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 湖南 衡陽 421800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是以二調結果為前提,實施全面細化,以此實現對于基礎數據的充分利用,精準掌握準確的土地利用現狀及土地資源變化情況,實現對于調查成果的深度管理和充分共享,以更好適應土地管理、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的需求。開展“三調”,通常包含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土地權屬調查、專項用地調查及評價、土地利用數據庫建設等任務,相比于二調,“三調”表現出十分突出的“細化”優勢,需要在實施“三調”時積極運用先進的調查技術及手段,以實現精準化的“三調”調查。
“三調”工作整體上將“內—外—內”一體化方式作為工作核心,將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全新高分辨率航空遙感影像信息當作重要的底圖,在其上疊加一定的省級下發初始庫,讓最新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地籍調查數據等多種不同形式的成果資源得以實現充分運用,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內業數據整理及外業實地核查,針對由省級機關所下發的與初始庫不一致的圖斑實施外業調查舉證工作,并展開對于調查圖斑地類信息的充分細化,以確定相應的面積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權屬核定,構建一體化的調查數據庫和專項數據庫,將圖形、文檔、影像及屬性集于一體。
“3S”技術常表現出較強的專業性及準確性,在外業調查及舉證時,若發現影像及實地邊界發生了一定變化,則需實施實地調繪,充分利用RTK及全站儀測量補測法,針對所采集到的數據實施處理,以獲取所需的矢量數據。高效利用“3S”技術,可以實現對于國土資源的精細劃分,讓其在國土資源管理之中的應用效率得到充分提升,以提升國土資源調查工作的準確性[1]。
“3S”技術,也即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及地理信息系統三類技術,其中遙感技術是針對計算機技術、空間及電子光學技術進行充分整合,并予以運用,以實現對于土地變化區域內的動態化全面監測,進而獲取有關動態信息的一種技術;將地理信息系統運用于國土調查工作之中,可以發揮出較為突出的管理效果,以便及時精準地獲取精準的國土資源數據,整理、存儲并分析所獲取的數據信息,以實現對于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借助圖表的方式,以較為直觀的方式展現出具體的土地資源利用及調查信息;至于全球定位系統,其地理位置精確度相對較高,可以實施連續作業,并為外業測量工作提供充足的地理位置數據。將這一技術運用于不同的測量及測繪工作之中,可以充分展現其價值及作用。
針對“三調”工作實施內外業一體化綜合調查,要求針對土地調查建庫系統、土地調查共享服務云平臺及移動端外業采集系統等系統實施全面調查,而運用“3S”技術,可以快速進行數據庫建設,獲取高質量的成果信息社會化服務。借助“互聯網+”移動端開展土地調查工作并實施外業調查,需要作業員在土地調查實地精準核實差異化的圖斑及地類判定信息,以便獲取所采集的圖像、耕地細化標準等多種信息,并予以上傳。同時,讓內業人員可以在“互聯網+”PC端實施審核,并結合外業人員調查結果予以判定,找到其中不符合規程的判定結果進行退回,并重新舉證。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于外業舉證情況的精準化實時判定,以促進數據質量提升,讓項目的進度得以充分保證。在實施數據處理時,需要內業人員針對所發現的疑問圖斑、接邊地物實際等信息予以核實,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信息舉證,讓外業人員可以結合此類信息展開對于所需舉證地物信息的實地核實舉證,讓內外業作業得以同時開展,以充分確保數據獲取的準確性[2]。
將“3S”技術以較為合理的方式應用于“三調”調查中,可以充分展現其技術優勢,將各類正射信息當作重要的參考,以便據此確定相應的地籍和街道信息。此外,要求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并據此實施街道劃分,以圖斑的方式展現街道封閉處理的結果,讓相關調查人員可以確定最為合理的國土資源分布及變化情況,以更好達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
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由國家所下發的遙感影像數據,結合在內業比對工作中所提取的各類變化信息,在其中疊加相應的資料信息,如農村土地調查、城鎮地籍調查等,結合相應的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成果信息,將最新的數據統計成果當作主要的工作依據,據此確定相應的工作底圖方案,在其中疊加充足的資料,以實施全面對比。在實施土地調查工作時,需要綜合利用影像判讀、GPS外頁實測、專項用地調研、土地權屬調查等多項調查技術手段,實施全面調查和綜合評價,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手段,針對數據信息進行調查核實,以確定數據的真實性水平,構建相應的土地調查數據庫。同時,以此為前提,針對專項用地的調查結果和方案實施全面匯總,通過充分的統計分析,結合國家有關標準,針對各項變更調查結果實施全面評價,以促進其應用。下文將簡要介紹“3S”技術在“三調”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形式。
