發情況如下:
1.產業定位基本實現。黃果樹景區一直以自然風景旅游的模式發展,近些年,貴州省政府和國家旅游局為深化旅游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國家全域化旅游示范區建設,黃果樹景區將與龍宮風景名勝區、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格凸河風景名勝區抱團發展,全力發展“讓旅游覆蓋全省,全民參與”的旅游經濟格局。同時,在第三屆安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還提出來以“自駕黃龍屯格·自在最美喀斯特”為主題的精品自駕游線路,這就使得景區市場不斷擴大化。
2.旅游資源開發步伐加快。經過多年來的資源開發建設,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內除核心瀑布景區外,還建設有山林、石板小道、河流、巖洞為一體的天星橋景區;具有“吼瀑”之稱的陡坡塘景區;由連天瀑布、沖坑瀑布和高潭瀑布組成的滴水灘景區;以歷史上當地土著少數民族抵抗官匪的軍事要塞為主的神龍洞景區;以亞熱帶河谷田園風光著稱的郎宮景區。這些大大小小的景區構成了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的一個個獨立而融合的板塊,完美地組成了現有的黃果樹景區。
3.對外促銷廣泛開展。為了進一步加強黃果樹景區的環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黃果樹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天龍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云峰屯堡旅游投資開發公司進行重組,進行全面的整合,實行以借助黃果樹品牌“走出去”的促銷措施,提升被譽為“中國山地的普羅旺斯”的天龍屯堡景區的知名度,發展地域連片旅游經濟,將游客“請回來”“留下來”的整改策略。
從黃果樹景區的現狀可以看出,黃果樹已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必到的景點之一,景區的開發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但是相對于國內外其他著名景點的旅游資源開發情況,還是存在許多不足,同時,黃果樹風景名勝區日益增多的游客與景區的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和區位優勢是不太對稱。例如:
1.游客停留時間短,旅游消費水平較低。旅游產品較為單一,缺乏文化創意,是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來到景區的大多數游客都只對黃果樹景區的風景資源感興趣,導致黃果樹景區在旅游產品開發的時候,更多傾向于景區自然景觀。由于游客旅游需求逐漸多樣化,景區較為單一的自然景觀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景區周圍的很多小景點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但是使用頻率不高,對旺季時景區超負荷的客流量起不到分流的作用,以致大多數游客在黃果樹旅游風景區的逗留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大多數游客只是為了和大瀑布合一張影,整個景區的游覽耗時一天就能夠完成,游覽結束以后,游客利用便捷的交通直接返回貴陽或是安順。匱乏的旅游娛樂設施和活動也導致景區中的消費水平不高,游客消費的形勢不樂觀,直接影響了景區的綜合收入。
2.景區管理和人力資源有待加強。黃果樹景區的管理服務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沒有進行合理的培訓和整合,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效果不佳,行業的管理規章制度沒有貫徹落實。與世界級自然保護區相比,景區員工在科學文化、服務意識和服務技巧上還有待改進,否則將會為進一步開發旅游文化帶來阻礙。
3.旅游資源缺乏保護,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要將黃果樹風景名勝區的良好形象展現給國內外旅游愛好者,需要做到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黃果樹景區的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果樹瀑布出現持續性的進入枯水期,影響了旅游景區的資源品味。此外,黃果樹景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植被稀少,荒山達到10萬畝。管理部門缺乏保護意識,管理權限分配不清晰,景區被過度人工化、城市化開發。這樣的結果也導致了黃果樹景區未能入選世界自然遺產的名錄。在黃果樹景區周圍,少數民族對自身文化多樣性的保護意識淡薄,導致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逐漸消失。
景區在進行自設旅游文化開發的時候,應該結合黃果樹的旅游文化特色及市場需求態勢對這些文化進行深度開發。黃果樹景區應該在景區產品策略方面下功夫,以達到利用景區豐富的旅游文化來賦予黃果樹景區強大的生命力的目標。
1.以山水文化為依托,成就特色大景觀。黃果樹景區一直以來都是以自然景觀吸引著各地的游客,景區在旅游資源開發的時候,就要把自身的優勢凸顯出來。景區近年來已經加大了對于生態建設方面的力度,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如何增強景區主景點的觀賞性這方面沒有考慮周到。特別是在景區的淡季秋冬之交,也就是枯水季節,這個時候很多游客在游覽的時候往往感受不到瀑布的雄偉壯觀,這時,應該利用其它景觀的塑造來讓游客覺得雖然瀑布水量不大,但是也有別樣的景致,比如可以考慮在瀑布頂端周圍種植紅葉,這樣一來,就有了這樣的景觀:山頂一片鮮紅,腰間一溪懸倒,腳下一湖綠水,彩色相宜,風流婉麗。
2.以影視文化為基調,重現經典。景區拍攝了多部影視作品,利用其中的經典作品來進行文化的塑造。在景區拍攝的眾多影視作品中,最著名的當屬《西游記》,景區可以利用這部作品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可以結合《西游記》文化,創作建成《西游記》人物雕塑、影視片段文化石刻、影視片段展播、文化游廊等,使游客在游賞自然風景的同時,感受黃果樹與《西游記》名著的淵源;除此之外,景區還可以拍攝以瀑布為主題的微電影,利用影視作品的宣傳作用來對景區文化進行塑造。
