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糧食計劃署)今天發出嚴重警告稱,沖突、氣候沖擊、新冠疫情影響和巨額公共債務相互交織,導致糧食危機的陰霾日益逼近世界多個地區,而烏克蘭戰爭引發的連鎖反應致使局勢更為惡化。烏克蘭戰爭導致多國糧食和燃料價格加速上漲,這對于早已被邊緣化的農村地區和脆弱不堪的農業糧食體系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今天發布的報告題為“饑餓熱點:糧農組織和糧食計劃署關于突發重度糧食不安全的早期預警”,呼吁在20個“饑餓熱點”地區采取緊急人道主義行動,用以拯救生命和生計,防止出現饑荒。這些地區的重度饑餓水平預計將在2022年6月至9月期間進一步惡化。
報告警告稱,糧食和能源價格本來就在持續上漲,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在全球范圍內加劇了這一趨勢,已經影響到所有區域的經濟穩定。經濟岌岌可危,物價飆升,再加上氣候變化引發頻繁的干旱或洪水,導致糧食大幅度減產。在這種情況下,戰爭的影響預計會尤為嚴重。
今天發布的這份報告指出,除沖突之外,頻繁和反復出現的氣候沖擊繼續造成重度饑餓,并標志著我們已進入一個“新常態”。干旱、洪水、颶風和龍卷風反復摧毀農業和畜牧業,導致人口流離失所,世界上數億人瀕臨災難邊緣。報告警告稱,2020年底拉尼娜引發的氣候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非常令人擔憂。重度饑餓會因此加劇,從而推高人道主義援助需求。東非前所未有的干旱席卷了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雨季降水連續四年低于平均水平。南蘇丹在連續三年遭遇大洪水之后,今年很可能仍無法幸免,作物和牲畜將毀于一旦,又會有大批難民背井離鄉。
報告還預計,薩赫勒地區的降雨量將高于平均水平,并有可能發生局部洪水;加勒比地區的季節性颶風將更加猛烈;阿富汗的降雨量將低于平均水平,而阿富汗已遭受了多年的干旱、暴力和政治動蕩。報告還強調,由于新冠疫情余波未了,加上近期全球糧食和能源市場加劇震蕩,一些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極為嚴峻,情況非常緊迫。最貧困群體的收入大幅下降,而中央政府捉襟見肘,無力為社會安全網、收入支持措施和進口必需品提供資金。
報告指出,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南蘇丹和也門仍處于“最高警戒”狀態,災難在這些熱點地區一觸即發。自上一份熱點地區報告于2022年1月發布后,阿富汗和索馬里也不幸被列入熱點地區。這六個國家都有部分人口已經或即將面臨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第五階段的“災難”狀況,多達75萬人口面臨饑餓和死亡威脅,其中40萬分布在埃塞俄比亞的提格雷地區。這是自2011年索馬里大饑荒以來,單一國家面臨饑餓和死亡威脅人數的最高記錄。剛果民主共和國、海地、薩赫勒地區、蘇丹和敘利亞仍然受到“高度關注”,地區情況危急并不斷惡化。肯尼亞新增列入這一類別,成為受到“高度關注”的國家之一。報告顯示,安哥拉、黎巴嫩、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仍然是饑餓熱點國家,而斯里蘭卡、西非沿海國家(貝寧、佛得角和幾內亞)、烏克蘭和津巴布韋也加入了饑餓熱點國家的行列。
報告就緊急人道主義應對的優先事項提出了針對具體國家的具體建議,以拯救生命、防止饑荒和保護生計,并提出了前瞻行動的內容。近期七國集團的承諾強調,在人道主義和發展援助中加強前瞻行動極為重要,有助于確保可預見的危險不會演變為全面人道主義災難。
糧農組織和糧食計劃署攜手行動,以擴大前瞻行動的規模和范圍,抓住從預警到受到沖擊之間的關鍵時間窗口,及時保護相關社區的生命、糧食安全和生計,而不是等到人們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才提供緊急援助。人道主義籌款保持靈活性,有助于糧農組織和糧食計劃署預測人道主義需求,拯救生命。有證據表明,在保護生命和生計的前瞻行動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幫助受災社區避免多達7美元的損失。
“饑餓熱點”指重度糧食不安全在展望期內有可能惡化的地區。糧食計劃署和糧農組織的實地和技術小組會同沖突、經濟風險和自然災害方面的專業分析人員,開展前瞻性分析,并通過溝通達成共識,最終確定“饑餓熱點”。
該報告就前瞻行動的優先事項提出了針對具體國家的建議,即在新的人道主義需求出現之前實施短期保護性干預措施,并采取緊急響應行動應對現有人道主義需求。該報告是全球應對糧食危機網絡編寫的系列分析報告之一,旨在加強并協調循證信息和分析的生成和共享,促進預防和應對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