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崔芳芳 王 偉
濟南公交所屬濟南市物資供銷有限公司燃料分公司加快“三個轉變”(思維轉變、作風轉變、機制轉變),在“效”上提速度,在“真”上下功夫,在“實”上做文章,在“快”上用力氣,在“高”上見水平,業績不斷突破新高,2021 年創造了1.25億元的銷售佳績,走出了一條可借鑒、可復制的市場化蝶變之路。
企業轉型過程中,最需要直面的、最需要改變的就是思維模式。燃料分公司前身是物資公司的燃油科、燃氣科,多年來形成的思維模式是后勤保障單位的“大鍋飯”思維,“大鍋飯”思維對市場競爭還有所抵觸。燃料分公司成立后,無論從國企發展大局還是集團發展大勢看,都要求其要從后勤保障單位向創收支柱單位轉型,燃料分公司的思維轉變迫在眉睫。
“濟南市成品油零售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我們這個團隊沒有太多的從商經歷,市場都是從零學起,直到今天我在燃油協會也大方承認,我們公交加油站只是行業里的一名小學生,是這兩年在水里泡久了,多少有了對外經營的感悟,市場從不相信眼淚,競爭也從不同情弱者,所以命運只能自己掌控。認清了現實后,我們采取了主動求變的策略。”燃料分公司經理王順說。
經充分調研、溝通,燃料分公司按照“人盡其責、物盡其用,發揮最大能效”的原則,樹立了保障是義務、創收是任務的工作理念,對七座油(氣)站站長進行了優化調整,一切資源靶向市場效益,再三權衡經營靈活系數,制定了業務做到最好、站區所在行政區內銷量前十的目標。
然而把思想統一到新思路、新理念上來絕非易事,首先就要解決“信任破冰”困境。為此,燃料分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動作:一是“鐵碗”換“瓷碗”——從管理者入手,提出了有本事去賺市場的錢,沒本事就離開位置;二是“鍋里有飯,碗里才有糧”——采用典范效應,讓一部分人先嘗到梨子的滋味,明確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建立企業與職工利益共同體;三是績效捆綁、責任前置——顧客端著加油員的碗、加油員端著站長的碗、站長端著經理的碗,形成倒三角式服務管理架構,并提出了“一切由我來做,一切讓您滿意”的服務口號。
在過去的三十余年里,公交加油員一直為公交內部服務,隨著企業轉型,他們的角色也需要轉變,像過去那樣“按部就班”的工作不行了,需要轉變工作作風,樹立對外服務意識。
燃料分公司從管理模式、生產氛圍、干群關系、績效分配、價值導向等方面著手進行改革。其中,績效改革是轉型過程中最為波折的環節,要經歷沖突和陣痛,但更重要的是要勇于嘗試、敢于突破。在此過程中,燃料分公司打破了管理崗必須管理人員身份的固有形式,推出了職業經理人模式,建立了正向激勵機制,通過科學的績效考評辦法,讓職工直面服務、業績、安全考核以及市場競爭要求,科學的決策和堅定的執行換來了可喜的收益,公司業績不斷刷新,職工收入不斷攀升。
干勁十足的工作表現帶來的就是作風轉變,一線職工從加油員轉變成了銷售員,精神面貌得到極大改善,以新鮮形象,透過加油站這個服務窗口傳遞著新時代公交人的精氣神。2019 年,一條短視頻“公交最美加油員”破圈突圍,點贊量節節攀高,這也標志著濟南公交加油員第一次向全社會“亮相”。
企業轉型需要運營機制的轉變,而營銷是重中之重。燃料分公司堅持以“請進來,走出去”和“四進”為策略,開啟了市場化轉變之路?!白叱鋈ァ毕蛑惺?、中石化學管理,“請進來”向民營加油站學營銷,利用“饑餓營銷、口碑營銷”等方式,借助“兩微一抖”等自媒體渠道,定期開展“進社區、進商超、進企業、進車隊”宣傳,通過科學定價策略,豐富的銷售組合,搭建公眾號平臺,構筑符合公交特色的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公交品牌在燃油、燃氣市場上的競爭力。
數據時代下,燃料分公司選擇了運用“互聯網+”模式,借力網絡平臺紅利,實現引流效果。2019 年,公交加油站在滴滴出行APP 小桔加油平臺上線,次年公交加油站在團油平臺上線,同年與萬金油、油鏈等第三方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合作簽約發布會等形式實現造勢效果,用第三方補貼資金賺取本地流量。從合作至今,僅小桔加油就給公交加油業務帶來了近6000 萬元的營業收入,平均一年近2000 萬元。
營銷機制的轉變使得企業發展更加強勁,即使在疫情影響下,也實現了銷售額的逆勢增長。疫情期間,燃料分公司迎合消費者在疫情下向往干凈、衛生的消費環境需求,推出了“無接觸式加油服務”,提出了“加放心油、放心加油到濟南公交”的理念,打造“安全放心”加油站場景,贏得了消費者信賴;借勢復工復產契機,推出了“上班族消殺禮包”,提升了客戶復充率;推出了“周中有禮、周末油惠”政策,引導工作日銷量的恢復;注重公益品牌建設,推出了關愛滴滴專車司機的專題活動和三八節“向戰地玫瑰獻禮”等特色活動,通過一系列營銷動作,為當年實現9300 余萬元的銷售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奮斗者的前方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燃料分公司將繼續改革之路,著力在品牌建設、形象提升、業態擴大、生態創建上下功夫,不斷提升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牢記為民初心,恪守為民情懷,書寫好濟南公交三產單位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