3.以民俗文化為背景,多渠道開發旅游產品。黃果樹景區存在豐富的民俗文化,景區應充分利用。在少數民族藝術文化方面,景區可以參照其他地方的開發模式,成立藝術團,進行歌舞晚會表演。用歌舞演唱等形式來展現當地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之精華。通過表演來展示本土文化,不僅能夠豐富游客的娛樂內容,還能夠活躍旅游文化市場。還可以考慮建造民俗風情園,黃果樹景區中的石頭寨景點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寨中有大量的布依族建筑,景區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將周圍的民俗文化集中反映到這個風情園中。在風情園打造時,應考慮到游客的參與性,游客在其中游覽時,可以自由走訪村民家,吃特色食品,親眼去看蠟染的制作過程甚至親手制作蠟染,制作好以后只需支付相應的費用便可將自己制作的蠟染帶走;游客還應該能夠聽到當地村民演唱民族歌曲,參與到村民的各個儀式當中。把自然資源與民俗文化相結合,使得兩者相得益彰,更加富有吸引力。通過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建設,使得景區成為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民族風情濃郁的休閑度假旅游區,使旅游者獲得較為難忘的地域民族文化體驗。
4.以節事文化為主題,豐富景區旅游文化。節慶活動是推廣目的地形象、傳播區域文化、塑造區域旅游品牌、促進對外經貿合作、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由于節事活動的參與性很強,往往能夠吸引很多游客。在黃果樹景區眾多的節事活動當中,最為重視的當屬每年舉辦的“黃果樹瀑布節”,但該節事活動的影響力僅僅是在當地,外地的很多游客對于該節事活動都不了解,所以景區可以將這一節事活動作為旅游宣傳的噱頭,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除此之外,還可以對當地的少數民族節事進行深度開發,貴州凱里苗族的姊妹飯節,被稱為“東方情人節”,這個節日已經成為凱里節事活動的一張名片,每年姊妹飯節期間,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黃果樹景區可以參照其開發模式,對當地的民俗節日進行打造,例如布依族的六月六、三月三等,一旦某一個節日形成了品牌,就會得到市場的認可,這樣不僅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也能夠豐富景區的旅游文化。
目前,以政府為主導的“黃果樹瀑布節”在宣傳黃果樹文化形象和打造國際化旅游勝地等方面,提供了開發、交流、合作的平臺。在活動的開展中,政府不僅制定了相應的政策、規范,還為更好地進行資源配置,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建立了有效的規劃。景區負責部門作為景區旅游文化建設和開發的執行者,為保證景區旅游文化開發進入正軌,需要依據政府制定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開展管理工作。
旅游文化的開發離不開景區文化形象的塑造,與企業相似,形象是企業與其他公司建立良好合作的基礎,而景區旅游文化形象的則是代表了整個黃果樹景區給人們帶來的滿意度,主要體現在游客與當地管理者、服務人員、原住民進行的互動和高品位的旅游資源以及優質的服務。良好的旅游文化形象可以給景區帶來良好的口碑。有效地對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原住民進行培訓和素質教育,能提高游客與工作人員的互動滿意度,改善景區的旅游資源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往往能夠使游客產生更好的舒適感。塑造好景區旅游文化的形象,還需要將旅游形象在旅游地進行傳播和在目標市場的傳播,這就要利用各種媒介,可以通過評選景區的旅游形象代言人和知名人士作為旅游文化形象,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另外,通過網絡技術和媒體對景區的旅游文化進行傳播能夠激發人們對于黃果樹景區游覽的欲望,從而保證足不出戶就能起到宣傳的效果。同時,景區舉辦重要活動和賽事同樣能夠起到宣傳旅游文化,樹立景區文化形象的作用。
隨著旅游景區的不斷開發,旅游文化的摸索和宣揚已經成為了景區創利營銷的一個十分重要經濟模塊,對景區旅游文化的開發成為了現階段旅游資源開發的焦點。面對景區旅游文化開發和保護的矛盾性,應該合理規劃,從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出發,嚴格執行管理者制定的開發規程,尋求旅游文化保護和開發的平衡,調動景區當地人民和游客對旅游文化保護與開發參與的積極性,使多元一體化的黃果樹旅游景區文化得到傳承,既保留了文化的特色和精華,又形成了中華民族旅游文化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觀念,為我國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在內的生態環境保護、旅游業發展、和諧社會構建注入新的文化動力。
要重視現階段黃果樹景區旅游管理出現的瓶頸問題,如景區管理人員素質和技能不足,旅游環境的軟實力較弱,未能體現景區給游客帶來的舒適感和良好的服務氛圍。加強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專業型、職業型隊伍建設顯得十分重要。為健全黃果樹旅游景區的旅游文化服務體系,提出了以下幾點策略:
1.對管理和服務團隊進行動員與培訓教育,提升員工的基本素質、知識、技能,從而加強業務的提升;與此同時對領導和團隊進行相關的管理培訓,提升團隊的管理和業務能力,加強領導團隊對一線員工的培訓,開展豐富多彩的崗位訓練、服務競賽等活動,強化服務人員在職業道德、禮節禮貌、儀容儀表、服務技能、服務規范等方面的培訓工作。
2.在旅游旺季期間,嚴格執行國家旅游局2012年頒布的《關于加強旅游景區旺季服務質量與安全管理的通知》的相關規定,提高黃果樹旅游景區旺季服務質量與安全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提高旅游景區的服務和管理質量。主要的內容包括:實行領導責任制,將各項工作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和人員身上;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狀態和服務熱情,認真履行管理者對游客的旅游安全和服務工作的職責。
3.在旅游淡季期間,管理和服務人員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養成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保持優質服務的習慣,讓黃果樹旅游景區的優質服務成為景區的特色,為打造良好的景區文化形象提供有效保障。
黃果樹旅游景區的文化資源與其他景區的資源一樣,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充滿智慧的先輩創造的。因此,景區的旅游文化是獨一無二的,是值得人們去追尋和傳承的,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帶來無限的遺憾。同時,旅游文化是黃果樹景區的靈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其存在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