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程
在多數人的印象里,高血脂就是肥胖者的專利,這其實是對高血脂認識的誤區。影響人體血脂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年齡、遺傳、精神狀態以及多種疾病,不能僅以胖瘦來判斷血脂水平的高低。體型胖的人機體對游離脂肪酸利用較少,脂肪合成較多,確實易發生高血脂。但如果胖人脂質新陳代謝功能特別好,也能保持血脂正常。反而是那些看著很瘦的人,容易忽視血脂檢查,一經發現,往往血脂已經很高。
瘦人出現高血脂,很可能是受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如果家族當中直系親屬有高血脂的話,那么他患高血脂的概率就會高一些,哪怕你體重很輕,體脂率很低,也不能完全排除從父母方基因遺傳到高血脂的可能。這種情況稱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這類人年輕時因為生長代謝比較好,血脂就會相對較低。而隨著年齡增長,血脂清除的速度降低,就更容易患上高血脂。
飲食也是導致高血脂異常的主要因素。很多瘦人吃得少,或者長期吃素,容易導致蛋白質缺乏,而蛋白質的一個主要用途就是將血液中的脂肪運輸到各組織,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脂肪就會堆積在血液中,從而引起高血脂。
還有一些看起來身材勻稱的瘦人,雖然沒有看得見、摸得著的贅肉,但其實在肝、胰、胃、腸道等內臟周圍已經堆積了很多脂肪,這種“隱形肥胖”難以用肉眼發現,很容易誘發多種慢性疾病。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久坐、不愛運動、喜歡高糖飲食的人以及腹型肥胖者身上。
此外,一些由其他原發疾病所引起的繼發性高血脂也不分胖瘦。糖尿病、肝病、甲狀腺疾病、腎臟疾病、糖原累積病、痛風、阿狄森病、柯興綜合癥、異常球蛋白血癥等都有可能導致高血脂。
所以,無論胖瘦都要定期進行血脂檢查。建議20~40 歲成年人至少每5 年測量1 次血脂;40 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每年檢測血脂;ASCVD(即廣泛的動脈粥樣硬化性源性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 個月測定1 次血脂。