在傳統土地調查工作項目之中,因為受到地方舉證材料可信度的影響,使得多次舉證問題頻發,需要上級部門反復進行核實驗證,使得社會資源遭到了極大程度的浪費,且由于程序相對反復,導致土地調查工作的開展周期相對較長。為此,在本次“三調”工作之中全面使用了“互聯網+舉證”的方式實施調查,結合具體的調查要求,構建“三調”調查平臺。在實際平臺搭建過程中,一般著眼于如下角度:其一為移動端調查App,其二則是Web端的審核分發系統。其中后者主要是借助互聯網系統查看相應的影像信息,同時針對調查成果予以細致核查,還可以借助網頁端,將圖斑通過任務的形式進行下發,傳達給具體的調查部門,采取層層分級的方式,針對系統權限予以嚴格管控,以構建系統完善的工作機制,讓相關調查結果可以追溯到具體個人,同時,促進“互聯網+”模式在實際工作之中的深化運用,打造零距離審核的良好格局,以促進企業管理控制能力提升,讓調查工作的整體效率得到充分保障,提升調查結果的質量,削弱調查工作所需耗費的成本。
在實際調查工作之中,要求有關管理人員借助Web系統實現對于圖斑的分發,將其派發給外業調查人員。至于調查人員,則可以借助具備衛星定位功能及方向傳感器的手機,通過移動端軟件,結合具體的圖斑顯示位置,實現對于圖斑信息的充分收集,拍攝包含舉證說明信息、拍攝方位角及時間、實地照片等各類信息的加密舉證數據包,并將其向Web端之中傳輸,讓有關審核人員得以借助Web實現對于外業調查信息的精準化全面審核[3]。
GNSS技術表現出較高的靈活性,且精度較高,可以進行全天候連續測量,已經在地籍測量、土地勘測定界及礦山測量等多項測繪工程領域之中得到了充分運用。隨著CORS系統的持續推廣,該系統已經在國土資源測量管理工作實踐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價值。可以切實強化GNSS在國土資源管理之中的作用,實現高標準、高精度、高效率的測量。首先,借助GNSS進行測量,可以為無人機航拍影像和衛星遙感影像提供可靠的像控點,并據此展開對于遙感影像和航拍成果的充分檢驗和有效核實,有助于在后期借助DOM系統實現對于測量問題的有效糾正。可以將此過程中所采集的像控點信息當作DOM制作的重要前提,為其提供充足的資料參考,以切實提升測量精度;其次,借助CORS系統,可以實現對于監測圖斑范圍的充分核實,通過對測量坐標的取證和對硬化地面面積的充分測量,確定建筑物的實際高度,以充分彌補航拍影響精度較低的問題,讓衛星遙感測量的準確性得到有效保障。
使用無人機展開對于城鎮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需要將航空測量的精度控制在0.2m以內。無人機航拍技術常表現出較高的時效性,且測量相對靈敏,反應較快,所獲取的影像數據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可以實現對于城鎮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的精準測定,同時,結合城鎮土地利用調查地圖,并將其作為基礎,按照具體的工作予以分類,結合城鎮規劃功能分區,與具體的影像特征相結合,以確定土地的實際利用率類型。可以結合影像信息確定臨街門面,同時,將其歸納為城鎮道路外的相鄰街道。
使用無人機技術進行航拍,并在此基礎上實施數據處理,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要求結合無人機航行的實際路線展開對于飛行路徑的有效規劃,以獲取最初的影像數據信息。同時,借助ENVI One Button實施影像處理,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圖,在衛星遙感影像監測的空白區域之內填充無人機的運用信息,并構建多元化數據,以形成相應的鑲嵌影像。
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外業調查工作實踐中,通常利用“政務網+”和高精度衛星定位技術搭建相應的調查及舉證系統,以構成國土資源大數據。通過內外業和調查舉證一體化的綜合應用系統,發揮出強系統并發處理能力,為系統提供定性及定量調查功能,以充分改善傳統調查工作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可以將外業調查及舉證系統劃分為不同維度:其一是外業采集設備,針對內業勾繪過程中所獲取的調查地圖集和上級部門所下發的與初始庫存在差異的圖斑信息,使用具備定位裝置的手機等電子移動設備,通過調查舉證軟件,針對所舉證的地點進行實時化拍攝,并在照片之中涵蓋舉證地的坐標及方向等信息,以便實現對于圖斑地類屬性的現場認定,并結合數據處理系統展開對于外業數據信息的充分處理和高效檢查。最后,針對檢查完畢的圖斑,可以將其上報到平臺之中并予以審核;其二是審核分發系統,可以針對所上報的成果實施審核,借助網頁的形式呈現具體的審核結果,并將其轉化為任務予以下發,實現對于全流程的充分管控,確保所有的外業調查流程都可以被追溯,以便在發現問題時予以高效解決。
綜上所述,若想充分確保“三調”工作的全面性和精細化,要求有精準化的調查手段作為基礎,利用“3S”技術背景下的高精度數據信息采集技術及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技術,可以充分確保“三調”工作的精準化開展。借助“3S”集成技術的精準化數據采集及處理能力,發揮其強大的空間分析管理能力,在具體的工作區域之中充分利用“3S”技術,同時,構建“三調”技術體系,可以有效保障“三調”工作的精準化開展,為實現高質量高標準的“三調”調查提供充足的經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