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艷
2007年6月12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金山區調研后提出:“金山要建設百里花園、百里果園、百里菜園,成為上海的后花園?!绷暯酵緦Χ际薪紖^現代農業所作的“三個百里”重要指示,成為落實“田園五鎮”鄉村振興的政策指南。2019年3月25日,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呂巷鎮、張堰鎮與浙江省平湖市廣陳鎮、新倉鎮五鎮“抱團建群”,共同簽署《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五鎮聯盟共建協議》,全面啟動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同年7月,“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板塊唯一重點工作,被納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印發的《2019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合作事項清單》,攜手打造滬浙兩地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的“試驗田”。
“田園五鎮”擁有上海首批市級現代農業園區之一的上海金山現代農業園區、浙江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的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鄉村資源各有特色,現代農業優勢突出,是大都市的“米袋子”“菜籃子”的重要來源地。五鎮總面積達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達14036公頃,常住人口人數約21萬人,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約160億元,農業總產值約15億元,規上產值約329億元,財政收入約20億元。
圍繞解決行政區劃帶來的剛性約束,金山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紐帶作用,從地方到基層跨區域開展黨建聯姻,為進一步合作搭建平臺。在和嘉興市簽訂了“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后,金山區又與嘉興平湖市簽署“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并將其納入“心聯鑫”金山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建立起兩地區(市、縣)委、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毗鄰地區鎮黨委、村居黨組織多層次的合作體系。在區級層面,打造毗鄰黨建“一帶六廊”(即以一條毗鄰黨建七彩示范帶為基礎,深入推進產業發展、為民惠民、平安建設、生態旅游、文化科創、人才建設等六條合作共贏發展走廊),全面梳理金山區、平湖市以及五鎮現有的農業農村領域相關政策,打造政策互通平臺,完善兩地相關政策整合,有效推動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需求。在鎮級層面,金山區廊下、呂巷、張堰與平湖市廣陳、新倉五鎮共同簽署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五鎮聯盟共建協議。以鎮為前臺,市(區)為后臺,成立“田園五鎮”鄉鎮振興先行區聯盟聯席會議機制,負責先行區建設過程中統籌基礎設施配套、重大事項協調、政策支持等工作。確保先行區建設不是五鎮簡單疊加,而是文化、資源、產業、空間、政策等多層次、多維度的錯位發展、互補發展。在村級層面,廊下鎮與平湖市廣陳鎮在一橋相隔的南北兩個山塘村成立“滬浙山塘聯合黨支部”,探索形成“一二三四五”毗鄰黨建品牌,即確定一個黨建主題,建立二級組織網絡,形成三個黨建抓手,打造四個黨建品牌,發揮五支特色隊伍作用。廊下鎮聯合廣陳鎮成立“毗鄰黨建”十村聯盟,發布3條黨建聯盟學習線路,涉及60個發展項目、教學點。將滬浙兩地協同發展由原本南北山塘這一“試驗點”,打通為十村聯盟這個“試驗田”,由點及面進一步對“毗鄰黨建”進行探索。
圍繞解決無章可循的短板,金山嘉興兩地以共同利益為出發點,聯合簽署印發《關于深化“毗鄰黨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工作的意見》,以制度管事、項目推進為導向,奉行事務共商、工作共推、責任共擔的理念,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為毗鄰黨建工作保駕護航。
以“山塘論壇”為平臺,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聯合發布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協同規劃綱要,啟用“田園五鎮”區域公用品牌,啟動“田園五鎮”農業科技走廊建設,并建立起長三角“百鎮聯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兩地率先建立跨省市聯防聯控制度,以“邊界十聯”機制為依托聯防聯控,將分布在兩地交界道口的檢查站、志愿者等防控力量合二為一,共同推出“兩書一證”人員車輛互認通行機制,有效解決省界人員和車輛道口通行瓶頸問題。體現出“毗鄰黨建”跨界治理的力量,以靈活精準的治理方式打破地域界限。
圍繞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為著力點,2019-2021年“田園五鎮”共計發布鄉村振興先行區項目165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達182億元,涵蓋廊下鎮、廣陳鎮共同推進的“明月山塘”等項目。廊下與廣陳、呂巷與新倉分別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書,逐步形成“黨建聯心、文化聯姻、發展聯動、民生聯建、平安聯防、人才聯育”的“六聯”合作機制,確定“六聯”項目68個,形成“1+6”項目化推進機制。
一是資源凝聚人才共育。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田園五鎮”堅持“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方針,力求提升農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知識水平。啟動長三角“田園五鎮”農創學院項目,成立新倉1955創新學院、桃子學院、蘑菇學院、荷蘭羊角村學院等學院,以長三角“田園五鎮”為陣地,整合眾多專家學者、相關領域頂尖人才,舉辦“田園五鎮”青年農創大賽,為有創意、有才能的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二是產業互動走向競合。按照“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原則,著力推動毗鄰地區全方位資源共享。建立新型農業項目“共招共享”信息庫,避免在發展中出現同質化競爭。推動“田園五鎮”內項目、招商、工作信息的互聯互通,讓眾多優質項目成功落地,推動區域內產業發展從競爭走向競合。如金山現代農業園區與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聯手打造長三角科技農業示范園區,目前已集聚23個科技型、總部型、創新型農業項目;無人機飛防實驗服務基地,每年可培訓300個植保飛防無人機操作員,服務面積達20萬畝,輻射“田園五鎮”及周邊地區;呂巷鎮與新倉鎮孵化“呂巷·新倉葡萄產業黨建聯盟”和“新倉·呂巷蘆筍產業黨建聯盟”,立足兩地產業特色,推進現代農業產銷深度合作,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三是公共配套夯實基礎。為實現一體化發展,“田園五鎮”綜合協調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公共交通方面,平湖城鄉公交207路終點站已經延伸至金山廊下農家樂站,同時開通的城鄉公交315路,可從新倉客運站至廊下衛生院。金山區廊下二路由廊下鎮山塘村延伸至廣陳鎮山塘村,與平湖公交207路支線終點站實現無縫對接,促進跨區域交通網絡的互聯互通。文體服務方面,建設金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中心,多形態集中展示金平兩地的非遺項目。深度參與農民豐收節,舉辦第二屆滬浙鄉村半程馬拉松促進兩地交流,為滬浙交界地區打造獨具特色的區域名片,做實“文化走親”品牌。生態環境方面,共同推進區域內河道水質提升,建設鹽船河、放港河綠化綠道,連通廣陳、廊下兩鎮,促進生態體系、產業體系、文化體系等有效連接,形成一道將保護生態、改善民生與發展經濟完美結合的亮麗水上風景線,打響“江南水鄉徒步游”品牌。
“毗鄰黨建”引領“田園五鎮”鄉村振興的“黏合”“搭扣”作用已逐漸顯現,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在區域聯動發展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